王東海
(南京郵電大學體育部,江蘇 南京 210023)
2014南京青奧會是我國舉辦的又一奧林匹克國際綜合性重大賽事,奧林匹克文化再一次與中國文化碰撞。奧林匹克運動這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已經(jīng)在全世界得到了巨大的發(fā)展,以友誼、 團結和公平的奧林匹克精神得到普遍傳播,奧林匹克文化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廣泛認同。這給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既帶來光明的前途和發(fā)展機遇,也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青奧會是以青少年文化教育為理念的全新奧林匹克賽事,在全球對青少年教育問題的日益關注下,青奧會從“出生”走向“發(fā)展”,最終成熟穩(wěn)定。青奧會的主題是教育,研究青奧會的教育價值就是激勵青少年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奮勇前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個人的全面發(fā)展,打造面向青少年、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全新的奧林匹克文化平臺。
奧林匹克運動之所有久經(jīng)不衰、方興未艾,以其強大的生命力生存,主要原因是奧林匹克運動追求體育運動與教育和文化的結合,突出文化和教育的主題,強調(diào)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不同教育之間的合作,讓奧林匹克運動卓越、尊重和友誼的核心價值觀更廣泛地被青少年群體接受。青少年既是是奧林匹克教育的傳承者也是奧林匹克教育的主體。顧拜旦對青年寄予了厚望:“因為是青年,而不是兒童,掌握和引領著人類的命運”[1]。
體育運動為人的和諧全面發(fā)展服務是奧林匹克主義的宗旨,要想實現(xiàn)體育運動對人的改造目標,奧林匹克運動必須以全局性的視角關心全世界的青少年。但是,從允許參加青奧會的運動員3500-3800人相對于全世界11.5億青少年群體的規(guī)模來說,青奧會期間的各種活動雖能對他們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但對全世界的青少年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因此,通過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各樣的奧林匹克主題活動來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不僅加深了奧林匹克教育的廣度和深度,豐富了奧林匹克教育體系,還健全了奧林匹克教育制度[2],無疑在繼承奧林匹克宗旨的基礎上豐富了奧林匹克運動體系。
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還依然受到古、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異化的沖擊。首先,是體育的職業(yè)化和專業(yè)化。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對運動員職業(yè)化曾猛烈抨擊:競技者為增加體重猛吃猛喝,為奪標不擇手段。另一方面,市民熱衷于觀看競技卻放棄運動,失去了對大自然的適應能力[3]。這種職業(yè)化嚴重扭曲了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運動失去了目標,迷失了方向?,F(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職業(yè)化和專業(yè)化比古代運動員是過猶不及的,現(xiàn)如今,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文化水平不高的專業(yè)運動員還是大量存在的;第二,奧林匹克運動的商業(yè)化和比賽中營私舞弊、腐敗現(xiàn)象出現(xiàn)。古代奧運會使運動員成為商人的謀財?shù)氖侄?,運動員從開始注重精神鼓勵演變成謀取巨額獎金為目的,在這樣的背景下的比賽便不斷出現(xiàn)腐敗現(xiàn)象。商業(yè)化的運作對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我們也要看到商業(yè)化給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帶來許多隱患,如任意更改比賽時間和比賽路線等。漢城奧運會組織者不顧其他國家甚至美國隊自己的反對,將比賽時間移到早上8:00開始,來適應美國東部電視播放的黃金時間;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為了某公司轉播的需要,改變了馬拉松比賽預先設計的路線,被稱為“歷史上最惡劣的馬拉松路線”。營私舞弊、裁判不公現(xiàn)象時有出現(xiàn),28屆雅典奧運會,匈牙利裁判在男子花劍團體決賽(中國——意大利)中竟然出現(xiàn)6次失誤,直接導致中國隊與冠軍失之交臂;第三,奧林匹克運動的政治化,意識形態(tài)化。一些奴隸主和貴族為了顯示權貴、炫耀財富,把古代奧運會當成搞政治陰謀的場所?,F(xiàn)代奧運會已經(jīng)成為世界各國政治斗爭的賽場,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發(fā)生的“慕尼黑慘案”,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重現(xiàn)世界兩極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在奧運會上的互相抵制等。
