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
妙齡女孩放棄大都市的工作機會,獨自到深山中學當支教老師,她不僅與600多名留守孩子演繹出“母子情”,也邂逅了長相酷似周杰倫的戀人。厄運卻在婚后接踵襲來,她先后生育3個兒子全部夭折!忍著錐心之痛,她將孩子的眼角膜等器官捐給絕癥兒童,為他們帶去了光明。
一次次被命運拋進人生風暴中,這位“最美支教”卻從未離棄那群山里娃,并決心扎根深山一輩子,用大愛之心照亮他們的天空……
深山支教,女大學生與家人反目
2009年5月的一天,22歲的楊芳正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所深山中學里上課,突然接到母親從湖南打來的電話:“快回來吧!你伯伯在長沙給你找了份好工作!”楊芳答應(yīng)媽媽盡快辦理辭職手續(xù)回家鄉(xiāng)。
幾天后,她卻變卦了。“媽,深山里的這些孩子,比您更需要我……所以,我不回去了?!蹦赣H在電話那頭靜默了一會兒,繼而帶著哭腔勸她:“你傻啊?省城的生活,要比你在窮山溝里當支教好上多少倍,再說,我和你爸也想離你近些?。 睙o論父母怎樣苦勸,楊芳都要留在這所偏遠的山區(qū)學校支教。父親聽了火冒三丈,說:“限你3天內(nèi)趕到長沙,否則,我們就當沒有你這個女兒!”然而,楊芳當即表態(tài),自己哪也不去。
一名成績優(yōu)異的女大學生,畢業(yè)后為何寧愿放棄都市生活,選擇支教呢?這還得從楊芳的人生經(jīng)歷說起——1987年,楊芳出生在湖南邵陽洞口縣,她下面有一個弟弟。父親常年跑運輸,母親在離縣城不遠的鄉(xiāng)下種地。楊芳容貌清秀,性格樂觀開朗,從小到大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高考結(jié)束,楊芳填報了湖北民族學院的音樂專業(yè)。她以為學校在武漢,那座美麗的江城可是她向往已久的地方。收到錄取通知書時,女孩傻眼了。學校竟然在偏遠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可木已成舟,別無選擇。
剛進大學時,楊芳懊惱極了,但隨著時間推移,她喜歡上了這里。她很喜歡大山里那些純樸的孩子。大四的時候,楊芳的課程不多,就經(jīng)常到周邊的小學當志愿者,教孩子們唱歌跳舞,還要“客串”英語老師。孩子們破舊的書包,純真的笑臉,對知識渴求的目光……給楊芳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跡。
2008年,楊芳大學即將畢業(yè)。此時,因山區(qū)中小學師資匱乏,學校向同學們發(fā)出了“支教倡議書”。為了可愛的孩子們,她決定留下來支教。
父母堅決反對這個決定,并委托在長沙的伯伯,為她找一份工作。女孩隨口應(yīng)付:“等伯伯幫我找好了工作,我就回湖南。”
2008年9月,21歲的楊芳成為恩施龍鳳鎮(zhèn)龍馬中學的一名支教老師。她除了教9個班的音樂課,還教2個班的歷史。在學校,楊芳邊教學邊鉆研,她制作的音樂課件,多次獲獎。
2009年4月,伯伯打來電話,已在長沙市一所機關(guān)幼兒園為她找到一個在編教師的崗位,馬上就能上班,工資是她支教補助的5倍。“說實話,當時我確實動心了?!碑敆罘既マo職時,一些前來送行的家長很惋惜地說:“以后孩子們又上不成音樂課了?!笔畮酌麑W生也眼巴巴地看著她。楊芳知道,一旦自己走了,這些擁有清亮嗓音的“小百靈”,很可能就再與音樂無緣了!于是,楊芳心一橫,不走了!
