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金代監(jiān)察御史人數(shù)考

        2014-11-24 15:50:03馬凱
        黑龍江史志 2014年3期
        關鍵詞:金史金代

        馬凱

        [摘 要]金代監(jiān)察御史自金熙宗“天眷新制”(1138年)后出現(xiàn)至金朝滅亡(1234年),活躍在金朝的政治舞臺中,對金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產(chǎn)生很大的作用。在97年中,史料可查的監(jiān)察御史共105位,見載于《金史》的為87位,《金史》之外的為18位。

        [關鍵詞]金代;監(jiān)察御史;天眷新制;《金史》;人數(shù)

        金代監(jiān)察御史作為御史系統(tǒng)中的主要載體之一,在金代監(jiān)察制度中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但是,目前對于金代監(jiān)察御史群體的研究,尚處于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本文擬從金代監(jiān)察御史出現(xiàn)的時間、監(jiān)察御史人數(shù)兩方面進行研究,期望可以得出對這一群體的有益認識。由于才疏學淺,難免出現(xiàn)錯誤,敬請方家指正。

        一、金代監(jiān)察御史的出現(xiàn)

        關于金代監(jiān)察御史職官的設置時間,現(xiàn)存史料中沒有明確的記載。據(jù)考證,史料中最早出現(xiàn)的金代監(jiān)察御史為熙宗時的移剌道:

        移剌道,本名按。宗室移剌古為山東東路兵馬都總管,辟掌軍府簿書,往來元帥府計議邊事,右副元帥宗弼愛其才,召為元帥府令史。補尚書省令史,特除監(jiān)察御史,再遷大理丞,兼工部員外郎(1)。

        材料中提到的“元帥府”為汴京的都元帥府。據(jù)程妮娜先生的研究,“都元帥府在國家發(fā)展的各個時期,相應的發(fā)生變化,分為三個階段:第三階段,熙宗天會十五年末至海陵天德二年十二月。設立于汴京,皇統(tǒng)末年遷回中央。”(2)因此,此元帥府存在的時間當為天會末年至皇統(tǒng)末年。

        然后,據(jù)《金史》載天會十五年(1137年)“十月乙卯,宗弼為右副元帥,封沈王?!保?)天眷二年(1139年)“七月丙戌,以右副元帥宗弼為都元帥,進封越國王?!保?)宗弻做右副元帥的時間為天會十五年(1137年)十月至天眷二年(1139)七月。

        最后,金朝令史出職的時間,《金史·選舉志二》載:“若牌印、護衛(wèi)、令史之出職,則皇統(tǒng)時所定者也。凡官資以三十月為考,職事官每任以三十月為滿?!保?)那么,移剌道由元帥府令史出職,正常情況下需要二年半。

        綜上可知,移剌道補任尚書省令史的時間在皇統(tǒng)二年前,其做監(jiān)察御史的時間應該為皇統(tǒng)初年。據(jù)此,金代監(jiān)察御史職官可能在金熙宗“天眷新制”中就出現(xiàn)了,但直到皇統(tǒng)初年才有官員任職。

        二、金代監(jiān)察御史人數(shù)

        金代監(jiān)察御史人數(shù)為多少?學界僅徐松魏先生的論文中略有提及,“據(jù)我們所見到的材料粗略統(tǒng)計,在金145名各類御史中,包括侍御史39人,治書侍御史7人,殿中侍御史3人,監(jiān)察御史96人”(6)。但文中沒有說明統(tǒng)計數(shù)字的史料來源,也沒有列出具體人物。筆者以《金史》為根據(jù),參以其他史料文獻,如《歸潛志》、《遺山集》、《青崖集》、《畿輔通志》及《終南山仙真祖庭內傳》等,整理出監(jiān)察御史105位。據(jù)史料來源可分為兩部分(7):

        (一)《金史》中記載的監(jiān)察御史

        載于《金史》中的監(jiān)察御史為87人。根據(jù)在《金史》中的位置,可分為四類:

