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是針對學生蘊藏著的學習主動性,把學生帶入情境,在探究的樂趣中,激發(fā)學習動機;在連續(xù)的情境中,能不斷地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充分理解了這種教學法的基礎上,結合本課內容,我設計了以故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情境教學法,學生在一個接一個的故事中流連忘返,快樂地思考著數(shù)學問題,課堂氣氛輕松、熱烈、融洽,成功地彌補了第一次教學時留下的遺憾。
改進教學過程:
【學習過程】
一、定位學情,科學引入
課間準備:播放歌曲《雪人》
師:今天我們迎來了揚城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同學們喜歡下雪嗎?
生:喜歡。
師:大家為什么喜歡下雪???
生:打雪仗、堆雪人……
師:今天我們的主角聰聰也和大家一樣喜歡堆雪人,放學回家后他們全家出動一起堆了個可愛的小雪人,已知雪人的帽子、頭、身子的比是1:2:7,而這個雪人的高度是90 cm,你能求出這個雪人各部分的高度嗎?
【評析】“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币虼?,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就要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以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的解決為線索,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誘導學生把學生新知的壓力變?yōu)樘剿鞯哪芰?,使學生的學習情緒達到最佳境界。
二、講授新知,注重啟發(fā)
看著眼前可愛的小雪人,媽媽忽發(fā)興致,想考考聰聰:“我們家的小狀元,你們最近不是在學方程嗎?我就拿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來考考你,答對了有獎哦!”
問題1:記得夏天的時候我們經常自制冰淇淋吃,已知某種三色冰淇淋咖啡色、紅色和白色配料之比為1:2:6,如果要做一個45 g的冰淇淋,這種冰淇淋中咖啡色、紅色和白色的配料各需多少g?
師:指導學生分析題目:
(1)如何設未知數(shù)?
(2)本題中存在什么樣的相等關系?
爸爸看著討論得火熱的娘兒倆,也想來湊湊熱鬧,冥思苦想了一會兒,一拍大腿:“有了!我也出個題來考考你們!”
問題2:爸爸的工廠是生產家具的,最近廠里要生產一批桌子,一張桌子有一個桌面和四條桌腿,做一張桌面需要木材0.03 m3,做一條桌腿需要木材0.002 m3,現(xiàn)做一批這樣的桌子,恰好用去木材3.8 m3,你們知道共做了多少張桌子?
分析前面兩題的解題過程,總結用方程解決問題的關鍵和步驟(學生總結,教師整理):
關鍵:找出題中的相等關系
步驟:
1.審 審清題意
2.設 用字母表示適當?shù)奈粗獢?shù),并用未知數(shù)表示相關的量
3.找 找出題中的相等關系
4.列 根據(jù)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5.解 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
6.答 寫出問題的答案
【評析】通過這樣一個生活化的情境將課本中原本的兩道例題串聯(lián)起來,以激勵性的游戲,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挑戰(zhàn)熱情,讓學生跟隨著故事的小主人公聰聰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將要學的內容逐步掌握,在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愿學、善學、樂學。
三、新知應用,注重反思
問題3:春節(jié)我們要去爺爺奶奶那住5天,已知這5天的日期之和是65,你知道我們幾號去嗎?
問題4:數(shù)學實驗室(月歷問題)
問題5:我們去爺爺奶奶家,需要轉兩次車,先坐1路到A地,再坐2路到B地,然后步行到家。如果到A地的路程占了全程的 ■,到B地的路程占了全程的■,然后步行500 m到家,到奶奶家的全程是多少?
【評析】以生活情境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整體性,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是為生活服務的,學習了更多的知識,你就會有更大的本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另一方面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設計有目的、有坡度的練習題,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及時鞏固所學,以期讓學生熟練掌握用方程解題的方法。
四、歸納總結,形成技能
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評析】通過小結,幫助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建立自己的知識網絡系統(tǒng),讓學生在知識、方法上得到升華,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當堂檢測,分層輔導
在作業(yè)選擇上既要考慮鞏固所學的需求,又要適當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開放性、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所以,在布置作業(yè)時,本人充分尊重了學生個體存在差異的客觀事實,分層作業(yè),讓不同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教學反思】
古人云:“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背跻粚W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興趣對學習的影響就更為明顯,同樣的教材,講得生動,妙趣橫生,學生百聽不厭,回味無窮;講得教條,枯燥無味,學生昏昏欲睡,收效甚微。
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我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上進行了一些嘗試。本課內容意在讓學生感受方程對于實際生活的意義和作用,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密切,不失為一次情境教學嘗試的好時機。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一改以往平白給出知識,再現(xiàn)課本的模式,而是以課本為載體、為素材,將用方程解決問題的講授融于一次親情活動中。這樣,通過對生活中熟悉和感興趣的問題的探索、歸納、表達,豐富了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的認識,同時還增強了其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能力,學生思維的火花在故事的情節(jié)中“應境而發(fā)”,學習目標在故事情境的誘惑下“隨境而至”。
作者簡介:曹瑾,女,1986年1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揚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研究方向:中學數(shù)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