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所面臨的挑戰(zhàn)是其存在的嚴重異化現(xiàn)象。首先,濫用興奮劑的危機。興奮劑的使用不僅從生理上損害了運動員的健康,而且嚴重背離了奧林匹克的精神,踐踏了公平競爭的原則。薩馬蘭奇曾說過,服用興奮劑先是生理的死亡,后是肉體的死亡,最終是道德的死亡。其次,奧林匹克運動組織結構體系間的矛盾。奧林匹克運動是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聯(lián)合會和國家奧委會組成的,三者之間存在利益沖突,曾危及到奧林匹克運動的生存與發(fā)展。1988年,國際足聯(lián)限制23歲以上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是足球項目在奧運會上淪為二流比賽。直到1994年,經(jīng)過協(xié)商后允許有3名23歲以上的職業(yè)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比賽這些無疑都說明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嚴重異化將給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和生存帶來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奧林匹克運動的主要對象是全世界的青少年,青少年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六分之一,他們是人類社會的未來,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況無疑影響著人類的發(fā)展和進步。目前,世界上每年有260萬年輕人死亡,其原因與青少年時期的使用煙草、缺乏體育鍛煉、暴力和無保護的性交有關。另外,約有20%的青少年都會遭受某種形式的精神疾患,最為常見的是抑郁癥或焦慮癥,暴力、屈辱、價值降低和貧困的經(jīng)歷會加大精神疾患風險,自殺是目前青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健康的飲食和營養(yǎng)問題也同樣影響青少年時期的身體和心理,增大其罹患疾病的可能性。
我國青少年健康狀況堪憂,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體質方面表現(xiàn)極為突出。青少年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均有明顯下降,近視率和肥胖率也嚴重偏高。另外,首都醫(yī)藥雜志的一項調(diào)查結果顯示:調(diào)查中近七成高三學生有中輕度心理障礙傾向,焦慮、敵對、抑郁、恐懼和強迫傾向較為嚴重[4]。《中國青少年網(wǎng)癮數(shù)據(jù)報告2009》第三次調(diào)查顯示,我國城市青少年成癮網(wǎng)民約有2404.2萬人,占14.1%。在城市非網(wǎng)癮青少年中,約有12.7%的青少年有網(wǎng)癮傾向,人數(shù)約為1858.5萬[5]。
由此可見,不良的生活、行為習慣和體育鍛煉的缺乏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增強和改善青少年的健康狀況是全世界都十分關心的問題。而健康問題涉及到遺傳、營養(yǎng)、環(huán)境、醫(yī)療、社會因素等諸多方面,但不論從哪個角度切入似乎體育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加強對青少年的奧林匹克教育無疑對青少年的健康改善能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
青奧會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有身心和諧、統(tǒng)一為基礎的青少年。人的肉體和精神是不可分離的,在體育運動中,體育運動不僅能夠改造人體的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還能夠培養(yǎng)人類積極進取、頑強拼搏、公平競爭、團結友愛乃至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青奧會的教育理念讓全世界的青少年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通過體育運動,促進了人體各器官的功能的改善,增強了體質,這不僅改造了青少年身體的物質構成,同時,還能使青少年群體的性格、意志、興趣、愛好、情操等都得到很大的發(fā)展,改善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賽會期間的教育與文化活動無疑給全世界的青少年交流提供了巨大的平臺,將體育運動與文化、教育、多媒體等各類活動相結合,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學的傳媒技術進行宣傳和交流。2014南京青奧會,分別在會前奠定基礎階段,以編發(fā)奧運系列讀本、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創(chuàng)建奧林匹克教育基地等方式進行;會中以青年的節(jié)日為主題安排論壇和辯論會、青年訓練營和探險營和城市文化活動等;會后以奧林匹克主題公園、教育基地、青年奧林匹克國際獎學金對奧林匹克產(chǎn)生持續(xù)影響。這些活動的融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為一體,無疑將對世界青少年產(chǎn)生影響,讓參與者在“學習、責任、共享、快樂、成長”等方面有所收獲,不僅促進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承與持續(xù)發(fā)展,而且在培養(yǎng)興趣、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青少年的精神得到升華,從而促進青少年在身心兩個方面協(xié)調(diào)、健康的發(fā)展。