        其一,具有獨立傳記的監(jiān)察御史有55位,分布于《金史》卷82至卷128中的23卷中,其記載比較明確。具體為:卷82紇石烈胡剌;卷83納合椿年;卷90移剌道、賈益;卷95劉瑋、董師中;卷96梁襄;卷97裴滿亨、斡勒忠、張巖叟、賀揚庭、焦旭、李完、移剌益;卷98完顏綱;卷99賈鉉、李革;卷100宗端脩、路鐸、完顏伯嘉;卷101李英、孛術魯?shù)略#痪?04納坦謀嘉、高霖、烏林答與、溫迪罕達、王擴;卷105蕭貢、張翰、任天寵;卷107張行信;卷109完顏素蘭、陳規(guī)、許古;卷110馮壁、雷淵、程震;卷111康錫;卷115聶天驥、赤盞尉忻;卷119張?zhí)炀V;卷121夾谷守中;卷122蒲察婁室;卷124商衡、烏古孫奴申;卷126周昂、劉從益、孫國綱;卷128劉煥、孫德淵、蒲察鄭留、石抹元、張瑴、紇石烈德、張?zhí)亓ⅰ?/p>

        其二,見于他人傳記的監(jiān)察御18人,具體為:(1)完顏覿古速,卷88《唐括安禮傳》“大定十七年(1167年),詔遣監(jiān)察御史完顏覿古速行邊?!保?)夾谷阿里補,卷92《曹望之傳》“大定三年(1163年),詔遣戶部侍郎魏子平、大興少尹同知中都轉運事李滌、監(jiān)察御史夾谷阿里補及望之分道勸農,廉間職官臧否。”(3)高德裔,卷95《蒲察通傳》“初,(蒲察)通在政府,舉太子率府完顏守貞、監(jiān)察御史裔俱可大用,其后皆為名臣,世多其知人云?!保?)韓天和,卷97《焦旭傳》“(焦旭)代韓天和為監(jiān)察御史?!保?)王宇、劉國樞,卷99《孫鐸傳》“泰和八年(1208年)春正月,蒲陰縣令大中與左司郎中劉昂、通州刺史史肅、前監(jiān)察御史王宇、吏部主事曹元、戶部員外郎李著、監(jiān)察御史劉國樞、順州刺史唐括直思白坐私議朝政,下獄?!保?)武簡、孫椿年、范鐸,卷100《宗端脩傳》“承安元年,監(jiān)察御史孫椿年、武簡職事不修舉,詔以端脩及范鐸代之?!保?)紇石烈鐵、完顏習顯,卷109《許古傳》“興定三年,詔(許)古與監(jiān)察御史紇石烈鐵論鞫之(百家奴)?!薄蛾愐?guī)傳》“正大四年(1227年)四月,上召群臣喻以陜西事,監(jiān)察御史完顏習顯從而和之?!保?)本溫,卷110《馮壁傳》“監(jiān)察御史本溫被命汰宗室從坦軍于孟州?!保?)烏古論四和,卷111《陳規(guī)傳》“正大四年(1227年)四月丙申,召尚書溫迪罕壽孫、中丞烏古孫卜吉、監(jiān)察烏古論四和完顏習顯、同判睦親府事撒合輦同議西事。”(9)徒單德勝,卷120《唐括貢傳》“章宗立,(唐括貢)為御史大夫。會貢生日,右丞相襄、參知政事劉瑋、吏部郎中膏、中都兵馬都指揮使和喜為貢壽,遂犯夜禁,和喜遣軍人送襄至第。監(jiān)察御史徒單德勝劾其事,下刑部逮膏等問狀?!保?0)郭著按,卷121《夾谷守中傳》“興定元年(1217年),監(jiān)察御史郭著按行秦中?!保?1)納坦胡失打,卷124《溫敦昌傳》“蔡城破,前御史監(jiān)察納坦胡失打聞之,慟哭,投水而死。”(12)石玠,卷127《薛繼先傳》“監(jiān)察御史石玠行部過曼卿,曼卿不之見?!保?3)武郁具,卷128《武都傳》“武都字文伯,東勝州人。大定二十二年進士,察廉遷南京路轉運度支判官,累遷中都路都轉運副使,以親老,與弟監(jiān)察御史(武)郁俱乞侍。”

