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嬋娟 劉文滔 趙素華
抑郁癥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已經(jīng)眾所周知,據(jù)流行病學調查在普通人群中抑郁癥的終身患病率男性為5%~12%,女性為10%~25%,在老年人中患病率為12.89%,其中男性10.43%,女性16.89%[1]。抑郁癥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而老年人往往合并較多軀體疾病,兩者相互影響,給抑郁癥的診斷和治療都帶來了困難。安非他酮緩釋片作為一個機制獨特的藥物[2],對其治療老年期抑郁癥的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是通過對安非他酮緩釋片和西酞普蘭對老年期抑郁癥治療療效和安全性的比較,探討安非他酮治療老年期抑郁癥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為老年期抑郁癥的治療提供更多的選擇。
1.1 對象
1.1.1 納入標準 來自2012年1月-2013年9月廣州市精神病醫(yī)院門診和老年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癥患者,符合CCMD-3 有關單相抑郁發(fā)作和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fā)作的診斷;年齡≥60歲;Hamilton 抑郁量表(HAMD)評定18 分以上。
1.1.2 排除標準 ①有嚴重自殺傾向者;②伴嚴重或不穩(wěn)定的心、肝、腎、內分泌、血液等內科疾病及癲癇病史者;③1年內有酒精和藥物依賴者;④繼發(fā)于其它精神疾病或軀體疾病的抑郁發(fā)作及雙相障礙快速循環(huán)發(fā)作者。
1.2 方法 將老年期抑郁癥患者按診療順序隨機分成安非他酮組和西酞普蘭組。患者均先停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分別給予口服安非他酮緩釋片或西酞普蘭治療,兩周內根據(jù)病情調整藥物劑量,其中安非他酮起始劑量為150mg/d(第1 至3 天),治療量為225~300mg/d(第4 天后,每日分兩次服用,間隔超過8 小時);西酞普蘭起始劑量為20mg/d,治療量為20mg/d~40 mg/d。療程6 周,伴有嚴重失眠的患者可短期服用阿普唑侖(0.4~0.8mg/d),其中安非他酮組16例,西酞普蘭組18例,兩組無顯著差異。
入組完成6 周觀察治療的共56例,安非他酮組(26例)與西酞普蘭組(30例)。其中安非他酮組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齡(63.3±1.8)歲,平均病程(3.6±1.3)年,住院0~3次,平均(1.6±1.1)次,雙相18例,基線HAMD(28.4±7.5)分;西酞普蘭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齡(64.2±1.6)分,平均病程(3.8±1.2)年,基線HAMD(28.2±7.3),住院0~3 次,平均(1.5±0.9)次,雙相16例。以上各項兩組間均無顯著差異。
采用HAMD 評分,根據(jù)減分率判定治療反應情況,治療結束時(第6 周)HAMD 減分率≥50%為有效,<50%為無效;HAMD 總分低于8 分為臨床治愈。減分率計算公式為:治療前后減分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x100%;次要療效指標: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不良反應癥狀量表(TESS)的評分值。以這些量表評分的變化評定療效。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后1、2、4、6 周末各評定1 次。在治療前及治療后2、4、6 周末進行血、尿常規(guī),肝功能以及心電圖、腦電圖檢查各1 次。
1.3 統(tǒng)計處理 應用SPSS 軟件進行統(tǒng)計,采用t 檢驗。
2.1 臨床療效 安非他酮組痊愈4例、有效17例,無效5例,有效率為80.7%;西酞普蘭組痊愈5例、有效18、無效7例,有效率為76.7%。
2.2 兩組HAMD 評分逐周比較 組內HAMD 評分在治療前、治療6 周后比較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組間HAMD 評分治療前與治療后6 周內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HAMD 評分的逐周比較(±s)
表1 兩組HAMD 評分的逐周比較(±s)
注:☆為治療6 周與治療前比較,下同
2.3 兩組HAMA 評分逐周比較 組內HAMA 評分在治療前、治療6 周后比較顯著降低,差異非常顯著(P<0.01),組間HAMA 評分治療前與治療后6 周內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見表2。
表2 兩組HAMA 評分的逐周比較(±s)
表2 兩組HAMA 評分的逐周比較(±s)
2.4 不良反應 治療結束時西酞普蘭組TESS 評分為(1.2±2.1),安非他酮組為(1.1±0.7),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t=0.23,P>0.05)。兩組患者均出現(xiàn)有惡心、口干便秘,頭痛等不適,但發(fā)生的概率較低,而且程度比較輕微,持續(xù)時間短,對癥治療后緩解。
