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福衛(wèi)
批判性思維能力是現(xiàn)代護理中護理人員所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針對護理學生的特點,在護理教學中嘗試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能力。主要措施有:培養(yǎng)護理學生批判性思維意識、自主學習、開明個性教學方法、嘗試新方法、教學中評價其批判性思維能力。
護理教學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護理人員通過判斷人們潛在的健康問題,制定和執(zhí)行護理計劃,并評估其結(jié)果。要求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中能夠及時準確判斷疾病特點,并處理相關護理問題。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具備相應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又稱為評判性思維,是評判某一現(xiàn)象及事物的利弊關系。要求對事物有獨立、綜合的見解。護理中批判性思維是對護理決策有目的額自我判斷和反思推理的過程。這樣才能滿足臨床病人需求,個性化地解決病人問題。而受傳統(tǒng)教育的束縛,護校學生容易全盤接受書本上知識,同時在臨床上習慣機械性地進行護理工作。護士批判性思維的缺乏不利于臨床工作的進行,常常引起不必要的護患矛盾,甚至糾紛。因此,加強護士批判性思維教育是必要的和緊迫的。
一、鼓勵護理學生質(zhì)疑,加強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意識
習慣性提問質(zhì)疑是批判性思維者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任何活動都是通過解決問題而進行,培養(yǎng)護理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也要從提出疑問開始。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觀點,對學生存疑的問題進行細心講解。組織全班學生在問題的重要點上進行廣泛討論,對提出問題和給出自己見解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回答錯誤的學生也應給予精神上安慰和表揚,對其提出問、思考問題的行為予以肯定。老師在課堂上要設計具有趣味發(fā)散的問題,開拓其思考的范圍和程度,對于偏離主題的學生,及時予以引導和糾正。為學生批判性思維教育做鋪墊,使其最終找到合適滿意的答案。如討論“化療藥物的靜脈外滲應如何進行處理”問題時,老師可以問:“是進行熱敷還是冷敷?”有同學回答“進行熱敷”,而有同學說“進行冷敷”。通過同學們給出答案的依據(jù),進行分別的專業(yè)解釋和指導,深入討論為什么,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二、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問題
傳統(tǒng)教學法使學生習慣于接受知識,束縛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自學能力是學習知識的基本素養(yǎng),學生應主動學習知識。要求和督促護理學生進行課前自學,通過給予學生護理案例,要求學生給出自己的護理計劃。在該方法剛應用時,對護理學生不知如何處理案例及做出計劃,應給予方法介紹,增加學生自我學習興趣。通過為學生提供參考資料,培養(yǎng)其推理和思維技能。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也為其今后的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營造開放個性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教學過程應該是開放的、個性的,學生應該是以自有及開放的心態(tài)接受課堂學習。由于護理學生年齡偏小,習慣于被肯定和服從。教師的不恰當?shù)慕虒W方式會扼殺其好奇心和學習的信心。老師應主動征求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建議和想法,以學生或朋友的心態(tài)與學生交流和相處,鼓勵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批判性思維。老師應允許護理學生發(fā)表與老師觀點不同的想法,同時提倡學生提出與課本知識不相同的看法,對于課間學生提出的問題與老師進行共同探討。老師的肯定及耐心講解,會使學生對課堂教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培養(yǎng)護理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老師適當?shù)亟档蜋?quán)威,把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合作者,來發(fā)揚民主,活躍課堂氛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若有錯誤及不準確的地方,及時向?qū)W生解釋和說明,勇于承認。對于學生嘗試的新方法,若無特殊不適和違反規(guī)程,應予以鼓勵和表揚。民主教學,可以發(fā)展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護理學生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不斷嘗試和探索新型教學方法
國外學者認為,批判性思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性很強的復雜技能,不可能按照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傳授,而需要采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親自實踐體會的教學方法。問題討論法及回顧性探討法,是我們在護理案例教學中嘗試的新型教學方法。通過個案的展示,使護理學生評估資料,探討可以改變的部分。運用和綜合相關護理專業(yè)知識,啟發(fā)學生應怎樣對病人存在的健康問題采取護理干擾。以學生為主題的新型教學方法有助于鼓勵護理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使其護理案例中學習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讓學生能夠?qū)局R和臨床實踐緊密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在臨床上學習中,要求學生將護理活動及體會記錄下來,再通過回顧記錄本,從新進行思考、總結(jié)。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老師通過記錄本也可以了解學生的問題并給予及時的指導。
五、深入改革教學評價的方法
良好的教學評價方式,可引導和激勵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傳統(tǒng)教學評價主要采用一種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學生,通常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學生習慣死記硬背課本中的知識,沒有將知識的內(nèi)容進行消化和理解,不能打開學生思路。因此,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必須打破一刀切的模式。應該注意觀察和培養(yǎng)學生特長,對其特長進行鼓勵,對其基本課程學習加以肯定,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的批判思維。例如,既要求學生按標準制訂護理計劃,同時對護理個案的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地提出護理問題,并采取對應相關的護理措施。對通過批判性思維提出的合理措施予以加分,對與教科書上一樣的觀點則給予及格。改革評價方式后,學生能夠聯(lián)系病人實際情況制定滿足病人病情需要的護理計劃,能夠發(fā)現(xiàn)病人潛藏的問題,及時予以解決。這樣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加強,同時又能夠提出一些新穎的護理方法。不妄加評論學生得出結(jié)論的對錯,而是重點看學生的推理及判斷過程是否存在問題。針對學生存在的思維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
批判性思維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動力和基礎。只有在護理教學中不斷滲透批判性思維,才能提高其在專業(yè)知識上的理解和應用,才能面對臨床復雜的護理健康問題,滿足臨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簡雅娟.重視高等職業(yè)護生批判性思維及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護理研究,2005,19 (11):3-4.
[2]李惠玲,喬美珍,孫志敏.評判性思維在護理書寫中的作用[J].現(xiàn)代護理,2003,9 (1):57-58.
[3]沈潔.高等護理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1998,17 (3):116.
[4]俞茹云.談中專護理教學中評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3,21(3):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