        其三,載于本紀部分的監(jiān)察御史9人。按照不同朝代具體為:(1)世宗時期的馮仲尹、完顏鶻沙、田忠孺、石抹元禮、鄭達卿,《金史·世宗本紀》記載:“大定二年(1162年)八月乙酉,詔左諫議大夫石琚、監(jiān)察御史馮仲尹廉察河北東路?!薄按蠖ň拍辏?169年)四月癸巳,遣翰林修撰蒲察?;?、監(jiān)察御史完顏鶻沙分詣河北西路大名、河南、山東等路勸猛安謀克農?!薄按蠖ㄊ吣辏?177年)十月丁亥,上命宰臣曰:‘監(jiān)察御史田忠孺嘗上書言事,今當升擢,以勵其余?!薄按蠖ǘ荒辏?181年)三月丁未朔,以監(jiān)察御史石抹元禮、鄭達卿不糾舉,各笞四十,前所遣官皆論罪?!保?)章宗時期的田仲禮,《金史·章宗本紀》云:“明昌六年(1195年)三月甲午,以翰林直學士孛術魯子元兼右司諫,監(jiān)察御史田仲禮為左拾遺?!保?)宣宗時期的田迥秀、粘割梭失,《金史·宣宗本紀》載:“貞祐四年(1216年)四年春正月癸亥,監(jiān)察御史田迥秀條陳五事。”“興定二年(1218年)六月,丙辰,遣監(jiān)察御使粘割梭失往河中、絳、解等郡,同守土官商度可保城池。”(4)哀宗時期的烏古論不魯剌,《金史·哀宗本紀》云:“正大五年(1228年)三月乙酉,監(jiān)察御史烏古論不魯剌劾近侍張文壽、張仁壽、李麟之受饋遺,曲赦其罪而出之?!?/p>

        其四,載于志書部分的監(jiān)察御史5人。按照卷數(shù)的先后順序為(1)卷23《五行志》陳元升,“明昌四年(1193年)三月,師中曰:‘前監(jiān)察御史陳元升得之于一司天長行?!保?)卷54《選舉志四》李寶,“大定十一年(1121年),上謂宰臣曰:‘朕以此人(指李寶)干事,嘗除監(jiān)察御史,及為大理司直,未嘗言情見一事?!保?)卷45《刑志》史肅、陶鈞,“泰和二年(1202年),御史臺奏:‘監(jiān)察御史史肅言,《大定條理》:自二十年十一月四日以前······,是涉違枉。敕付所司正之?!薄按蠖ǘ辏?126年)監(jiān)察御史陶鈞以攜妓游北苑,歌飲池島間,迫近殿庭,提控官石玠聞而發(fā)之。”(4)卷48《食貨志二》李炳,“舊嘗以夫匠逾天山北界外采銅,明昌三年(1192年),監(jiān)察御史李炳言:‘頃聞有司奏,······,止可于界內采煉。上是其言,遂不許出界?!?/p>

        (二)《金史》之外材料記載的監(jiān)察御史

        載于《金史》之外史料的監(jiān)察御史18人。主要載于金元人的文集中,如元好問的《遺山先生文集》7人,劉祁《歸潛志》6人,王鶚《汝南遺事》1人,魏初《青崖集》1人。另外還有載于《畿輔通志》1人,碑刻資料《楊瀛神道碑》與《終南山仙真祖庭內傳》各1人。具體為:

        載于金元文集中的監(jiān)察御史共15人,可分為兩類:其一,載于《遺山集》與《歸潛志》中的監(jiān)察御史,都有自己獨立的傳記。如郭歧,《遺山集》卷28《費縣令郭明府墓碑》;路忱,《遺山集》卷8《路轉運忱》;楊慥,《歸潛志》卷4《楊戶部慥》;楊居仁,《歸潛志》卷5《楊左司居仁》等。因此,這部分僅列舉所在卷數(shù)。《歸潛志》卷4楊慥、時戩、申萬全、劉從益;卷5楊居仁、齊椿。《遺山集》卷8路忱;卷17張公著;卷20蒲察元衡、趙安世;卷21張汝明;卷22孫德秀;卷28郭歧。其二,《汝南遺事》中的烏古論胡屯,“監(jiān)察御史烏古庫里護敦珠(烏古論胡屯),字國保,興定二年策論進士。”(8)《青崖集》樂夔,“蔡國武康張公自滿城移治于保,時河朔未平,群雄蜂起。蔡喜收養(yǎng)士,類癸巳河南平如前狀元王鶚、監(jiān)察御史樂夔、進士敬鉉皆在其門下?!保?)

