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留枝
摘 要:社會主義道德觀培養(yǎng)是學校德育課的重要任務,在當前經濟體制強調以市場為導向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如何把德育工作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發(fā)揮德育課的價值,特別是深挖德育的經濟價值,已成為每個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德育課;經濟價值;市場經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6-0170-02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的需要,通過特定的教育活動,把特定社會的思想和道德規(guī)范內化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過程?;蛘哒f,德育就是教師通過一定的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德的過程?!钡掠幕竟δ茉谟谟?,家庭和社會在培育人的德性的德行中雖然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德育課是進行道德觀教育的主渠道,承擔著德育的主要任務。
任何社會都十分重視德育,其目的是培育各種優(yōu)良德性的人才,這種人才對社會的德性需要的滿足就是德育的社會價值。德育經濟價值的實現是指德育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促進了個人與社會經濟增長和發(fā)展的積極效應。
在我國當前強調以市場為導向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如何把德育工作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發(fā)揮德育課的價值,特別是經濟價值,已成為每個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我國當前國民價值觀教育和德育課面臨的問題
當今的中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軌的重要時期。在改變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變革過程中,面對多種文化、價值多元化、信息傳播多樣化、多種價值傾向體系的抉擇之間的矛盾,崇尚人格完善和追求金錢、名利之間的沖突,使得大學生無所適從,出現了信念危機、價值偏失、道德淡漠等現象,學校道德教育、價值觀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建設高度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主要任務,也是德育工作的目標。但是人們在思考德育與市場經濟的關系時,在思維方式上,或者采取一種簡單經濟決定論的觀點,即經濟活動的方式就是道德所要求的活動方式;或者采取“二元”對立的觀點,即把經濟與德育看做兩個雖有聯系,但卻是在兩個不同的領域中獨立進行的社會活動。市場經濟也確實給我們德育工作者出了一些看似兩難的問題。譬如等價交換,這是市場公平的基礎,然而它并不能成為人際交往的普遍原則;又如市場崇尚競爭,但它不能演變?yōu)樯钪械娜跞鈴娛?。把市場經濟與德育加以區(qū)分的二元分析的方法,于邏輯不通,于實際也不符合。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它影響到人們的道德觀念、道德實踐,進而也影響到以社會道德實踐為基礎的學校德育活動。
在德育實踐活動中,有人認為,既然我們現在搞市場經濟,那么德育與市場經濟相結合就是讓學生了解市場經濟活動的具體情況,以及與市場經濟活動相關的觀念。于是他們讓學生去看市場,譬如看市場交易,或者讓學生自己進行簡單的商品交易。
市場經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被認為是新鮮的,其實不過是我們重新評價或認識的一些觀念,如“競爭”、“效益”、“惜時”、“守信”等等。但是“競爭”、“效益”只是中性詞,無法作出直接的價值判斷。競爭有正當的與不正當之別;效益也可能是個人的、集團的,而不是個人、集團和社會統(tǒng)一的。以善惡判斷為基礎的道德教育,不能夠以這些中性概念作為進行道德教育的規(guī)范性概念?!跋r”、“守信”被視為與市場經濟相關的新觀念,然而這兩種觀念可以說中國自古有之。因此,它們也不是市場經濟特別的要求??梢?,如果把市場經濟對德育的影響僅僅看做引進幾個“新”觀念,那么在市場經濟與德育的關系上也仍然未得要領。
二、德育課的重要性
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要求德育培養(yǎng)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人。一定的經濟活動反映了一定的主體精神,一定的經濟活動又要求具有一定主體精神的人。我們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無非就是為了發(fā)展生產力,生產力發(fā)展、經濟關系發(fā)展與人的發(fā)展的一致性,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也體現了一定的人的主體精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既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人的一定的主體精神的體現,那么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也要求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人通過德育來塑造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意識和社會主義道德精神的人。服務社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現時代的德育提出的根本性的問題。
其次,中國傳統(tǒng)文化需要通過德育傳承下去。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崇高的道德觀念需要通過德育特別是學校的德育課進行傳承。學校德育課是對學生進行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主要陣地,也是進行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
再次,大學生內心道德境界、道德知識、道德行為需要德育過程來構建。大學生已經在人生最初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形成了一定的觀點和行為規(guī)范,通過德育,可使其發(fā)展良好的觀念和行為,改造大學生已形成的錯誤觀念和行為準則,為其建構良好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fā)展,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規(guī)范等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對德育工作的需要更是多層次、多方位的。
三、德育價值的實現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與學校德育相結合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自身主觀世界改造所獲得的新發(fā)展。德育是塑造人的活動,德育所應當塑造的人是社會實踐,尤其是經濟實踐活動中所需要的人,所以,當前的學校德育應當努力塑造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人,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與當前學校德育必須統(tǒng)一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
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有人對幾十年來形成的學校德育傳統(tǒng)發(fā)生了懷疑,以為市場經濟活動中所產生的新觀念是與已形成學校德育傳統(tǒng)的觀念完全相抵觸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整個社會主義運動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作為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產生的社會意識,也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一部分。既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的改革不是對以往實踐的否定,那么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精神的德育也就不是對以往幾十年形成的學校德育傳統(tǒng)的根本否定。endprint
2.德育的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的統(tǒng)一
德育的個人需求是種內在的需求,是受德育者對自身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的要求,而德育的社會需求具有整體性,著眼于整個社會中的所有人的道德要求,是基于個體要求之上的。德育的個人需求和社會需求是有統(tǒng)一性的,德育的社會需求是立足于德育對象的需求之上的。正是德育的個人需求構成了社會的需求,而社會需求又為受德育者的需求劃了范圍,使其發(fā)展不會偏離方向。
德育價值的實現主要在于個人價值的實現和社會價值的實現。德育的個人價值的實現是德育的社會價值實現的基礎。如果我們把德育的社會價值的實現比做人生的最高理想,那么,德育的社會價值就好像每個階段的目標,而德育的個人價值就像每個階段的實際行動,只有用實際行動逐步實現每個階段的目標,才能逐漸實現人生的最高理想。
德育教育的內容,不僅要提倡教程所一貫堅持的高標準和理想性,還要從受德育者的角度解答受德育者的現實性問題,在實現德育的個人價值的基礎上達到德育的社會價值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孫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 王立仁.德育價值實現中的思維視角轉換[N].光明日報,2004-04-05.
[3] 羅國杰,夏偉東.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鞏獻田.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張耀燦,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 毛澤東、鄧小平論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學習出版社,2000.
[9] 馬克思·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北京:三聯書店,1987.
[10] 厲以寧,超越市場與超越政府——論道德力量在經濟中的作用[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11] 萬俊人.論市場經濟的道德維度[J].中國社會科學,2000,(2).
[責任編輯 李 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