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1982年出生的湖北農村青年王猛,大學畢業(yè)后留在武漢成為一名普通白領。他下班喜歡逛逛超市,買東西回家做飯,因此被同事戲稱為“家庭婦男”。被單位外派到重慶時,王猛卻憑著“家庭婦男”的愛好和獨到的洞察力,挖掘出巨大商機。他結合重慶地方特色,把武漢的超市手推車廣告模式,成功引進到當時手推車廣告空白的重慶市場,僅僅兩年就賺進五百萬……
別樣愛好,逛超市逛出商機
2011年8月,29歲的王猛被外派至重慶擔任主管。到重慶之后沒幾天,他發(fā)現了一個令他感到奇怪的現象——好幾家重慶超市的手推車都是光禿禿的!之前他熟悉的武漢超市手推車正面、側面都有各式各樣的廣告。廣告的內容基本都和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不但不會使消費者反感,還能給生活帶來便利。王猛通過手推車上的廣告參加過幾次活動,買到了不少實惠的家居用品,讓他對這個廣告方式大為贊賞。
想到這些,王猛的眼前一亮,他忽然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重慶市的手推車不會都是這樣的吧?如果手推車廣告市場是空白的,為什么不把武漢的模式搬到重慶來呢?看著一個個光禿禿的手推車,王猛下了決心,如果真是這樣,一定要為它們穿上美麗的“衣服”!
王猛開始著手調查市場,每天下班之后,他就一頭扎進重慶市內的超市,20多天下來,王猛幾乎走遍了重慶主城區(qū)各大超市。一家沒有,兩家沒有,三家也沒有,所有的超市都沒有。王猛立刻激動起來,這絕對是上天賜予自己的良機!
激動過后,王猛又冷靜了下來,雖然發(fā)現了巨大的市場空白,可是自己卻沒有任何的實際操作經驗,也沒有能力去經營,如何把武漢的那一套模式搬過來又成了一個新的難題。想了很久之后,他決定賭一把!王猛把想法告訴了父母,卻沒想到被潑了一盆冷水,父母完全不支持王猛的做法。王猛當時月薪有4000元,對于從小山村走出來的窮苦人家,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而他卻要放棄穩(wěn)定的收入去做那些未知的事情,這讓守舊的兩位老人不能理解。王猛的一腔熱血換來了這樣的結果,這讓他非常沮喪。他經過反復的衡量,決然辭去現有工作,回到武漢,專程學習。
打探研究,創(chuàng)業(yè)起步艱難
王猛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武漢的市場已經成熟了,那么自己可以完全把武漢的模式搬到重慶去。其實,原理很簡單,單個的手推車不是媒體,而幾千個手推車放在一起所形成的網絡,就是媒體了。一個超市就是一類商品的市場,陳列的商品本身就是一個傳播商品信息的渠道。而超市內的消費群體多具有一定的購買力,以20~35歲的年輕人居多,還有部分是有固定收入的中老年人,而這一群體與品牌客戶目標消費人群相匹配,把廣告加在大型超市的手推車上,就是做一個流動廣告。
超市人流量大,手推車作為超市購物的輔助工具,每天都會反復與大量消費者“親密接觸”,不管是誰,都可以輕易看到上面的廣告,與車載廣告、電視廣告等相比,手推車廣告的訴求目標更為直接,“命中率”更高。明白了這些,在武漢考察結束后,他認為時機已經成熟。2012年初,王猛回到重慶,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又東挪西湊了一部分錢,成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公司的業(yè)務主要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開拓渠道,也就是物色手推車廣告位,另一部分是投放內容,就是往廣告位上填充客戶的廣告內容。王猛空有一番理論知識,卻毫無實際操作經驗,這兩道坎如同兩座大山一樣壓在王猛的肩頭。更由于缺乏系統培訓專業(yè)的業(yè)務員,他只好親自上陣。
他選擇好第一家超市,找到了負責人,講述了自己的方案。誰知道超市負責人聽了之后毫無興趣,很隨意的擺擺手就把王猛打發(fā)走了。一次失敗并沒有打消他的信心,他連續(xù)又跑了四五家大型超市,依舊是一無所獲,到了這時候,他已經明白,問題不是出在自己身上,而是在于自己對重慶這座城市不夠了解!想到了這里,他暫時停止了開展業(yè)務,把身心融入進這座城市。他忽然意識到自己想要以市民生活入手去打廣告,卻不了解民情,不知彼,焉能百戰(zhàn)不殆?
