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順
摘 要:外軍在價值觀教育上采取了一些好的做法,包括構建多樣化的價值觀教育模式、融軍人價值觀教育于多方面教育中、充分發(fā)揮各種教育載體作用等。我軍可積極借鑒外軍的合理經驗,不斷提高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價值觀教育;外軍;我軍;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6-0095-02
軍人價值觀反映了社會對軍隊的根本要求,引領著軍人的理想、信仰和行為,是強化部隊戰(zhàn)斗力、確保強軍目標實現的思想基礎。軍人價值觀教育是一項全方位、多層次、長期性的系統(tǒng)工程,體現在國家的文化傳統(tǒng)和現行政策、軍隊的各類活動和文化氛圍等諸多方面,與軍人的職業(yè)生涯和軍隊的建設發(fā)展休戚相關。外軍在價值觀培育中一些好的做法,可以為我軍價值觀教育提供一定借鑒,從而有利于增強我軍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一、構建多樣化的價值觀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的指導下,為實現一定教育目標而形成的具體的教育樣式。在信息傳遞日趨開放、迅速的當今社會,單一封閉的教育模式已遠遠不能調動起廣大官兵的激情和興趣。當前,在價值觀教育上,外軍正在積極探索多種新的教育模式,現已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并在不同范圍進行實踐的模式有情境教育模式、案例教育模式、雙向互動教育模式等。這些教育模式大都強調,不僅要向官兵傳授價值觀內容,更要將其落實到官兵的行為選擇上。因此,以開放的心態(tài)借鑒外軍價值觀教育的合理經驗,創(chuàng)新軍人價值觀教育模式,是加強我軍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舉措。
情境教育模式。情境教育是指根據軍人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和要求,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典型場景,使官兵在典范的激勵中、在親身體驗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這種教育模式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直接現實情境,就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農村、社區(qū)、歷史遺址或革命圣地等,組織官兵進行實地考察。例如,英軍不但經常組織官兵參觀、瞻仰軍事博物館、軍事紀念館和烈士紀念碑,向無名烈士墓敬獻花圈,以激勵官兵為國獻身,還經常組織官兵到地方企業(yè)、學校、議會、股票交易所和世界各地參觀訪問,以開闊眼界、激發(fā)榮譽感、增強責任心。二是虛擬現實情境,就是將現實中的典型情境制作成影像資料,通過多媒體在課堂上展示給官兵。運用這種模式,可以引導官兵正確地認識世情、國情、軍情、民情,在感同身受中接受教育主體對價值觀的傳播。
案例教育模式。案例教育是指利用案例組織課堂教學,以達到教育官兵的目的,它具有生動性、啟發(fā)性、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用于教學的案例應該是對軍隊建設各個領域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真實事例。從一定意義上講,它是社會現實的縮影版和典型化。軍人價值觀教育案例要能夠體現一定的價值沖突,需要官兵甄別,從而使他們將軍隊與社會所倡導的價值觀有效內化。如通過學習丁曉兵的模范事跡,培養(yǎng)軍人戰(zhàn)勝困難、拼搏進取的軍人意識,教育官兵如何在逆境中成長成才、實現軍人的人生價值。
雙向互動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是指在軍人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針對具體問題,通過與官兵的對話、交流、研討,達到教學相長、實現教育目標。軍人價值觀教育包括價值觀的灌輸和接受兩個方面,從灌輸的方面看。教育者在教育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尤其要重視提高受教育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受教育者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在教育者的指導下自覺地進行自我教育;從接受的方面看,無論是價值觀內容的領會與接受,還是價值觀層次的提升和踐行,都需要受教育者的自覺參與和積極配合??傊?,在價值觀教育中,受教育者居于主體地位,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發(fā)揮,是教育活動得以成功進行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在這種模式的價值觀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存在一種雙向互動關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過思想的溝通、情感的交流而形成的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可以使雙方的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質都得到提高。
二、融軍人價值觀教育于多方面教育中
外軍主張盡可能地利用一切方法和手段,將價值觀教育滲透到軍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此外,由于民族基礎、文化傳統(tǒng)、歷史積淀、心理學規(guī)律都對戰(zhàn)斗精神的生成有一定影響,外軍在價值觀教育中還注重扎根傳統(tǒng)、依托宗教、因勢利導,運用多種手段謀求最大限度地培育價值觀。在我軍價值觀教育中,也應有一個相關的宏觀思路,制定具體的教育計劃,融軍人價值觀教育于多方面的教育之中。
