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上小學時,東北淪陷。國難當頭,小小男兒,報國心萌發(fā)。
上中學時,聽說校長是漢奸,他鼓動同學一起轉學。新學校讀了一半,校長被汪偽政府請去管教育,他再次憤而轉學……
優(yōu)秀后生,百里挑一,一舉考上當時在西南大后方的中央政治大學,連縣長都親自登門向他父母道喜。
畢業(yè),恰逢中國海軍選拔人才,去美國受訓并接艦回國。外語很棒的他被選中。八百名赴美海軍官兵中,大學生只有幾十人,真是意氣風發(fā)。
學的是當時最前沿的通訊技術,成績優(yōu)異。英氣勃勃的年輕人,被當?shù)赜绣X華僑看中,希望他留下,說有個十八歲的漂亮女兒,等著嫁給他。
怎么可能?他只盼著早點回國打日本鬼子。
兩年后,他作為旗艦上的信號軍士長,駕著軍艦回國。日本人已經(jīng)投降了。因為不想打同胞,他轉身回家,做了一名教師。一度還受到當局的通緝。
如此這般的經(jīng)歷,后來的歷次運動中,遭遇可以想見,牢獄之災難免。
這個人,今年九十出頭,名高志杰。
由此想起高志航。
他們生在相同的時代,連名字,都是一字之差。
高志航是中國空軍驅逐機部隊司令兼第四航空大隊大隊長,是中國第一個打下日軍飛機的空軍英雄。高志航的生命短暫而壯烈,是雙手緊握著戰(zhàn)機的操縱桿死去的,年僅三十歲。
而高志杰,可以說是生不逢時么?同樣的優(yōu)秀青年,同樣的報國心,卻因時局變化,一生再無施展身手的機會。曾經(jīng)的時代驕子,進入了默默無聞的時間通道,穿越到今天,我們看見一位平凡的高齡老人,講著過去的故事。
高志航的事跡,被改編成影視劇,高志航的俊健身影,永遠貼在歷史的底片上,不會褪色。高志杰的俊健身影,同樣不會褪色,卻只存留在自己的記憶深處。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曾經(jīng)的鐵血少年,不會錯。
(伍千萬薦自《今晚報》)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