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民 趙 怡 馮 婷
(1 江蘇省無錫市市北高級中學,江蘇無錫 214045;2 江蘇省無錫市第一中學,江蘇無錫 214000)
在翻轉課堂中,知識的傳授一般由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來完成,視頻由學生在課下根據自身知識掌握情況自行點播,學生既可以選擇性“聽講”,也可以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重播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實現了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將傳統(tǒng)課堂中知識的傳授轉移至課前完成,知識的內化則由原先課后做作業(yè)的活動部分轉移至課前的學習活動,即由“課堂講解+課后作業(yè)”變?yōu)椤罢n前作業(yè)+課堂研究”。[1]
這里的前置性作業(yè)不等同于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為了教師順利地教,教師仍然是“纖夫”,教師應是學生的“牧者”。前置性作業(yè)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其核心之一是要讓學生切實從受教師控制的“聽講”、“記筆記”等被動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在自行觀看教師事先錄制好的教學視頻之后,主動獲取知識,自主構建知識,完成教師布置的針對性課前練習,以加強對學習內容的鞏固并發(fā)現學生的疑難之處[2]。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前置性作業(yè)中提出的疑問,總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以確定課堂教學主題、目標和教學策略。因此、對于前置作業(yè)的數量和難易程度,教師要合理設計,利用“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幫助學生利用舊知識完成向新知識的過渡[3]。
“前置性作業(yè)”一定要使學生感興趣,愿意做。興趣是激發(fā)學習活動的核心因素,這就要求前置性作業(yè)的設計要具有真正吸引學生的力量,而不是靠過多的外在壓力來驅使學生學習。“前置性作業(yè)”要與即將學習的內容相適應,既能夠承載地理學習內容的核心知識與技能,又能夠落實地理學習目標[4]。如學生依據教師提供的晝夜長短變化視頻,自主探究如下問題:
1.下表是我國北方某學校的兩份作息時間表。該校制定作息時間表有什么依據?為什么有這樣的安排?
通過練習教師了解學生是否能認識日出日落的早晚及引起的晝夜長短變化。使學生明確相對于夏季,冬季日出遲日落早,白晝時間短,故起床時間晚而晚休時間早。夏季相反,起床時間早而晚休時間遲。
2.每逢周五,《新民晚報》刊登日出日落時間表,下表為某年11月30 日刊登的12月2 日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時間表。據此回答:表中六個城市白晝的長短,其中兩個城市之間白晝時間差值最大可達_____________;表中西安、成都、上海、拉薩四城市中,緯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與本表所示城市日出日落時間大致相同的是__________。
通過練習教師了解學生是否能根據日出日落時間計算晝夜長短時間,根據晝夜長短推斷大致日期及緯度高低。
3.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場均在當地時間上午9 時開市,下午5 時閉市。如果某投資者上午9 時在法蘭克福(8.5°E)市場買進歐元,12 小時后歐元上漲,投資者想盡快賣出歐元,選擇的金融市場應位于:
A.東京(139.5°E B.香港(114°E)
C.倫敦 D.紐約(74°W)
在上述假定的營業(yè)時間內(上午9 時開市、下午5時閉市),下列各組金融中心能保證24 小時營業(yè)的是:
A.法蘭克福、新加坡(104°E)、倫敦
B.倫敦、香港、舊金山(122.5°W)
C.倫敦、東京、紐約 D.東京、洛杉礬、紐約
通過練習教師了解學生是否能計算時區(qū)、區(qū)時計算。
學生作為個性化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等認知風格差異。因此,面向全體學生設計“一刀切”的前置性作業(yè)顯然是不合理的,這樣的作業(yè)往往使優(yōu)秀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我們可以試著把同樣內容、同樣標準、同樣分量的作業(yè),改為三種不同難度的作業(yè),即:基本作業(yè)、選擇作業(yè)和超額作業(yè)?;咀鳂I(yè)是一些夯實基礎的作業(yè),中等生和學困生必須要做,優(yōu)秀生可以不做;選擇作業(yè)是一些能力提升的作業(yè),照顧到學生好中差的實際,學生可以各取所需;超額作業(yè)是一些難度較大的作業(yè),不做硬性規(guī)定,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這樣設計前置性作業(yè)一是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保證前置性作業(yè)的層次性、難度、表述方式等要適合全體學生的心智發(fā)展水平,對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挑戰(zhàn),產生最佳水平的成就動機。二是學生參與形式應多樣化,以保證學生參與的效果,使每一個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作業(yè)練習在原有的基礎上各有收獲,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5]。
如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測量,一是明確太陽高度角和正午太陽高度角,二是根據經度計算初桿影子最短時的北京時間,三是通過測量木(竹)桿影子的長度,計算出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四是觀測影子的朝向,影子長短的變化并得出結論。
有效的“前置性作業(yè)”不僅容易誘發(fā)出每一位學生的已有經驗、對問題和現象的個人觀點和認識,還要起到提示、啟發(fā)、指導或引導的作用。前置性作業(yè)的實用性,主要是服務于課堂教學,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凡是學生能夠自己獨立做的事情給學生留出空間,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選擇、決定、思考、體驗、感悟、創(chuàng)造、實踐、應用,要求學生對有關題目進行自主探究,或找出不懂的地方,為新課質疑問難做準備。[4]如學生依據教師提供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視頻,自主探究如下問題:
1.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臺太陽能熱水器,為充分利用太陽能,根據太陽高度的季節(jié)變化調整其支架傾角。通過計算判斷圖1 中四個圖的做法正確的是 。
圖1 問題1 圖示
通過練習了解學生是否能計算正午太陽高度,太陽能熱水器利用的實質是熱水器傾角與正午太陽高度角之和為90°,太陽能集熱板與墻面的夾角等于當地正午太陽高度。
2.房地產開發(fā)商在某城市(北緯30 度)建造了兩幢商品住宅樓,某個居民買到了北樓一層的一套房子,于春節(jié)前住進后發(fā)現正午前后太陽光線被南樓擋?。ㄈ鐖D2),請問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陽光線被南樓擋住的時間大約是 。為使北樓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時終年都能被太陽照射,那么在兩幢樓間距不變的情況下,南樓的高度最高約為 。
圖2 問題2 圖示
通過練習了解學生是否知道:緯度較低的地區(qū),樓距較小,緯度較高的地區(qū)樓距較大。解題的關鍵是計算當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陽高度,并計算影長。
總之,基于“翻轉課堂”設計前置性作業(yè)是教師導學,學生主動學、自學的一種形式,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催化劑,是教師“幫學”的有效手段。前置性作業(yè)的設計要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凡是學生能夠自己獨立做的事情都給學生留出空間,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選擇、決定、思考、體驗、感悟、創(chuàng)造、實踐、應用。在課堂上利用好前置性作業(yè)的反饋,以“學”定教,課堂內容由知識講解傳授變?yōu)閱栴}研究,從而真正使課堂成為學生質疑問難、解決問題、內化知識的場所,成為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場域。這樣不僅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還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和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這樣學生才樂于去做,才能在學中取得更大的學習自信心。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2]朱宏潔,朱赟.翻轉課堂及其有效實施策略芻議[J].電化教育研究,2013,(1):79-83.
[3]王長江,胡衛(wèi)平,李衛(wèi)東.“翻轉的”課堂:技術促進的教學[J].電化教育研究,2013,(8):73-88.
[4]苗 建.作業(yè)改革:讓學生成為作業(yè)的主人[J].中小學管理,2012,(3):15-16.
[5]張志峰.作業(yè)改進:從設計開始[J].中小學管理,2012,(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