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袁夢鑫 楊彥
摘 要 摻雜金屬氧化物是對NTC熱敏電阻的材料性能加以改善的常用手法,其中MnCoNi系的NTC熱敏電阻會因為摻雜氧化鋁而產生電性能的變化,但目前國內對其具體機理和特點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將通過具體的實驗來分析氧化鋁摻雜過程中,該類NTC熱敏電阻晶體結構、晶粒、材料常數、電阻率、激活能等各項參數的變化關系,希望以此深化NTC熱敏電阻的應用研究,促成其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Al2O3摻雜;MnCoNi系;熱敏電阻;材料性能
中圖分類號:TQ1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6-0049-02
在NTC熱敏電阻的制備體系中,MnCoNi體系是較為常用的一種,該體系的材料性能改善往往是通過添加摻雜物來實現的。以電學穩(wěn)定性為例,只要適當摻雜各種金屬氧化物就能得到改善,目前針對氧化鉻、氧化鈦、氧化鈮等氧化物的摻雜研究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氧化鋁摻雜的研究較少,本文將通過某實驗探析氧化鋁摻雜與MnCoNi體系材料電學穩(wěn)定性的關系,并分析其在NTC熱敏電阻中的應用。
1 NTC熱敏電阻概述
NTC熱敏電阻,即負溫度系數電阻,具有溫度升高會導致阻值指數下降的阻溫特征,而且體積小巧、價格低廉、響應迅速、溫度敏感性高、互換性優(yōu)良,因此在多個領域都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包括溫度的控制、測量、補償等。這類電阻的材料均為復合氧化物,且在結構上限定為尖晶石結構,氧化物的構成元素是過渡金屬元素,包括鐵、銅、鎳、錳、鈷。因為NTC熱敏電阻對電性能和熱性能的要求都很高,所以相關研究一直傾向于對其這兩方面性能的改善和強化。
2 Al2O3摻雜在MnCoNi系的NTC熱敏電阻中的性能變化實驗
本實驗中將摻雜在MnCoNi體系里的氧化鋁具有高焓值特征,而需要分析的電性能參數包括了電阻率與材料常數,因此需要根據以上特征和目的擬定具體的實驗方法。
2.1 樣品的制備方法
本實驗中的NTC熱敏電阻樣品可以用傳統固相法進行制備,具體方法如下:首先稱量原料,因為樣品屬MnCoNi體系,所以原料選擇氧化錳、氧化鈷、氧化鎳,此外還需準備用于摻雜的氧化鋁,原料純度都要超過99%,其具體配比如下:
Co1.5-xMn1.2Ni0.3AlxO4
其中x取值分別為0、0.02、0.04、0.06。整個稱量過程務必保證準確。
其次進行球磨,球磨介質選擇去離子水與瑪瑙球,球磨設備選擇行星球磨機,球磨過程分兩階段進行,每階段6小時,球磨后均需要在85℃環(huán)境下干燥,在兩個球磨階段之間需要對原料進行煅燒,煅燒溫度900℃,煅燒時間1小時。
球磨完成后的原料需要按樣品需求進行成型處理,本實驗要求樣品為直徑10毫米,厚度1毫米的圓形坯片,因此成型方法選擇干壓法,在30兆帕的壓強下進行。
壓制成型的樣品還要進行燒結和涂銀處理。燒結時按每分鐘2.5℃進行升溫,直到溫度升高到1230℃,在該溫度下保溫45分鐘。燒結完成后的樣品在涂銀之前需先清理干凈,因此以超聲清洗機進行清洗并烘干,之后再涂上銀鈀漿。涂銀作業(yè)需在高溫下進行,具體作業(yè)溫度為835℃,燒滲時間20分鐘,樣品的正反面都應涂抹均勻。涂銀作業(yè)完成后,只要等樣品自然冷卻即告制備完畢,可以進行后續(xù)測試。
2.2 樣品的測試方法