        最后為載于志書和考古碑刻資料中的監(jiān)察御史,共3位?!剁茌o通志》李國棟“南樂人。明昌年第。御史。”(10)還有《楊瀛神道碑》(11)中的楊瀛,《終南山仙真祖庭內傳》(12)里的吳士杰。

        三、結語

        金朝監(jiān)察御史在皇統(tǒng)初年出現(xiàn),伴隨著金朝滅亡退出歷史舞臺。其人數(shù)徐松魏先生認為有96人,本文綜合考察各類史料,搜出金代監(jiān)察御史共105位。主要為漢人,其次為女真人、契丹人。人數(shù)集中于世宗、章宗和宣宗,以章宗朝的人數(shù)為最,占了總數(shù)的近三分之一。詳細列表如下:

        金代監(jiān)察御史人數(shù)統(tǒng)計表

        注釋:

        (1)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1994.

        (2)程妮娜.金前期軍政合一的統(tǒng)治機構都元帥府初探[J].吉林大學社會學學報,1999(3)29-30.

        (3)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72.

        (4)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74.

        (5)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1158.

        (6)徐松魏.金代監(jiān)察御史官員的任選、獎罰及其作用——金代監(jiān)察制度研究之四[J].北方文物,1900(2):67.

        (7)注:《金史》與其它史料中有同一人時,以《金史》記載為主。以下列舉出自《金史》中的監(jiān)察御史,均為中華書局1975年點校本,恕不一一再注。

        (8)[元]王鶚.汝南遺事[M].北京:中華書局,1985.

        (9)[元]魏初.青崖集[M].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

        (10)欒保群校.畿輔通志[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11)北京市文物局.北京遼金史跡圖志(下)[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12)上海書店.道藏(第十九冊)[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8.

        其三,載于本紀部分的監(jiān)察御史9人。按照不同朝代具體為:(1)世宗時期的馮仲尹、完顏鶻沙、田忠孺、石抹元禮、鄭達卿,《金史·世宗本紀》記載:“大定二年(1162年)八月乙酉,詔左諫議大夫石琚、監(jiān)察御史馮仲尹廉察河北東路。”“大定九年(1169年)四月癸巳,遣翰林修撰蒲察兀虎、監(jiān)察御史完顏鶻沙分詣河北西路大名、河南、山東等路勸猛安謀克農?!薄按蠖ㄊ吣辏?177年)十月丁亥,上命宰臣曰:‘監(jiān)察御史田忠孺嘗上書言事,今當升擢,以勵其余?!薄按蠖ǘ荒辏?181年)三月丁未朔,以監(jiān)察御史石抹元禮、鄭達卿不糾舉,各笞四十,前所遣官皆論罪?!保?)章宗時期的田仲禮,《金史·章宗本紀》云:“明昌六年(1195年)三月甲午,以翰林直學士孛術魯子元兼右司諫,監(jiān)察御史田仲禮為左拾遺。”(3)宣宗時期的田迥秀、粘割梭失,《金史·宣宗本紀》載:“貞祐四年(1216年)四年春正月癸亥,監(jiān)察御史田迥秀條陳五事。”“興定二年(1218年)六月,丙辰,遣監(jiān)察御使粘割梭失往河中、絳、解等郡,同守土官商度可保城池?!保?)哀宗時期的烏古論不魯剌,《金史·哀宗本紀》云:“正大五年(1228年)三月乙酉,監(jiān)察御史烏古論不魯剌劾近侍張文壽、張仁壽、李麟之受饋遺,曲赦其罪而出之?!?/p>