人是社會性動物,只有在社會中經(jīng)過磨練的人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戴維·波普諾在《社會學》中寫道:“社會化就是一個獲得自己的人格和學會參與社會或群體的方法的社會互動過程”,社會化不僅對人的生存、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對于社會的生存和有效運作也是起關鍵作用的[6]。所以,如何讓青少年在社會中健康的適應是大家關心的議題。體育活動中,每個人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與此同時既要互相協(xié)作配合又要相互競爭且遵守一定規(guī)則。這樣的體育能促使人達到對社會環(huán)境的良好適應,可以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這使人真正的成為社會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青奧會是在盡量剔除現(xiàn)代奧林匹克異化的條件下提出的,旨在為青少年提供一個理想的奧林匹克氛圍,讓他們享受這種奧林匹克價值和過程,從而為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社會角色的地位并促進人格的健全完美。
價值觀是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是人們在處理關系時所持的根本立場觀點和態(tài)度的綜合,是一個人思想意識的核心[7]。青奧會所面臨的對象是14-18歲左右的青少年,這個年齡階段的青少年正是接受價值觀教育的最佳時期,如何通過奧林匹克這樣一個平臺,既能繼承和發(fā)揚奧林匹克精神,弘揚體育道德,塑造真善美的體育形象,創(chuàng)建體育文明,也有助于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和完善。青奧會的教育價值為當代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和完善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源泉,借青奧會之機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如:具有良好社會適應、身心健康與和諧發(fā)展,能形成良好健康生活方式的身心統(tǒng)一的生命觀;甘于奉獻、追求卓越的人生觀;樹立公平競爭、民主平等、榜樣模范的道德觀;團結友愛、尊崇友誼的交往觀;樂觀自信、求同存異的生活觀[9]。
讓全世界的青少年運動員在競賽中既能發(fā)揮競技水平,又能在比賽中充分展示所扮演的角色,并通過現(xiàn)代傳媒手段影響全世界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讓他們在體育運動中體會所扮演的角色意義。賽會期間的各種教育與文化活動中,讓青少年了解世界、認識世界,體會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同時也能促進青少年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使他們在了解、認識相互文化的基礎上,學到新知識,成為新朋友。參與這些活動本身就承擔了一定的社會角色,并還能深刻體會和感悟到不同文化中的社會角色,無疑對青少年來說是一次很好的社會實踐。
人格是指社會人的意志、個性等精神品質。完全的人格塑造應由德、智、體等各方面綜合進行的,而體育運動在人格塑造方面的教育功能是更直接、更顯著的。體育運動一方面可以磨練人頑強、堅韌、自信、勇敢、機智等品質;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人坦誠、寬容、諒解、互愛等品質[9]。顧拜旦恢復奧運會的主旨是為了通過體育運動教育青少年,因為他們掌握和引領著人類的命運。而青奧會的產(chǎn)生既是重塑奧林匹克精神,促成以“奧林匹克主義”為核心的理念回歸,同時以借助賽事和教育與文化活動加強對青少年群體的教育影響。由此可以看出,青奧會對青少年人格的形成與完善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南京青奧會理念所提倡的:“讓奧運走進青年,讓青年擁抱奧運。讓青年積極參與到競技場和人生當中,正確認識自我,充分展現(xiàn)其創(chuàng)造力。了解彼此,建立友誼,懂得責任和欣賞;崇尚公平競爭,關注健康和環(huán)境;心手相連,增進自信,傳承文明?!?/p>
教育價值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核心價值,傳承和發(fā)揚奧林匹克運動的教育價值是青奧會的主要使命之一[10],體育競賽仍然是青奧會的主要形式。青奧會通過體育競賽的形式把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團結在一起,促進了世界青少年的交流、交往和互動,增進了了解和理解,讓世界不同的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同時,讓全世界的青少年運動員在比賽中體驗到公平、競爭和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力。在青奧會的比賽中,對全世界的青少年運動員不得有任何歧視,不受任何干擾,堅決抵制弄虛作假、營私舞弊等一切手段,通過宣傳和教育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引導,能讓其體會比賽的公平,對運動員達到一定的社會適應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競爭精神使青奧會充滿生機和活力,激勵每個運動員在比賽中不斷超越自我。因此,要營造在公平、公開和要求裁判員嚴肅認真準確執(zhí)法的基礎上,讓運動員充分展示他們的競爭精神,為以后走向社會發(fā)揚競爭精神奠定基礎。對青少年來說,青奧會的比賽育過程無疑也是很好的教育的實踐過程。