為了獲取樣品的各項參數需要準備以下儀器:激光粒度分析儀,用于測試粒度分布,測試對象為煅燒之后的粉體;X射線衍射儀,用于測定所制備樣品的相結構,在本實驗中應選用CuKα作為射線源,加速電壓和電流分別設定在40千伏和40毫安,掃描范圍限定在15度到80度的區(qū)間內,掃描速度為每分鐘4度;掃描電子顯微鏡,用于對樣品微觀形貌進行觀察;數據采集器,用于測定樣品電阻與材料常數。
在具體測試中,陶瓷的體積密度通過Archimedes法進行測定,樣品的電阻與材料常數的測定則需要數據采集器。具體方法是按不同的原料配比劃分組份,每組份樣品數為5,分別在25℃與50℃兩個不同的溫度下測定它們在油浴中的電阻,再根據測得的電阻值計算出該情況下的材料常數B。
3 Al2O3摻雜在MnCoNi系的NTC熱敏電阻中的性能變化結果
3.1 Al2O3摻雜后的相和微觀結構特征
通過上述儀器對煅燒后樣品進行的粉體測試可以得到某XRD譜。譜圖顯示不同樣品在XRD譜特征上并無明顯差異,而且晶相結構中并無第二相,結構狀態(tài)均呈現為單一的立方尖晶石。由此可知,尖晶石固溶體里已經溶入了摻雜的全部氧化鋁。
通過測量煅燒后樣品的晶粒度與顆粒度可知,鋁的摻雜量和摻雜比例越高,樣品的晶粒度與顆粒度就越小。另外,樣品隨著顆粒度的細小化呈現出越來越高的分布一致性。獲取X射線波長、半高寬、衍射角等幾項參數,計算出平均晶粒度,將所得數值和實測得到的顆粒度(由激光粒度分析儀測出)進行對比,發(fā)現晶粒遠比顆粒要小。分析可知,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顆粒其實是一種團聚體,是由多個晶粒共同構成的,因此單個的晶粒當然在體積上遠小于顆粒。
對燒結后的樣品進行相同的測試,得到另一XRD譜。從譜圖分析可知,不同樣品在XRD譜特征上依然基本保持一致,但相結構有所變化。原本的立方尖晶石結構因陶瓷的燒結失氧而分解,轉變?yōu)樗姆郊饩蛶r鹽兩種相結構,前者富含錳,后者富含鎳。此外,摻雜有鋁的樣品與不含鋁的樣品相比,這兩種相都產生了輕微的峰位相偏移,偏移方向朝向大角度方向。會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鋁和鈷具有不同的原子半徑,所以六面體配位下,一旦鈷被鋁取代,晶胞體積自然就會略微減小。
以掃描電鏡等設備獲取不同配比下的樣品微觀形貌,對比可知,當樣品中有氧化鋁摻雜時,樣品具有更高的致密度、更小的晶粒尺寸、更多的晶界數量。該現象可以說明,所摻雜的氧化鋁對晶粒生長具有抑制作用。從微觀角度來看,摻雜的鋁會在燒結時產生富集于晶界的傾向,這樣一來晶界想要向前運動就會遭遇鋁的阻力,換言之,摻雜的鋁牽制了晶界運動,以此對晶粒長大造成阻礙。endprint
3.2 Al2O3摻雜后的電性能特征
根據測得的電阻率做出如圖1的關系曲線,以此分析溫度和電阻率的關系。分析a曲線可知,溫度的升高會使電阻率呈
現出指數降低趨勢,熱力學溫度、該溫度下的電阻率、溫度無窮大的電阻率、材料常數這幾項參數的關系和NTC熱敏電阻固有的特征相符。分析b曲線可知,只要限定在測溫區(qū)的范圍之內,lgρv和熱力學溫度的倒數就呈現出線性相關,該現象可以說明,摻雜的氧化鋁對NTC阻溫特性并無影響。
對比不同配比下樣品材料常數、電阻率、激活能的變化可知,氧化鋁的摻雜量越高,材料常數、電阻率、激活能這三項參數就越高,而且變化幅度很大。考慮到NTC熱敏電阻常用的材料常數與激活能應用區(qū)間,在實際應用氧化鋁摻雜技術時,配比應慎重選擇,以將摻雜后的材料常數與電阻率調整到最合適的范圍區(qū)間。
從機理上看,上述現象的產生原因是局域的電子跳躍。在八面體空隙中,部分鈷離子被鋁離子取代,鈷的離子對相應減少,此時的八面體場想要保持電中性,一部分的正四價錳離子就不得不降為正三價,如此一來,錳離子的總體濃度就降低了,載流子濃度也相應下降,導電激活能自然增大,材料常數與電阻率由此升高。另外,NTC材料的晶粒本身是半導體,電子流以晶界為中心散射,使其成為高阻層,因此負責承受電壓的晶界會隨晶粒度減小而增多,最終導致電阻率上升。
4 結束語
