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兵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班主任工作的評價是班級管理和德育建設的主要內容,建構科學的班主任評價體系成為學校德育管理的核心內容。從量化走向質性,從清晰走向模糊,從單一走向多元,形成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就可以有力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實效。
【關鍵詞】班主任評價;模糊;多元;人本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的水準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聲譽及辦學質量等諸多方面。而對班主任工作的評價又直接影響著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因此,建構科學的班主任評價體系成為學校德育管理的核心內容。
1 當前班主任評價方式淺析
1.1民主評議推薦
班主任是學校工作的主力隊伍,班主任工作的水平需要客觀公正的評價和有效的激勵,這是學校領導的共識。因此,學校每年都會評出一部分“優(yōu)秀班主任”以表彰先進,激勵全體。但缺少客觀的評價細則,如何操作呢?首先,它無法全面公正地評價每一位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是眾所周知的,其繁瑣復雜的事務有些是顯性的,更多的則是隱性的。同年級的老師更多的關注該班主任取得的成績,卻容易忽略班主任工作最本質的內容——關愛每一位學生。個性張揚、善于表功者當仁不讓;而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者卻榜上無名。如此評價,怎能全面公正?其次,該評價過多地滲透著情感因素。從該評價的實施來看,人際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選票的結果,加上學校物質的獎勵,更驅動著老師“投其所好”。制訂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細則已迫在眉睫。
1.2實施量化考核
學校領導首先在全體班主任中間展開調查,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制定其工作目標及職責,然后從“自身建設”、“常規(guī)管理”、“活動競賽”三個方面制訂評價細則。內容涉及各個方面,評價方式主要以加分、扣分為主,每一條款確定分值。同時,它也為全體班主任老師指引了工作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新上任的班主任,從評價細則就能清晰地把握班級工作的方向和內容。評價開始實施,廣大班主任認為目標明確,有章可循,有事可做,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了提高,促進了學校班級工作的整體推進。純數(shù)字化的考核未必就是科學的管理,而一些經(jīng)驗的、模糊的非量化的考核方法未必就是不科學的。
2 模糊評價機制在農(nóng)村班主任工作中的嘗試
2.1模糊性多元評價該評價著重從五方面關注班主任工作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生理、心理變化以及學生全面發(fā)展;關注班級常規(guī)工作;關注班主任能否根據(jù)時代特點和上級工作要求,扎實地、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關注班主任協(xié)調和整合各種教育力量,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能力;關注班主任能否把握教育發(fā)展的趨勢,進行適當?shù)慕逃芯俊?/p>
2.2模糊評價機制的實施過程
2.2.1學校德育處為每名班主任建立信息卡,信息卡每學期一張,內容分三類:問題記錄、創(chuàng)優(yōu)記錄、多元評價得分。信息卡上內容可隨時與班主任本人見面。
2.2.2“問題記錄”原則上不計較小事,主要對班主任工作的明顯失誤,班級管理中由于主觀原因而產(chǎn)生的明顯傾向性問題實行記錄,該記錄由校長室認定且征求班主任本人同意后實行。
2.2.3“創(chuàng)優(yōu)記錄”則記下班主任及所任班級、班內學生在各種教育活動中取得的顯著成績、效果。
2.2.4由師德評價、科任老師評價、班主任同行評價和學校評價四個維度組成的“多元評價”將作為班主任考核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jù)。師德評價依據(jù)學校評價;科任老師評價、班主任同行評價每學期進行一次,以民主測評形式為主;學校評價的依據(jù)主要為家長的來信、來訪,適當征求級部主任意見。
2.2.5每學期末,德育處對班主任信息卡進行比較統(tǒng)計,提出“優(yōu)秀班主任”、“班主任標兵”推薦名單,報校長室審批,年度表彰。推薦名單向全校教師公布,接受教師監(jiān)督。
3 模糊評價的優(yōu)勢
采用模糊評價去指導班主任,其優(yōu)點是工作評價方式從清晰走向模糊。就內容來講,有班級常規(guī)管理,班隊活動的組織,特殊學生的教育等等。就其工作時間而言,沒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因為個別教育、家訪等工作都在業(yè)余時間進行。再者,班主任的工作只是部分可以精確量化,可以做量化比較,更多的工作無法進行量化比較,加上量與質的不一致性,就決定了班主任工作質量的模糊性,而清晰的數(shù)字化考核有悖于班主任工作質量的模糊性。從理論上講,任何事物都是量與質的統(tǒng)一,質與量可以相互轉化,一定的質量可以通過一定的數(shù)量來表現(xiàn)。鑒于班主任工作質量的模糊性,不能片面追求考核效果的可比性,也不能盲目追求考核的數(shù)量化,而采用恰當?shù)哪:栽u價更為合適。
綜述:班主任工作是復雜的,它決定了班主任評價的復雜性。但只要管理者認真研究,就一定會以更完善的評價體系,更有效的評價措施提升學校德育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于莉.班主任工作評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2]吳軍華.淺談新時期班主任工作創(chuàng)新的探索與實踐[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研討班論文集[C],2008年
[3]田晶.政策視域下的小學非班主任教師職業(yè)倦怠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3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