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銳等
學習中,我們經(jīng)常要寫作文,但有些同學一提起寫作文就頭痛,覺得無話可寫,勉強寫下來,也總感覺語言干巴巴,味同嚼蠟,常常為寫不出精彩的文章而苦惱。其實,寫作文并不像同學們想象的那么難,下面就說說作文出彩的幾種方法:
一、豐子愷畫畫不要臉
上世紀30年代,有篇評論豐子愷漫畫的文章,題目是《豐子愷畫畫不要臉》。一代大師豐子愷先生畫技超群、品德高尚,寫文章的人為何斗膽說他“不要臉”呢?一時間引起轟動。人們讀完文章后才明白,原來,豐子愷畫人物筆法獨特,臉部都畫成“平面圖”,雖然無眼無鼻,卻形神兼?zhèn)洹⑽┟钗┬?。大家不由稱贊文章題目起得精彩。
俗話說,看書看皮,看報看題。如果擬題準、新、簡、巧,一定會讓人眼前一亮。
二、踏花歸來馬蹄香
宋朝有一幅畫名叫《踏花歸來馬蹄香》,該畫既沒有畫飛馬踏落英,也未畫馬蹄上粘著花瓣,而只畫了一匹正在飛奔的馬,馬蹄旁畫了幾只蝴蝶。正是這幾只蝴蝶飛繞馬蹄旁,把意境表現(xiàn)出來了,可謂獨辟蹊徑。
這幅畫的成功,在于作者采用了求異思維,巧妙的構(gòu)思使人耳目一新。寫文章如同作畫,構(gòu)思巧妙尤為重要。面對同一題目,如果你我他都是順水推舟,寫出的文章就會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那就難免平淡無味了。只有像這幅畫的作者那樣,在立意上求新、求異、求巧,才能開辟出新天地。
三、鳳頭、豬肚、豹尾
人們常說,好的文章是“鳳頭、豬肚、豹尾”,就是說文章開頭、中間、結(jié)尾結(jié)構(gòu)勻稱,不能頭重腳輕,要兩頭小中間大。首先要寫好文章的起始段,飾好“鳳頭”,以美奪人。其次,充實好“豬肚”,使文章的主體部分充盈豐滿。最后,結(jié)尾要像“豹尾”那樣有力,以收到畫龍點睛之效。
四、念好“緊箍咒”
《西游記》是同學們喜歡看的小說,書中的孫悟空大家百看不厭,他幽默滑稽的樣子常常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如果唐僧不念“緊箍咒”,孫悟空就反了。同樣,作文不念“緊箍咒”,文章就散了。點題、切題、應(yīng)題,就是作文的“緊箍咒”。
點題。開頭不繞彎子,緊扣文意,點出題目或題目中的關(guān)鍵詞語。如老舍先生的《養(yǎng)花》一文開頭是這樣寫的:“我愛花,所以也愛養(yǎng)花?!边@個開頭干凈利落,簡單明快,一下子就觸到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切題。文章的“肚子”再大,裝的料再多,也必須切合題目的要求。不切合題意的材料,會沖淡文章的主題。
應(yīng)題。作文要首尾一致,前后連貫。這就要求文章結(jié)尾照應(yīng)開頭。如吳伯蕭的《記一輛紡車》,從頭至尾,就沒離開紡車。這“咒”念得夠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