        其四,載于志書部分的監(jiān)察御史5人。按照卷數(shù)的先后順序為(1)卷23《五行志》陳元升,“明昌四年(1193年)三月,師中曰:‘前監(jiān)察御史陳元升得之于一司天長行?!保?)卷54《選舉志四》李寶,“大定十一年(1121年),上謂宰臣曰:‘朕以此人(指李寶)干事,嘗除監(jiān)察御史,及為大理司直,未嘗言情見一事。”(3)卷45《刑志》史肅、陶鈞,“泰和二年(1202年),御史臺奏:‘監(jiān)察御史史肅言,《大定條理》:自二十年十一月四日以前······,是涉違枉。敕付所司正之?!薄按蠖ǘ辏?126年)監(jiān)察御史陶鈞以攜妓游北苑,歌飲池島間,迫近殿庭,提控官石玠聞而發(fā)之?!保?)卷48《食貨志二》李炳,“舊嘗以夫匠逾天山北界外采銅,明昌三年(1192年),監(jiān)察御史李炳言:‘頃聞有司奏,······,止可于界內采煉。上是其言,遂不許出界?!?/p>

        (二)《金史》之外材料記載的監(jiān)察御史

        載于《金史》之外史料的監(jiān)察御史18人。主要載于金元人的文集中,如元好問的《遺山先生文集》7人,劉祁《歸潛志》6人,王鶚《汝南遺事》1人,魏初《青崖集》1人。另外還有載于《畿輔通志》1人,碑刻資料《楊瀛神道碑》與《終南山仙真祖庭內傳》各1人。具體為:

        載于金元文集中的監(jiān)察御史共15人,可分為兩類:其一,載于《遺山集》與《歸潛志》中的監(jiān)察御史,都有自己獨立的傳記。如郭歧,《遺山集》卷28《費縣令郭明府墓碑》;路忱,《遺山集》卷8《路轉運忱》;楊慥,《歸潛志》卷4《楊戶部慥》;楊居仁,《歸潛志》卷5《楊左司居仁》等。因此,這部分僅列舉所在卷數(shù)?!稓w潛志》卷4楊慥、時戩、申萬全、劉從益;卷5楊居仁、齊椿?!哆z山集》卷8路忱;卷17張公著;卷20蒲察元衡、趙安世;卷21張汝明;卷22孫德秀;卷28郭歧。其二,《汝南遺事》中的烏古論胡屯,“監(jiān)察御史烏古庫里護敦珠(烏古論胡屯),字國保,興定二年策論進士?!保?)《青崖集》樂夔,“蔡國武康張公自滿城移治于保,時河朔未平,群雄蜂起。蔡喜收養(yǎng)士,類癸巳河南平如前狀元王鶚、監(jiān)察御史樂夔、進士敬鉉皆在其門下。”(9)

        最后為載于志書和考古碑刻資料中的監(jiān)察御史,共3位?!剁茌o通志》李國棟“南樂人。明昌年第。御史?!保?0)還有《楊瀛神道碑》(11)中的楊瀛,《終南山仙真祖庭內傳》(12)里的吳士杰。

        三、結語

        金朝監(jiān)察御史在皇統(tǒng)初年出現(xiàn),伴隨著金朝滅亡退出歷史舞臺。其人數(shù)徐松魏先生認為有96人,本文綜合考察各類史料,搜出金代監(jiān)察御史共105位。主要為漢人,其次為女真人、契丹人。人數(shù)集中于世宗、章宗和宣宗,以章宗朝的人數(shù)為最,占了總數(shù)的近三分之一。詳細列表如下:

        金代監(jiān)察御史人數(shù)統(tǒng)計表

        注釋:

        (1)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1994.

        (2)程妮娜.金前期軍政合一的統(tǒng)治機構都元帥府初探[J].吉林大學社會學學報,1999(3)29-30.

        (3)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72.

        (4)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74.

        (5)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1158.

        (6)徐松魏.金代監(jiān)察御史官員的任選、獎罰及其作用——金代監(jiān)察制度研究之四[J].北方文物,1900(2):67.