收獲愛情,兒子夭折引發(fā)人生風暴
楊芳支教的這所中學,地處一座偏遠山嶺上。初來時,她和另兩名大學生志愿者被顛得哇哇大吐。下車后再一看那破敗的校園、殘缺的黑板和桌椅……其他兩名大學生打了退堂鼓,只有楊芳毅然留下來,身兼多職地教11個班,共計620個學生。
楊芳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孩子。14歲的鄧佳成績優(yōu)異卻經(jīng)歷不幸,她父親賭博敗光了家產(chǎn),母親改嫁,后來父親去廣州打工未歸,把她扔給了奶奶。得知情況后,楊芳決定每月拿出500元,幫助這個苦難家庭。
一天,楊芳去看望鄧佳。一個模樣酷似周杰倫的小伙子,帶著兩腳黃泥來了,手里還拎著幾包中草藥。鄧佳一見他,就親熱地喊叔叔。事實上,這位青年與鄧佳一家無親無故,只是聽說她很可憐,才送錢送物。和大家打過招呼,小伙子就開始為房頂補漏,為鄧佳修小板凳……看得楊芳心里暖暖的。
當天,楊芳與熱心青年一起下山。小伙子名叫彭偉,在恩施一家工廠做技術(shù)員。此后,兩人將貧困學生的情況,發(fā)到了支教網(wǎng)站上,為當?shù)睾⒆幽技揭挛?、文具和圖書。而這兩顆善良的心也在攜手做公益的過程中越貼越近。
2010年底,兩人舉行婚禮。楊芳的父母沒想到女兒不但進山支教,還嫁給了當?shù)厝?,他們氣得連婚禮都沒參加。楊芳的心被刺痛,她下定決心一輩子待在恩施山溝里教學。
2011年9月,楊芳順利產(chǎn)子,不想孩子剛滿月便持續(xù)高燒,吞不進奶水,經(jīng)常住院。一天,楊芳給兒子喂完奶,發(fā)現(xiàn)他又發(fā)出了大人打嗝般的聲音,每當出現(xiàn)這種狀況,孩子的小臉都會憋得通紅。她一陣驚慌,一邊抱著孩子往醫(yī)院跑,一邊給丈夫打電話。結(jié)果,兒子漸漸在楊芳的懷中失去了體溫……才73天大的寶貝,就這樣夭折了。
痛失三子,與600名深山“兒女”共依偎
兒子的突然離世,讓楊芳痛不欲生。3個月產(chǎn)假未滿,她就懷著一顆泣血的心返校。只有和孩子們在一起,她才能暫時忘掉痛苦。
一年后,楊芳心里的陰霾被再次懷孕的喜悅沖淡了。她仍像懷第一胎時那樣,每周挺著肚子去給孩子們上課,直到后來腹部高高隆起,連走路都變得非常困難時,她才不得不在家休息幾天。
2013年3月27日,驚喜再次降臨,楊芳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她給兩個兒子分別取名子健、子晨。然而,這對雙胞胎的體質(zhì)跟他們的小哥哥一樣弱,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生病。
老大子健最先發(fā)病,在恩施的醫(yī)院打了一個月吊針不見好。轉(zhuǎn)去重慶一家大醫(yī)院后,診斷結(jié)果讓楊芳夫婦驚呆了,孩子患上了一種名叫“聯(lián)合免疫缺陷”的病癥。
2013年10月的一天清晨,第二個孩子又躺在楊芳的懷里,安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過了很長時間,楊芳才從崩潰邊緣回過神來。她一邊教學,一邊呵護著僅存的小兒子,子晨是她的全部希望。不料兩個月后,幼子也因感冒引發(fā)肺部感染,楊芳想去更好的醫(yī)院治療,全家來到上海。
在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楊芳看到許多跟自己一樣處于絕望邊緣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大多身患絕癥,需要換器官!楊芳突然冒出一個想法:萬一留不住兒子,就把他的眼角膜捐獻給那個失明兒童,讓兒子以另一種方式活在世上。
沒想到,婆婆憤怒地責問她:“你到底得了人家什么好處,竟舍得把自己孩子的器官送給陌生人!”楊芳耐心向她解釋這是無償捐獻,能讓子晨的生命,在另一個需要器官的孩子身上延續(xù)……楊芳不停地做家人的思想工作,直到雙方父母和丈夫同意為止。
2014年2月19日凌晨,子晨因肺部感染加重,搶救無效離開人世。他的眼角膜和有用器官,全部移植給了急需的孩子,讓他們重獲新生。
臨離開上海時,楊芳將剩下的8.5萬元愛心捐款,全部拿出來資助病友……當晚,她顫抖的手在微信上打下這些字:“寶寶,你的眼睛那么亮,它可以幫助另一個寶寶看見這個精彩的世界?!?/p>
楊芳從上海醫(yī)生那里還得知,她三四年后再懷孕時,只要早期介入治療,還可以生育一個健康的孩子。對接連痛失三子的楊芳來說,這個消息簡直是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讓她覺得生活中希望尚存。
此時,一直陪伴著楊芳的母親開始勸她和丈夫回湖南長沙定居,“離開那塊傷心地,換個環(huán)境吧,住在大城市,起碼醫(yī)療條件好,交通便利……”楊芳搖了搖頭,說:“媽媽,我沒事的,就算我命中注定一生沒有孩子,在那座深山校園里,我還有懂事的學生,他們就是我的兒女?!?/p>
當天,她和丈夫買了兩張火車票,一路站著回到了湖北恩施。
楊芳回到支教的龍馬中學時天色微亮,正值陽春三月,樹木泛綠,迎春花綻放,教室里傳出孩子們的瑯瑯書聲。“悲傷是暫時的,但感恩和愛會很久很久。明亮的事物,正隨著遠處的朝陽升起來。”楊芳看著一輪冉冉升起的紅日,喃喃地說。
5月11日,楊芳收到了學生們送來的小禮物,有人為她跑到山上采野花,精心編制了花環(huán),還有幾個孩子做了賀卡,上面寫著:“與您相處的日子,我好快樂!”“楊媽媽堅強,您還有我!”……捧讀一片片賀卡,淚水奪眶而出。
“人生就是找尋愛的過程,我在家人和這些孩子們身上,找到了世間至真至純的愛,還有什么理由不堅強呢?”楊芳說,她會一輩子扎根在這片深山,和深山里的“兒女”一起好好活著,追逐光明與夢想。
張澤林摘自《人生十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