青奧會通過舉辦火炬接力和開閉幕式等活動向全世界青少年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在奧林匹克的背景下讓全世界青少年了解和認識不同國家的歷史和文化。青奧會的火炬接力讓青少年充分體驗奧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青少年肩負著傳遞火炬,傳遞和平和友誼的使命,廣泛傳播了奧林匹克精神,為全世界青少年積極參與奧林匹克運動中來做出積極的貢獻。開閉幕式等儀式活動也能很好的傳播奧林匹克精神,每個國家都有各種的歷史和文化,讓全世界的青少年通過這些活動充分了解和認識不同國家的文化,達成彼此的理解和溝通,更好地建立青少年間長久的團結友誼。這樣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傳播了相互了解、團結和友誼的精神。
首先,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學的傳媒技術建立青少年互動平臺如網(wǎng)站、論壇、編發(fā)系列奧運讀本、辯論會等,鼓勵青少年參與到各個活動中來,學習奧林匹克知識,了解不同國家文化,圍繞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環(huán)境問題展開討論等,給青少年搭建開放、寬松的交流平臺,傳播奧林匹克精神,促進不同國家文化在青少年間的交流和溝通。其次,通過開展奧林匹克文化節(jié)、全民健身活動、青少年訓練營、探險營等活動,讓青少年積極參與到各種體育活動,并邀請奧運冠軍和教育、 體育、 文化界的國際專家與青少年學生進行交流,既能讓奧運冠軍做出良好的榜樣并分享他們成功的運動經(jīng)歷和感受,又能讓經(jīng)驗豐富的教育專家對青少年的社會適應相關問題給出正確合理的引導。其三,青奧會的口號、會徽等,如:南京青奧會的“讓奧運走進青年,讓青年擁抱奧運”、“分享青春,共筑未來”等口號,將引領青少年在追逐奧林匹克卓越、友誼、尊重的價值,鼓舞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培養(yǎng)和鍛煉其意志品質,樹立服務社會的遠大理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促進世界的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青奧會的教育和文化活動不僅促進世界文化的溝通與交流,更重要的是吸引全世界的青少年廣泛參與,最終促進青少年的健康快樂成長。
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雖然高度發(fā)展,但嚴重的異化現(xiàn)象為國際奧委會創(chuàng)立了青奧會提供了條件,并希望通過青奧會的開展來實現(xiàn)奧林匹克精神的回歸。青奧會是現(xiàn)代奧運會的一次延伸,它繼承和發(fā)揚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教育價值,青奧會既強調(diào)了對青少年身心和諧發(fā)展,又注重促進青少年的社會化適應,是真正實現(xiàn)強健體魄和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徑。2014南京青奧會即將開幕,在籌備和舉辦的過程中,緊緊緊扣青奧會的辦賽理念和宗旨,抓住青奧會期間的各種主題活動,實現(xiàn)奧林匹克運動對青少年的教育價值,使青少年成為真正的受益者。
參考文獻:
[1] 國際顧拜旦委員會.奧林匹克主義---顧拜旦文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 245.
[2] 柴王軍,湯衛(wèi)東,覃興耀.青奧會價值目標探討[J].體育文化導刊,2008,6(6):66-72.
[3] 楊弢,姜付高.中西方體育文化比較[M].北京:社會科學出文學版社,2008:39.
[4] 任海.南京青奧會與我國青少年體育價值觀的重塑[J].體育與科學,2011,32(4):1-3.
[5] 《中國青少年網(wǎng)癮報告(2009)》[EB/OL].http://edu.qq.com/edunew/diaocha/2009wybg.htm
[6] 高選.論競技體育對人社會化的影響[J].湖北體育科技,2004,3(23):284-286.
[7] 周麗萍,田雨普.新中國奧林匹克價值觀的嬗變與構建[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0,24(2):77-80.
[8] 王成,周麗萍.南京青奧會教育價值的理論體系探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25(2):26-29.
[9] 時小冬,李莉.體育文化功能與個體人格發(fā)展探析[J].體育與科學,2004,25(1):38-39.
[10] 東芬.青奧會強大生命力源泉—教育價值[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0,24(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