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九芳
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以周期性發(fā)作的慢性節(jié)律性腹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目前大量的研究均已表明消化性潰瘍與胃酸分泌過多和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有密切關系[1]。因此臨床上對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多以抑制胃酸分泌及殺滅幽門螺桿菌為主。本科選擇抗菌藥物與抑制胃酸分泌藥物聯用治療消化性潰瘍, 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8月在本院消化科住院的消化性潰瘍120例, 所有患者均行胃鏡檢查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對照組60例, 其中男35例, 女25例, 年齡26~63歲, 平均年齡(39.1±20.5)歲;觀察組60例, 其中男34例, 女26例, 年齡27~62歲, 平均年齡(39.5±21.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單純給予蘭索拉唑片30 mg(江蘇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規(guī)格 15 mg/片)1次/d, 療程為7 d。觀察組給予患者蘭索拉唑片30 mg, 1次/d;克拉霉素緩釋片500 mg(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規(guī)格 0.5 g/片),1次/d;阿莫西林膠囊500 mg(珠海聯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規(guī)格 500 mg/粒), 3次/d, 療程為7 d。其中蘭索拉唑片為餐前0.5 h服用, 克拉霉素緩釋片與阿莫西林膠囊為飯后服。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主癥與次癥完全消失, 內鏡下顯示潰瘍消失;顯效:主癥與次癥有較大改善, 內鏡下顯示潰瘍消失或留有瘢痕;有效:主癥與次癥有所改善, 內鏡下顯示潰瘍面積縮小≥50%;無效:所有癥狀無改善, 內鏡下顯示潰瘍面積縮小<50%, 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HP檢查結果標準以陰性與陽性為判定標準。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0%, 其中治愈51例, 顯效4例, 有效10例;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55.0%, 其中治愈13例, 顯效12例, 有效8例;觀察組治療效果要優(yōu)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
HP是非常普遍的一種致病微生物, 它與消化性潰瘍關系密切。1994 年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會議推薦, 所有消化性潰瘍伴HP感染者都應該接受HP的根除治療[2]?!暗捎檬裁此幬铮咳绾斡行Ц鼿P?”長期以來都是消化科學者研究的熱點。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質子泵抑制劑(PPI)聯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的三聯療法由于滿足了HP根除率要高、無嚴重的副作用,依從性好、耐藥發(fā)生率低且價格低廉等條件, 成為了根除幽門螺桿菌的首選。因此,作者通過聯和運用抗菌藥物與抑制胃酸分泌藥物, 使胃酸分泌受到抑制, 從而使胃內pH值升高, 抗菌藥物滅菌活性得到提高, 可使治療效果明顯提高。蘭索拉唑是一種通過對H+-K+-ATP酶抑制進而調節(jié)胃內酸性環(huán)境的長時效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死顾睾桶⒛髁质桥R床常用的廣譜抗生素,三種藥物聯合使用對消化性潰瘍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3,4]。Rimbara等[5]的研究均表明了在有些歐洲國家以克拉霉素或甲硝唑為基礎的三聯療法根除HP, HP根除率為25%~60%。Villoria等[6]對標準劑量的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的三聯療法進行薈萃分析顯示, HP的根除率僅為為74%。
研究結果顯示蘭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聯組觀察組治愈51例, 顯效4例, 有效10例, 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治愈13例, 顯效12例, 有效8例, 總有效率為55.0%。HP的根除率遠遠高于國外的研究結果, 考慮可能原因為:①來本院就診的患者多為郊區(qū)農民, 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耐藥率較城市中心區(qū)患者耐藥率低;②樣本數量較小, 沒有客觀反映實際情況;③患者依從性較佳;④與宿主狀態(tài)等有關。
綜上所述, 抗菌藥與抑制胃酸分泌藥物聯用可以提高抗菌藥物的抗菌活性, 從而明顯提高潰瘍的愈合率, 應該在臨床上作為治療消化性潰瘍的首選方案。
[1]Sachs G, Weeks DL, Melchers K,et al.The gastric biology of Helicobacter pylori.Annu Rev Physiol, 2003(65):349-369.
[2]NIH Consensus conference.NIH Consensus Conference.Helicobacter pylori in peptic ulcer disease.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Helicobacter pylori in Peptic Ulcer Disease.JAMA, 1994, 272(1):65-9.
[3]宋文沖, 喬秀麗, 王曉豐,等.標準三聯、新四聯及10天序貫療法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觀察.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0, 19(6):551-554.
[4]趙向陽.阿莫西林聯合不同抗生素在抗幽門螺桿菌治療中的療效觀察.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 33(2):255-256.
[5]Rimbara E, Fischbach LA, Graham DY.Optimal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s.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1,8(2):79-88.
[6]Villoria A, Garcia P, Calvet X, et al.Meta-analysis: high-dose proton pump inhibitors vs.standard dose in tripl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8,28(7):868-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