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艷 (廣東省深圳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兒科,廣東 深圳 518033)
近些年來,靜脈留置針作為新興的一項技術在臨床應用,因其有具有安全迅速、便于固定和減少反復穿等獨特優(yōu)勢而越來越多地在臨床應用[1-2]。在患兒護理方面優(yōu)勢尤為突出,能夠為護理人員節(jié)約患兒靜脈穿刺的操作時間,避免反復靜脈穿刺操作給患兒帶來的傷害。但是,該技術作為有創(chuàng)操作存在風險因素,護理不當極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3-4]。為此,學者們和護理人員一直致力于優(yōu)化護理管理模式。6S管理模式起源于日本的5S,逐步增加了安全一項,形成本研究的6S管理模式一項而整理、整頓、清潔、規(guī)范、素養(yǎng)、安全[5-6]。該模式在中心ICU和護理技術強化訓練應用,并取得滿意的效果[7-8]。為此,我院于2011年1月開始實施6S管理模式,針對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并發(fā)癥發(fā)生原因進行針對性的護理?,F(xiàn)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行靜脈置管的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在常規(guī)護理組40例患兒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6個月~14歲,平均(5.68±3.45)歲。6S管理護理組40例患兒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8個月 ~14歲,平均(6.17±3.85)歲。兩組患兒在性別構成和年齡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常規(guī)護理組患兒僅給予靜脈留置針常規(guī)護理措施,而6S管理護理組患兒則給予6S管理模式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①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和手衛(wèi)生規(guī)范,用碘伏棉簽消毒兩次,力度適當、消毒范圍足夠大,并在消毒后不觸碰穿刺部位;②合理選擇靜脈:選擇相對較粗、有彈性、直、遠離關節(jié)、無靜脈瓣的靜脈進行穿刺,盡量選擇上肢及頭皮靜脈;③妥善固定:護理人員用無菌棉球做成一個小墊子墊于留置針針柄下,避免針柄壓傷患兒的皮膚,再正確粘貼無菌透明敷貼,不輸液時,用干凈手帕保護留置部位,并保持敷貼清潔、干燥;④正確沖、封管:每次輸液完畢,采用3~5 ml生理鹽水脈沖式沖管,用2 ml肝素鈉配置封管液,脈沖式封管液剩0.5~1.0 ml時,一邊推封管液,一邊拔針頭。確保留置導管內充滿封管液,拔針前,盡量將小夾子靠近穿刺點,夾閉小夾子后再拔針。輸液前,如果有阻力或回抽無回血則必須進一步確認導管的通暢性,切勿強行沖洗導管;⑤做好不同藥物導管護理:制訂科內阿奇霉素、紅霉素、阿昔洛韋等常用刺激性藥物一覽表,使每位護理人員掌握藥物性質,輸注時調慢輸液速度,并使用一次性輸液過濾器,控制微粒進入靜脈,減少對患兒靜脈的刺激。輸注過程中,護理人員密切觀察局部有無發(fā)紅及滲液等情況發(fā)現(xiàn);⑥健康宣教:向患兒家屬發(fā)放宣教資料,宣教保護留置針方法,宣教靜脈置管注意事項,避免置管處受到污染,盡量少活動置管肢體。
1.3 觀察指標
1.3.1 并發(fā)癥:患兒液體滲漏、靜脈留置針脫落、留置針阻塞、感染、靜脈炎。
1.3.2 患兒護理滿意度[9]:于患兒出院時采用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來調查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3位護理專家評價修改后,內容效度為 0.978,問卷的信度系數(shù) Cronbach's α為0.856,調查指標包括患兒家屬對護患溝通、醫(yī)療技術和健康教育效果的評價、患兒家屬對獲得醫(yī)療和護理服務滿意度等,總分為10,<6為不滿意,6~8為基本滿意,8~10分為非常滿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設定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雙側檢驗。
2.1 兩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6S管理護理組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比較:6S管理護理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為100.00%,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的(9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比較
3.1 靜脈留置針脫落護理對策:①加強對患兒的巡視和宣教,避免肢體過度活動,睡眠時注意不要壓迫穿刺的血管,汗出時及時擦干,更衣時不能將導管拔出;而對于躁動患兒采取適當?shù)募s束措施約束,同時,加強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靜脈留置針異常情況;②牢靠固定外周靜脈留置針,必要時用夾板或自粘繃帶固定。
3.2 液體滲漏護理對策:①組織護理人員靜脈留置操作學習,提高穿刺技術水平;②護理人員在對患兒進行靜脈留置針穿刺時合理選擇留置針型號、穿刺部位和血管,避免反復多次在患兒的同一部位穿刺;③護理人員加強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滲入皮下組織的液體,及時處理靜脈留置針輸液故障。
3.3 靜脈留置針阻塞護理對策:①加強對清醒患兒的靜脈留置針健康宣教,讓其明白在靜脈留置針期間穿刺側肢體不能過度活動、肢體下垂局部肢體受壓等,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告知床邊護理人員,同時加強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相應的處理;②規(guī)范靜脈留置針封管操作,封管時,均勻推注肝素鹽水溶液,推注時將針頭斜面進入留置針內,注意推注速度,邊推邊退針,并緩慢拔出注射針頭,保持血管內壓力和留置針內壓力,防止回血現(xiàn)象,避免堵塞。
3.4 感染護理對策:①提高護理人員的無菌意識,規(guī)范護理操作,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和消毒隔離措施;②加強環(huán)境管理、空氣消毒、室內定時通風;③加強靜脈留置針留置護理,觀察靜脈留置針留置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穿刺口紅腫則立即拔除留置針,先局部按壓后用50%硫酸鎂紗布濕敷,洗澡時,用干凈塑料袋妥當包扎。
3.5 靜脈炎護理對策:①了解不同藥物的配伍禁忌和注意事項,選用較粗大、回流暢通的靜脈,減慢刺激性較強的藥物輸入滴速,且在輸注前后用0.9%氯化鈉溶液沖管;②根據(jù)患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留置針型號,靜脈留置針穿刺時動作輕柔,減少靜脈壁損傷概率;③定期更換靜脈留置針,縮短留置時間過長,減少靜脈炎發(fā)生。
綜上所述,6S管理模式能夠明顯減少靜脈留置針輸液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提高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廣。
[1] 羅惠芬,龍翠云.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預防護理對策[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2,19(4):623.
[2] 常竹芳,常延妮.靜脈留置針在新生兒科的應用觀察及護理體會[J]. 吉林醫(yī)學,2012,33(17):3793.
[3] 王 丹,馮麗芳.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fā)癥的護理與預防[J]. 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1):1996.
[4] 張秀梅.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1):214.
[5] 徐小雅,劉瑜霞,宋瑞潤,等.6S管理法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 西部醫(yī)學,2011,23(7):1376.
[6] 王 芳.“6S”管理在院前急救車輛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31):116.
[7] 張 晶,劉雪晶,杜長麗.6S管理模式在中心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1,22(4):506.
[8] 張香蘭,楊玉琴,趙 宏,等.6S管理在護理技術強化訓練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療前沿,2011,6(17):85.
[9] 顏 超,張 敏,祝 剛,等.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后神經內科患者滿意度的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