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敏
(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 四川成都 611745)
時代在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與思想觀念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對于學生而言,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進行體育鍛煉,能緩解壓力放松心情,強身健體,也能磨練意志。中長跑是田徑教學中的一個基礎項目,是一種有氧代謝為主的考驗耐力的周期性運動[1]。中長跑簡而言之就是中距離與長距離的合稱。在當代的田徑運動中長距離分為:女子800m、1500m,男子800m、1500m、3000m;長距離分為:女子3000m、5000m、10000m,男子5000m、10000m[2]。在體育教學中,應該遵循中長跑運動的特點與規(guī)律,制定科學合理的研究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們主動參與,進而使中長跑項目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然而,不容忽視的是目前的高校長跑運動教學實踐中尚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引起老師的重視,并加以改進。
1.1.1 中長跑的專業(yè)人才缺乏
通常在高校中體育老師人數(shù)較少,并且學校、教師、學生等都以學習為主,對體育教育不夠重視,因此,體育老師少,專門研究中長跑運動的人員更是寥寥無幾。
1.1.2 中長跑運動比賽少
由于中長跑的運動特點,目前關于中長跑運動的比賽很少,致使很多業(yè)余愛好體育的學生們慢慢對中長跑失去信心。
1.1.3 項目教學不均衡
在當前的體育項目中籃球、足球、排球等發(fā)展迅猛,一直占據(jù)主流,而在田徑運動中短跑運動也比中長跑運動關注度高,學生們對于中長跑項目的價值認知不足,導致體育訓練中課堂的氣氛也是較為被動,對高校田徑教學目標實現(xiàn)造成消極影響。
1.2.1 教學方式單一
注重課堂教學的短期效果,而忽視學生們的真實感受,安排的教學內容多是小學和中學體育課程的內容,使得體育課堂乏味,不僅約束了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也扼殺了學生們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1.2.2 對中長跑運動認識不夠
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中長跑屬于一種消耗體力,枯燥、乏味的運動項目,加之體育老師的教育方法較為的陳舊,課堂氣氛比較的沉悶,難以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在每一次的中長跑運動后,學生們都叫苦不迭,部分學生對中長跑產(chǎn)生了厭倦的心理,也有部門學生在參加完長跑運動后也沒有進行科學的恢復運動,會產(chǎn)生身體的不適,例如:發(fā)生肌肉酸痛、呼吸困難等[3],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
1.2.3 未形成科學的考核制度與評價標準
在考核中并未考慮到學生的個性、身體的差異,缺少人性化的關懷,單純的強調對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的完成程度與數(shù)量的評價[4],而對學生們對中長跑的興趣、情感等較為輕視,也沒有培養(yǎng)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達到健身的目的,逐漸讓學生產(chǎn)生敷衍心態(tài),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在成績的評定時,采用的評價指標較為籠統(tǒng),輕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導致基礎較差的學生產(chǎn)生消極心理,尤其是女生。
各高校在田徑中長跑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革新教學內容,盡可能向學生們介紹較為全面的中長跑運動知識。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能讓他們了解到中長跑過程中常出現(xiàn)的生理現(xiàn)象,并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降低大學生們對中長跑的恐懼感。
高校在進行田徑項目的中長跑訓練中,應該注重“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為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并轉變“重學習、輕體育”的觀念。在文化課程學習之外,安排適當?shù)捏w育課程,對中長跑運動加以重視,積極的從多方面去提高體育場地與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中長跑運動的提供舒適的場地;學生們在訓練場地能夠進行蛙跳、快速跑、高抬腿跑等動作的訓練,若是遇到天氣惡劣,課外的訓練無法正常進行,體育教師可以采用跳臺階、爬樓梯等方法進行訓練[5],另外定期舉辦中長跑比賽活動,讓大學生們改變對中長跑的認識,積極的參與其中,享受到田徑運動的樂趣。
通常中長跑運動過后,人體的糖與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會被極大的消耗,因而中長跑運動后應該及時補充適當?shù)臓I養(yǎng)物質,這也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細節(jié)。經(jīng)過知識學習,制定合理飲食計劃,能幫助學生們盡快恢復體力,保持中長跑的參與積極性。如果沒有及時補充營養(yǎng)物質,會造成一定的身體傷害。因此,對大學生參加中長跑后的營養(yǎng)補充十分必要。
時代在發(fā)展,各種新的科學技術也在日常教學中得以廣泛推廣及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中以語言講課為主,再輔助動作示范,而如今,將多種教育手段與教學資源相結合,網(wǎng)絡上的文字、圖片、Flash動畫、視頻、語音等元素已運用到教學實踐中[6],加強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極大的滿足了大學生們追求新鮮、求知的心理,也能在圖文并茂中加深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是學生的引領者,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能夠進一步的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專業(yè)培訓,讓體育老師對中長跑知識掌握的更加透徹,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思考,再依據(jù)中長跑的特點制定出學生感興趣的教育內容。同時,體育老師應該與時俱進,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的充實自己對于中長跑相關知識的積累,平時也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從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使中長跑教學的質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長跑是一項考驗耐力與速度的運動,在田徑運動中較為常見。中長跑運動訓練時間長,身體消耗大,導致很多的學生產(chǎn)生了畏懼心理,沒有像其他運動一樣引起足夠的重視。近年來,體育教育改革在逐漸的深入,尤其是各高校提倡“|快樂教育”、“終身教育”的思想,被引入到體育教學中,對于中長跑項目的重視程度也在慢慢的提高。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靈活的開展教學活動,讓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們能自覺參與其中,幫助學生們增長知識之余,也讓學生體會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對于中長跑在體育教學中出現(xiàn)了一些不足,需要體育老師不斷探索尋求原因所在,并不斷的創(chuàng)新、不斷嘗試,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
[1]賈維強.高校田徑中長跑項目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7):65,67.
[2]邢立付.影響高校中長跑心理障礙的原因與對策[J].科教導刊,2014(16):232-233.
[3]秦雷.田徑教學中長跑運動訓練的恢復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6):21,23.
[4]項大為.高校體育中長跑訓練教學新模式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6):142-143.
[5]張亞平,黃鐸,王亞琪,等.普通高校田徑課中長跑教學改革的研究[J].隴東學院學報,2010,21(2):140-142.
[6]郭薇.高校田徑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途徑[J].文學教育(下),20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