通過上述實驗和分析可知,對MnCoNi體系制備而成的NTC熱敏電阻來說,摻雜氧化鋁對原本的材料晶體結構并無影響,阻溫變化也符合NTC熱敏電阻固有的阻溫特性。但燒結之后,摻雜了氧化鋁的晶粒明顯減小,電學穩(wěn)定性顯著提高,而且氧化鋁的摻雜量一旦提高,在溫度不變的前提下,材料常數與電阻率會發(fā)生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NTC熱敏電阻中摻雜氧化鋁時必須慎重調整這個變化范圍,以避免參數超出實際應用區(qū)間,反而降低技術適性。
參考文獻
[1]趙春花.負溫度系數熱敏陶瓷的電性能和穩(wěn)定性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
[2]王夢魁.線性NTC敏感陶瓷合成及其特性的研究[J].納米材料與結構,2007(2).
[3]FETEIRA A.Negative temperature coetticient resistance (NTCR) ceramic thermistors: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J].J Am Ceram Soc,2009(5).
[4]王衛(wèi)民,趙鳴,張慧君,等.NTC熱敏電阻材料組成及制備工藝研究進展[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5(4).
[5]張璐,康雪雅,竇俊青,等.新型高B值NTC熱敏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J].微納電子技術,2012(11).endprint
3.2 Al2O3摻雜后的電性能特征
根據測得的電阻率做出如圖1的關系曲線,以此分析溫度和電阻率的關系。分析a曲線可知,溫度的升高會使電阻率呈
現出指數降低趨勢,熱力學溫度、該溫度下的電阻率、溫度無窮大的電阻率、材料常數這幾項參數的關系和NTC熱敏電阻固有的特征相符。分析b曲線可知,只要限定在測溫區(qū)的范圍之內,lgρv和熱力學溫度的倒數就呈現出線性相關,該現象可以說明,摻雜的氧化鋁對NTC阻溫特性并無影響。
對比不同配比下樣品材料常數、電阻率、激活能的變化可知,氧化鋁的摻雜量越高,材料常數、電阻率、激活能這三項參數就越高,而且變化幅度很大??紤]到NTC熱敏電阻常用的材料常數與激活能應用區(qū)間,在實際應用氧化鋁摻雜技術時,配比應慎重選擇,以將摻雜后的材料常數與電阻率調整到最合適的范圍區(qū)間。
從機理上看,上述現象的產生原因是局域的電子跳躍。在八面體空隙中,部分鈷離子被鋁離子取代,鈷的離子對相應減少,此時的八面體場想要保持電中性,一部分的正四價錳離子就不得不降為正三價,如此一來,錳離子的總體濃度就降低了,載流子濃度也相應下降,導電激活能自然增大,材料常數與電阻率由此升高。另外,NTC材料的晶粒本身是半導體,電子流以晶界為中心散射,使其成為高阻層,因此負責承受電壓的晶界會隨晶粒度減小而增多,最終導致電阻率上升。
4 結束語
通過上述實驗和分析可知,對MnCoNi體系制備而成的NTC熱敏電阻來說,摻雜氧化鋁對原本的材料晶體結構并無影響,阻溫變化也符合NTC熱敏電阻固有的阻溫特性。但燒結之后,摻雜了氧化鋁的晶粒明顯減小,電學穩(wěn)定性顯著提高,而且氧化鋁的摻雜量一旦提高,在溫度不變的前提下,材料常數與電阻率會發(fā)生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NTC熱敏電阻中摻雜氧化鋁時必須慎重調整這個變化范圍,以避免參數超出實際應用區(qū)間,反而降低技術適性。
參考文獻
[1]趙春花.負溫度系數熱敏陶瓷的電性能和穩(wěn)定性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
[2]王夢魁.線性NTC敏感陶瓷合成及其特性的研究[J].納米材料與結構,2007(2).