多方深入打探之后,他了解到,重慶的生活相對比較安逸,對于外來的新興事物有著莫名其妙的排斥感。其次,王猛開始找的超市都是大型連鎖超市,他們對于這種廣告帶來的些許收入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查到了病根,王猛自然要對癥下藥,2012年8月,他來到重慶一家中小型超市,找到其負責人,耐心仔細地為其介紹手推車廣告的好處,并拿出武漢、上海等地的相關數據,還放出了一個月廣告收入分文不取的優(yōu)惠,該超市負責人被他的誠心所打動,同意了王猛的請求,并且五五分賬。王猛大喜過望,他終于邁開了手推車廣告推廣的第一步。
而第二步相對容易些。超市的人流量大家有目共睹,手推車廣告投放的費用比起報紙電視來講更是低廉實惠,經過幾番奔波,幾家咖啡館、食品廠和飲料廠一次性投放了140個廣告位。這一單下來,雖然僅有幾千元,收益卻是實現了零的突破,給王猛帶來了很大的信心。而已經投放廣告的那幾家客戶生意也是有所改善,就連超市都會從這幾家生產食品飲料的廠家進貨,成就了三贏的局面,這讓他非常開心,覺得自己付出的辛勤汗水沒有白費,他的事業(yè)有了好的進展。
年賺500萬,重慶市場大獲全勝
翻身仗打得漂亮,隨之而來的是各方響應。一時間,廣告客戶和聞訊而來的多家超市負責人讓王猛應接不暇。很快,在眾多商家的幫助下,他的公司就實現了收支平衡。最開始,王猛選定的廣告客戶多數以進駐超市的產品為主。后來,他意外地接了一筆有趣的業(yè)務,開拓了他的事業(yè)版圖。
2013年3月,一條征友廣告出現在重慶超市內的手推車上面,用藍色的字體寫著“非誠勿擾”,基本資料上除了姓名、年齡、職業(yè)外,還注明了電話、QQ等聯系方式,4張生活照旁邊標注著“可登錄優(yōu)酷、百度視頻等搜索了解詳情”,征友廣告還附上了令人心動的愛情宣言。
本來王猛覺得,手推車上面做征友廣告有點驢唇不對馬嘴的嫌疑,不是特別想引進。后來卻是被這個特別客戶的廣告詞所折服了?!澳阄业氖?,都曾經撫摸過這部手推車,我們在相同的地方卻在不同的時間因為它而相遇,希望有一天可以和你雙手一起推車購物,共建生活?!蓖趺鸵豢淳蜆妨?,如此不搭調的征婚廣告詞放在手推車上,又說“一起推車購物”,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卻又刻畫出了一個溫馨的畫面。而把手推車當成媒介,不同的手觸碰過同一輛車,又能闡釋緣分的含義,這無疑對現如今講究緣分的愛情是一個極大的噱頭,如此一來,王猛決定推廣在手推車上面投放征婚廣告。
王猛打開了視野,廣告客戶不再局限于進駐超市的產品,從那之后,一些家裝、家居、衛(wèi)浴、電器類品牌,開始出現在王猛的廣告里,僅僅8個月的時間,公司的營業(yè)收入火箭般猛躥至340萬元。而超市方面,南平的重百、新世紀、崇客隆等多個大型超市相繼跟王猛簽訂了協議。此后,他以南平為主城起點,向其他區(qū)開始擴張,漸漸的,和王猛簽訂協議的超市達到了180多家。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商家感受到了手推車廣告的魅力,王猛的客戶里出現了像RUTSPE珠寶、SKII化妝品、聯想電腦等世界級品牌,甚至連某某歌星要來重慶開演唱會的廣告,都會出現在超市的手推車上!
2013年王猛全年凈收入超過500萬元,并且市場還在不斷地擴大當中,因為重慶受到戶外廣告大面積拆除的刺激,手推車廣告的業(yè)務量大幅增長,超市之外的客戶也紛紛開始關注手推車這個廣告市場。
時至2014年7月,王猛的公司已經和重慶300多家大型超市簽訂協議,他計劃2014年盈利的目標是1000萬元。今后他還想將觸角伸向其他省份,尋找那些沒有開發(fā)的手推車廣告市場,把這種模式復制下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于懵懂的人類來說,模仿是最有效的起步方式。對于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創(chuàng)意經濟、新媒體起步較早的地區(qū)來說,重慶的相關產業(yè)都還在起步階段。要想在這種起步階段發(fā)現能夠長久生存的商機,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對現有成功模式的模仿。但模仿也要講究方法,并不是單純地模仿商業(yè)模式,而是要深入地了解成就這種成功模式的精髓,再結合當地市場的特點來開發(fā),就不會出現東施效顰的窘態(tài)。
王猛正是發(fā)現了商機,并深入了解當地特點,又加以自己的改良,從而獲得巨額的財富。財富無處不在,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自己的匠心,來發(fā)掘屬于自己的財富。
編輯/劉 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