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見
南極科考是表達中國夢的很好的藝術題材,但要充分表現(xiàn)出剛毅堅卓的民族氣質和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則需要更宏大的藝術視野和更全面的藝術手法。青年畫家徐小鼎描繪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和科考船“雪龍?zhí)枴钡淖髌贰镀票執(zhí)枴肥欠浅3晒Φ膰L試。
作品構圖獨特,也很大膽。冰川和碎冰占據了整個畫面的大部分,巨大的冰山冰塊橫亙于“雪龍?zhí)枴鼻埃響鳛楫嬅嬷攸c的“雪龍?zhí)枴闭紦膬H僅是一小部分。這樣巨大的反差描繪出極地的壯美和人類置身其間“渺小”的真實處境,比照表現(xiàn)出人類面對如此“巨大”而嚴酷的世界不屈不撓頑強探索的偉大精神;在色彩方面,畫面中的海天以蒼藍與深黑色凸顯出極地的極端嚴酷,冰山和碎冰的色彩較為單純和統(tǒng)一,基本以白色和暗面的冷色為主,而“雪龍?zhí)枴钡纳蕜t比較開放和穩(wěn)健,使其占據面積雖小但視覺沖擊力很強,在深黑與蒼藍的底色中感覺如同一朵經歷霜寒而不凋零的生命之花,倔強地開放在極端的環(huán)境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畫家運用了天然礦物質顏料描繪極地冰原,使其在畫面的肌理上具有起伏凹凸感,不僅視覺更加豐富,也將畫面背景和主題更好地區(qū)分開來;“雪龍?zhí)枴眲t運用色彩鮮艷的丙烯顏料加以繪制,既從細節(jié)上對破冰船加以精細刻畫,也更好地將“雪龍?zhí)枴睆恼籍嬅姹壤蟮拿П屑右酝怀?,使畫面的主體與主題都更加鮮明。
所以,徐小鼎筆下的“雪龍?zhí)枴辈粌H是一艘破冰船,更成為一個古老民族的現(xiàn)代符號,象征著中國人探索未知世界和挑戰(zhàn)艱難困苦的無比智慧和勇氣,是中國精神的形象詮釋,是中國夢的生動寫照。
責任編輯:滕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