[3]FETEIRA A.Negative temperature coetticient resistance (NTCR) ceramic thermistors: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J].J Am Ceram Soc,2009(5).
[4]王衛(wèi)民,趙鳴,張慧君,等.NTC熱敏電阻材料組成及制備工藝研究進展[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5(4).
[5]張璐,康雪雅,竇俊青,等.新型高B值NTC熱敏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J].微納電子技術,2012(11).endprint
3.2 Al2O3摻雜后的電性能特征
根據測得的電阻率做出如圖1的關系曲線,以此分析溫度和電阻率的關系。分析a曲線可知,溫度的升高會使電阻率呈
現出指數降低趨勢,熱力學溫度、該溫度下的電阻率、溫度無窮大的電阻率、材料常數這幾項參數的關系和NTC熱敏電阻固有的特征相符。分析b曲線可知,只要限定在測溫區(qū)的范圍之內,lgρv和熱力學溫度的倒數就呈現出線性相關,該現象可以說明,摻雜的氧化鋁對NTC阻溫特性并無影響。
對比不同配比下樣品材料常數、電阻率、激活能的變化可知,氧化鋁的摻雜量越高,材料常數、電阻率、激活能這三項參數就越高,而且變化幅度很大。考慮到NTC熱敏電阻常用的材料常數與激活能應用區(qū)間,在實際應用氧化鋁摻雜技術時,配比應慎重選擇,以將摻雜后的材料常數與電阻率調整到最合適的范圍區(qū)間。
從機理上看,上述現象的產生原因是局域的電子跳躍。在八面體空隙中,部分鈷離子被鋁離子取代,鈷的離子對相應減少,此時的八面體場想要保持電中性,一部分的正四價錳離子就不得不降為正三價,如此一來,錳離子的總體濃度就降低了,載流子濃度也相應下降,導電激活能自然增大,材料常數與電阻率由此升高。另外,NTC材料的晶粒本身是半導體,電子流以晶界為中心散射,使其成為高阻層,因此負責承受電壓的晶界會隨晶粒度減小而增多,最終導致電阻率上升。
4 結束語
通過上述實驗和分析可知,對MnCoNi體系制備而成的NTC熱敏電阻來說,摻雜氧化鋁對原本的材料晶體結構并無影響,阻溫變化也符合NTC熱敏電阻固有的阻溫特性。但燒結之后,摻雜了氧化鋁的晶粒明顯減小,電學穩(wěn)定性顯著提高,而且氧化鋁的摻雜量一旦提高,在溫度不變的前提下,材料常數與電阻率會發(fā)生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NTC熱敏電阻中摻雜氧化鋁時必須慎重調整這個變化范圍,以避免參數超出實際應用區(qū)間,反而降低技術適性。
參考文獻
[1]趙春花.負溫度系數熱敏陶瓷的電性能和穩(wěn)定性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
[2]王夢魁.線性NTC敏感陶瓷合成及其特性的研究[J].納米材料與結構,2007(2).
[3]FETEIRA A.Negative temperature coetticient resistance (NTCR) ceramic thermistors: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J].J Am Ceram Soc,2009(5).
[4]王衛(wèi)民,趙鳴,張慧君,等.NTC熱敏電阻材料組成及制備工藝研究進展[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5(4).
[5]張璐,康雪雅,竇俊青,等.新型高B值NTC熱敏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J].微納電子技術,20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