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想
(新疆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互感和自感”教學中采用如圖1和圖2所示的電路圖教具,演示通電自感和斷電自感實驗.
圖1
圖2
優(yōu)點:(1)圖1電路做通電自感實驗,小燈泡A1相對小燈泡A2發(fā)光延時現象比較明顯.
(2)圖2電路做斷電自感實驗,小燈泡A相對之前發(fā)光突然變亮再熄滅現象明顯.
缺點:(1)演示通電自感、斷電自感分別在兩個不同的電路中進行,如果用圖1電路做斷電自感實驗,眼睛觀察不到實驗現象,容易帶給學生概念理解、規(guī)律探究導向性錯誤.
(2)電路中不能直觀地觀察到自感電動勢產生感應電流的方向.
經過實踐,在圖1電路中置入發(fā)光二極管,即可彌補以上的缺點且制作簡單.介紹如下.
圖3
發(fā)光二極管 (簡稱LED)是一種能發(fā)光的半導體電子元件.LED與沒有極性的白熾燈不同,當接上正向電壓,在正向電流流過時才能發(fā)光,所需工作電流很小(有的僅10-1mA級即可發(fā)光).若接上反向電壓,電流會更細?。é藺級),并且不發(fā)光.小電燈泡的工作原理是電流通過燈絲(鎢絲,熔點達3000℃以上)時產生熱量,螺旋狀的燈絲不斷將熱量聚集,使得燈絲的溫度達2000℃以上,燈絲在處于白熾狀態(tài)時,就像燒紅了的鐵能發(fā)光一樣而發(fā)出光來.燈絲的溫度越高,發(fā)出的光就越亮,故稱之為白熾燈,所需發(fā)光電流大約102mA.從響應時間來看,小燈泡的響應時間為ms級,LED燈的響應時間為ns級.可通過圖5實物直觀地給學生演示:調節(jié)電位器阻值增大,當小燈泡A2幾乎不亮,二極管依舊亮光(如圖3).
如果用圖1電路做斷電自感實驗,從能量角度分析,儲存在線圈L中的磁場能在S斷開瞬間立即轉化為電能釋放,并按一定的比例分給A1、A2、R和本身,A1上獲得能量不足以使其亮度明顯變化或延遲發(fā)光,故人眼觀察不到實驗現象.
如果在圖1電路中用發(fā)光二極管代替小燈泡,在通電自感中,發(fā)光延時效果不足以使人眼產生視覺差異.所以在圖1電路中置入發(fā)光二極管.所以自感現象演示的工作原理電路圖和實物圖如圖4,圖5.
圖4
圖5
塑料泡沫板一塊(不用的宣傳標語底板)、電位器2只、小燈泡座2個、小燈泡2只、電感線圈1個、開關1個、發(fā)光二極管50個,干電池5~6節(jié)、導線若干.先在塑料泡沫板表面粘上一層白紙,按圖4在白紙上畫好電路,仔細固定發(fā)光二極管,再將元件安裝連接好(如圖5).
(1)通電自感.閉合開關S,調節(jié)電位器,使兩小燈泡A1、A2正常發(fā)光,亮度大致相同,支路D2、D4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光顯示出電流方向(如圖6).斷開開關S,再閉合開關S瞬間,即可觀察到小燈泡A1相對小燈泡A2發(fā)光延時現象,同時支路D2、D4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光顯示出電流方向.可知電流瞬間增大使電感線圈L中產生了左正右負的自感電動勢阻礙電流流過小燈泡A1.
圖6
圖7
(2)斷電自感.斷開開關S瞬間,小燈泡 A1、A2、D2、D4熄滅,眼睛觀察到支路D3發(fā)光二極管閃亮一下同時顯示出電流方向(如圖7是錄制的視頻中以正常播放速度的播放,顯示的 D、A、A、D都在發(fā)2123光).可知電流瞬間減小使電感線圈L中產生了左負右正的自感電動勢流過支路D3發(fā)光二極管并使其閃亮一下.
(1)實驗教具制作簡單,取材方便.
(2)把通電、斷電自感實驗融為一體,實驗現象明顯,這樣學生觀察到的現象、親身經歷的活動就多,對物理概念理解、規(guī)律的探究也相對容易一些.
(3)如果實驗現象不明顯,可現場錄制視頻,并以正常播放速度的播放,實驗現象非常明顯.
1 黃春如.如何在“通電自感”實驗中觀察到“斷電自感”現象[J].物理教師,2012(1).
2 李俊麗.自感現象實驗的改進與制作[J].物理通報,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