鹽酸安非他酮(鹽酸丁氨苯丙酮,Bupropion)屬氨基酮類化合物,屬于去甲腎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再攝取抑制劑(NDRI),與傳統(tǒng)的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物和單純的5-HT 再攝取抑制劑的抗抑郁機制有所不同。主要通過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增加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能的功能,從而發(fā)揮抗抑郁作用[3-4]。
本研究通過逐周的HAMD和HAMA 減分率發(fā)現(xiàn),安非他酮治療老年期抑郁癥的有效率和痊愈率與西酞普蘭接近,提示安非他酮有較好的抗抑郁作用,安非他酮組與西酞普蘭組HAMD 評分從療后2 周開始下降幅度較快,并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安非他酮起效時間和西酞普蘭相似,約在2 周左右,這一結果與國內外的一些臨床研究基本一致[5-8]。
在老年期抑郁者治療中,安全及耐受性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安非他酮對突觸后α和β 腎上腺素受體沒有親和力,不影響5-HT 類受體功能,因此對心血管及體重的影響較小[9],且日服用量少,服藥后血中峰濃度低等特點[2],因此適用于老年抑郁癥的治療[5,10-11]。本研究在治療6 周中,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服用安非他酮會出現(xiàn)頭暈、嘔吐、口干便秘,出汗等不良反應,不過程度比較輕,持續(xù)時間較短,一般通過對癥治療都能緩解,沒有影響患者的繼續(xù)用藥,提示該藥對老年期抑郁癥患者是比較安全的??傊狙芯空J為安非他酮緩釋片在對老年期抑郁癥的治療中,療效與藥物不良反應均與西酞普蘭相當,可作為治療老年期抑郁癥的一線藥物選用。但是由于本研究的樣本量有限,且為開放性研究,其對老年期抑郁癥療效和安全性尚需大樣本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來進一步確定。
[1]沈漁郵.精神病學[M].5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546,586
[2]樊小兵,徐格林,朱武生,等.鹽酸安非他酮緩釋片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7,20(12):1339-1340
[3]Golden R N,Rvdorfer M V,Sherer M A,et al.Bupropion in depression.ι Biochem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response[J].Arch Gen Psychiatry,1988,45(2):139-143
[4]Clayton A H.Extended-release bupropion:An antidepressant with a broad spectrum of therapeutic activity?[J].Expe Opin Pharmacother,2007,8(4):457-466
[5]Steffens D C,Doraiswamy P M,McQuoid D R.Bupropion S R in the naturalistic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J].Int Geriatr Psychiatry,2001,16(9):862-865
[6]W eihs K L,Sette E C Jr,Batey S R,et a1.Bupropion sustained release versus paroxet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J].Jin Psychiatry,2000,61(3):196-202
[7]王雪,張波,李靜,等.鹽酸安非他酮緩釋片治療抑郁癥的雙盲雙模擬隨機對照試驗[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07,7(6):409-414
[8]張新功,劉錕,王濤.安非他酮治療老年抑郁癥療效臨床觀察[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3):349-350
[9]白曉光,劉翠美.安非他酮合用奧氮平與安非他酮單用治療抑郁癥的療效比較[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0):1467-1468
[10]Leentjens A F,Verhey F R,Vreeling F W.Successful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a Parkinson disease patient with bupropion[J].Ned Tqdschr Geneeskd,2001,144(45):2157-2159
[11]常雙海.艾司西酞普蘭與舍曲林治療老年抑郁癥對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9):1296-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