        (7)注:《金史》與其它史料中有同一人時,以《金史》記載為主。以下列舉出自《金史》中的監(jiān)察御史,均為中華書局1975年點校本,恕不一一再注。

        (8)[元]王鶚.汝南遺事[M].北京:中華書局,1985.

        (9)[元]魏初.青崖集[M].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

        (10)欒保群校.畿輔通志[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11)北京市文物局.北京遼金史跡圖志(下)[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12)上海書店.道藏(第十九冊)[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8.

        其三,載于本紀部分的監(jiān)察御史9人。按照不同朝代具體為:(1)世宗時期的馮仲尹、完顏鶻沙、田忠孺、石抹元禮、鄭達卿,《金史·世宗本紀》記載:“大定二年(1162年)八月乙酉,詔左諫議大夫石琚、監(jiān)察御史馮仲尹廉察河北東路。”“大定九年(1169年)四月癸巳,遣翰林修撰蒲察?;ⅰ⒈O(jiān)察御史完顏鶻沙分詣河北西路大名、河南、山東等路勸猛安謀克農。”“大定十七年(1177年)十月丁亥,上命宰臣曰:‘監(jiān)察御史田忠孺嘗上書言事,今當升擢,以勵其余?!薄按蠖ǘ荒辏?181年)三月丁未朔,以監(jiān)察御史石抹元禮、鄭達卿不糾舉,各笞四十,前所遣官皆論罪。”(2)章宗時期的田仲禮,《金史·章宗本紀》云:“明昌六年(1195年)三月甲午,以翰林直學士孛術魯子元兼右司諫,監(jiān)察御史田仲禮為左拾遺?!保?)宣宗時期的田迥秀、粘割梭失,《金史·宣宗本紀》載:“貞祐四年(1216年)四年春正月癸亥,監(jiān)察御史田迥秀條陳五事?!薄芭d定二年(1218年)六月,丙辰,遣監(jiān)察御使粘割梭失往河中、絳、解等郡,同守土官商度可保城池。”(4)哀宗時期的烏古論不魯剌,《金史·哀宗本紀》云:“正大五年(1228年)三月乙酉,監(jiān)察御史烏古論不魯剌劾近侍張文壽、張仁壽、李麟之受饋遺,曲赦其罪而出之?!?/p>

        其四,載于志書部分的監(jiān)察御史5人。按照卷數(shù)的先后順序為(1)卷23《五行志》陳元升,“明昌四年(1193年)三月,師中曰:‘前監(jiān)察御史陳元升得之于一司天長行。”(2)卷54《選舉志四》李寶,“大定十一年(1121年),上謂宰臣曰:‘朕以此人(指李寶)干事,嘗除監(jiān)察御史,及為大理司直,未嘗言情見一事?!保?)卷45《刑志》史肅、陶鈞,“泰和二年(1202年),御史臺奏:‘監(jiān)察御史史肅言,《大定條理》:自二十年十一月四日以前······,是涉違枉。敕付所司正之。”“大定二十六年(1126年)監(jiān)察御史陶鈞以攜妓游北苑,歌飲池島間,迫近殿庭,提控官石玠聞而發(fā)之。”(4)卷48《食貨志二》李炳,“舊嘗以夫匠逾天山北界外采銅,明昌三年(1192年),監(jiān)察御史李炳言:‘頃聞有司奏,······,止可于界內采煉。上是其言,遂不許出界?!?/p>

        (二)《金史》之外材料記載的監(jiān)察御史

        載于《金史》之外史料的監(jiān)察御史18人。主要載于金元人的文集中,如元好問的《遺山先生文集》7人,劉祁《歸潛志》6人,王鶚《汝南遺事》1人,魏初《青崖集》1人。另外還有載于《畿輔通志》1人,碑刻資料《楊瀛神道碑》與《終南山仙真祖庭內傳》各1人。具體為:

