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科林金屬材料開發(fā)服務有限公司(安徽 200709)胡抗援
熱處理零部件的質量是工藝與裝備制造過程,乃至企業(yè)質量管理一系列工作質量的綜合反映,熱處理質量決定產品的內在質量,直接影響工件的加工工藝性和使用性能。熱處理產生的不良品,可造成原材料、能源、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因此,必須采取有效預防措施,把廢次品、返修回用品減少到最低限度,直至零缺陷,這就要求把質量管理工作貫穿于熱處理生產的全部過程,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就是要加強對質量成本的管理。熱處理質量成本由可控制成本和結果成本兩部分構成。下面就質量成本管理中的問題作以下分析論述:
可控制成本由鑒定成本和預防成本構成,表1是某熱處理廠質量成本構成。從表中看出可控制成本(鑒定與預防成本)占總成本1.6%。
了解上述可控制成本構成,就可對質量成本進行分析和控制,提高產品質量,降低質量成本,是熱處理企業(yè)永恒的研究課題,有了可控制成本構成,最終反映在企業(yè)的質量結果成本中。
結果成本由企業(yè)內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構成,見表2。
表1 可控制成本構成
表2 結果成本構成
從表中看出結果成本占總成本10%。
(1)適度增加可控制成本 明確了質量成本的總構成,就可以對其中的成本進行管理和控制,如果增加“可控制成本”,就可顯著降低“結果成本”,減少事后出現的質量問題支出。因此,我們應該重點在可控制成本項目里,尋找出適合本企業(yè)穩(wěn)定和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經濟效益的可控制成本項目加以人財物的投入,來達到管理結果成本。如果“可控制成本”的增加,所帶來的管理和控制的經濟效益,不足以抵消因質量問題所造成的損失,就應另辟新途。應從產品設計、工藝與裝備的升級上采取措施,以求得最適宜的質量成本。
在結果成本(內部故障)中,損失費用最大的是返工件,由于生產現場的工序控制不嚴,執(zhí)行工藝紀律松懈,造成熱處理件達不到技術要求而返工,因此造成人力、物力、能源的浪費,大大增加了熱處理的質量成本。在專業(yè)化協(xié)作廠中由于熱處理協(xié)作產品種類繁多,往往不等工序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工藝已經變更,最經濟水平本身也已變化,特別是在熱處理設備能力過剩狀態(tài)下,設備及廠房利用率低,單位生產量承擔的固定資產折舊費就很高,如出現不良品,使企業(yè)總成本增加,利潤減少。
(2)質量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質量成本的投入最終目的是更好地增加企業(yè)的利潤,使用質量成本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我們把企業(yè)利潤作為目標函數來分析:
利潤=產品銷售收入-質量成本-生產成本-其他成本
上式中,在銷售收入一定情況下,生產成本與其他成本不變,而質量成本越少其利潤越大,尤其是質量成本中的結果成本(內外部故障)應減至最小或零缺陷,應用分析質量成本是質量管理工作中的進一步深化,可作為企業(yè)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企業(yè)成本,提高企業(yè)信譽度的重要參考。一般來說,質量成本在企業(yè)總成本中占15%左右,成本比重較大的為能源、固定資產折舊與維修費,占總成本的40%左右,若在質量成本完善的基礎上,把應用范圍擴展到技術改造、更新設備、改換材料和工藝改進等方面,將有更好的效果。
企業(yè)中出現不良品現象是不可低估的,重大質量事故不僅損失慘重,甚至導致企業(yè)破產,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不僅影響企業(yè)經濟效益,還帶來社會經濟效益的損失,對于這個重大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管控。
(1)應建立主導產品和關鍵零部件的熱處理質量管理點。
(2)認真填寫班級施工記錄、質量檢驗記錄。
(3)嚴格遵守工藝守則、操作規(guī)程、質量檢查方法及標準。
(4)加強生產現場的工序控制,保持設備的良好運轉和控制系統(tǒng)的可靠與精度。
(5)對職工不斷進行職業(yè)道德教育和專業(yè)技術培訓,提高操作水平。
(6)制訂考核細則,實施質量否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