        載于金元文集中的監(jiān)察御史共15人,可分為兩類:其一,載于《遺山集》與《歸潛志》中的監(jiān)察御史,都有自己獨立的傳記。如郭歧,《遺山集》卷28《費縣令郭明府墓碑》;路忱,《遺山集》卷8《路轉運忱》;楊慥,《歸潛志》卷4《楊戶部慥》;楊居仁,《歸潛志》卷5《楊左司居仁》等。因此,這部分僅列舉所在卷數(shù)?!稓w潛志》卷4楊慥、時戩、申萬全、劉從益;卷5楊居仁、齊椿。《遺山集》卷8路忱;卷17張公著;卷20蒲察元衡、趙安世;卷21張汝明;卷22孫德秀;卷28郭歧。其二,《汝南遺事》中的烏古論胡屯,“監(jiān)察御史烏古庫里護敦珠(烏古論胡屯),字國保,興定二年策論進士?!保?)《青崖集》樂夔,“蔡國武康張公自滿城移治于保,時河朔未平,群雄蜂起。蔡喜收養(yǎng)士,類癸巳河南平如前狀元王鶚、監(jiān)察御史樂夔、進士敬鉉皆在其門下?!保?)

        最后為載于志書和考古碑刻資料中的監(jiān)察御史,共3位?!剁茌o通志》李國棟“南樂人。明昌年第。御史?!保?0)還有《楊瀛神道碑》(11)中的楊瀛,《終南山仙真祖庭內傳》(12)里的吳士杰。

        三、結語

        金朝監(jiān)察御史在皇統(tǒng)初年出現(xiàn),伴隨著金朝滅亡退出歷史舞臺。其人數(shù)徐松魏先生認為有96人,本文綜合考察各類史料,搜出金代監(jiān)察御史共105位。主要為漢人,其次為女真人、契丹人。人數(shù)集中于世宗、章宗和宣宗,以章宗朝的人數(shù)為最,占了總數(shù)的近三分之一。詳細列表如下:

        金代監(jiān)察御史人數(shù)統(tǒng)計表

        注釋:

        (1)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1994.

        (2)程妮娜.金前期軍政合一的統(tǒng)治機構都元帥府初探[J].吉林大學社會學學報,1999(3)29-30.

        (3)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72.

        (4)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74.

        (5)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1158.

        (6)徐松魏.金代監(jiān)察御史官員的任選、獎罰及其作用——金代監(jiān)察制度研究之四[J].北方文物,1900(2):67.

        (7)注:《金史》與其它史料中有同一人時,以《金史》記載為主。以下列舉出自《金史》中的監(jiān)察御史,均為中華書局1975年點校本,恕不一一再注。

        (8)[元]王鶚.汝南遺事[M].北京:中華書局,1985.

        (9)[元]魏初.青崖集[M].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

        (10)欒保群校.畿輔通志[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11)北京市文物局.北京遼金史跡圖志(下)[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12)上海書店.道藏(第十九冊)[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8.

        猜你喜歡
        金史金代
        北宋元祐水運儀象臺晝夜機輪有幾重?
        英文摘要
        近二十年來金史方向碩士學位論文選題量化研究——以近二十年來中國知網(wǎng)相關數(shù)據(jù)為核心
        金代張楠墓志考釋
        21世紀以來的《金史》研究綜述
        金代《李立墓志》考釋
        金代吏員服飾淺探
        對金代提點刑獄的幾點認識
        長白山冊封始于金代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發(fā)現(xiàn)
        中華戲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20
        草色噜噜噜av在线观看香蕉|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白浆超碰人人人人| 在线免费观看韩国a视频|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牛牛在线视频| 极品美女扒开粉嫩小泬|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av在线播放中文专区| 免费的小黄片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 亚洲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vr|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天堂av成人在线播放| 国产av一区二区网站| 高清午夜福利电影在线| 亚洲av无码av制服丝袜在线|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曰本无码人妻丰满熟妇5g影院| 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在线| 日韩av东京社区男人的天堂|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视频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v片在线播放免费无码| 亚洲首页一区任你躁xxxxx| 久久中文字幕日韩无码视频| 暴露的熟女好爽好爽好爽| 在线观看的网站| 国产天堂网站麻豆|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另类内射国产在线| 亚洲高清国产品国语在线观看| 久久伊人亚洲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