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來考慮。心理健康教育與價值觀教育的指向是一致的,兩者間是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的關系。在價值觀教育中,外軍非常注重發(fā)揮心理疏導的功能。例如,美軍在20世紀90年代前的價值觀教育,是以正面教育和精神灌輸為主。然而由于宣傳過頭,許多正面鼓勵的舉動產生了負面效應,尤其伊拉克戰(zhàn)爭后,美軍官兵發(fā)現,戰(zhàn)爭的實際情況與戰(zhàn)前所宣傳的大相徑庭,部分官兵心理錯位,對死亡的恐懼感增加,部隊士氣大大下降。于是,美軍開始通過多種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調解緩和,力求達到不因心理問題而影響部隊戰(zhàn)斗力。實際上,價值觀教育是為了塑造軍人的主體意識、目標理想、價值規(guī)范,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為了促進軍人人格的完善、個體的身心健康。軍隊開展的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心理咨詢、能力訓練等,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向軍人進行價值觀教育的過程。
從法制教育的角度來考慮。價值觀教育同其他工作一樣,需要把一些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加以規(guī)范,形成具有根本性、穩(wěn)定性的制度,才能保證其健康有序地持續(xù)進行。西方國家軍隊比較注重法制建設,各種法規(guī)制度比較完善,軍隊的各項工作包括價值觀教育,基本上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這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對于我軍而言,我們的思想教育活動很多是“一陣風”,工作隨意性大,缺乏持之以恒。究其原因,缺少必要的法規(guī)制度約束、依法建軍的思想還不牢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因此,將價值觀教育與法制教育結合起來,有助于我軍官兵更好地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要將基本的軍人價值觀念法律化、制度化,并通過法制手段弘揚這些價值觀念,要把軍人價值觀的基本內容融于法規(guī)、制度等硬性規(guī)定中,納入院校政治理論教材和各類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并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完善的獎懲機制,保證和促進軍人價值觀的教育。endprint
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來考慮。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傳授思想、培養(yǎng)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官兵一種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塑造一種與軍隊環(huán)境相適應的文化素養(yǎng)。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要與軍人的精神思想相融合,成為其血肉之軀的一部分,轉化為官兵內在的價值需求。例如,部隊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駐地的相關資源,有計劃地組織一系列針對性活動,如人文知識講座、辯論賽、主題征文、書畫比賽等,有意識地引導官兵的價值需求,喚起他們內心樂于接受正確價值觀的愿望,使軍人價值觀教育取得“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充分發(fā)揮各種教育載體作用
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各種載體可以傳遞價值觀念,如文學、藝術、電影、新聞媒介等都能反映特定的價值觀念。可以說,生活中無處不傳遞著“價值信息”,其中有好有壞、良莠不齊。對此,外軍價值觀教育注重直面各種價值現象,努力挖掘更多教育資源,充分發(fā)揮發(fā)揮各種教育載體的作用。這對我軍開展價值觀教育也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利用大眾傳媒的影響作用。大眾傳媒尤其是電視和網絡成為對當代軍人影響最普遍、最全面、最直接的渠道。它們的影響是兩方面的,既有弘揚主旋律的聲音,又有一些不和諧的雜音噪音。一方面,有積極正面的導向作用。例如,一些地方電視臺開辟了許多深受觀眾喜愛的專欄節(jié)目,推出了許多引人深思的報道,對軍人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了正面引導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大眾傳媒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由于網絡的可控性難度大,難免有一些政治反動和渲染色情、暴力、迷信的垃圾信息在網絡上傳播、滲透,這無疑給開展軍人價值觀教育帶來了困難。我們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例如,要使網絡成為官兵學習與交流的重要工具,就需要研究新的軍人價值觀教育軟件,建立軍隊自己的局域網絡和信息網站,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占領思想陣地,在多媒體教學、遠程學習、思想教育、信息發(fā)布中,注入軍人價值觀教育的信息與內容,對官兵在信息瀏覽、在線查詢、情感交流、遠程互動中給予一定的技術幫助與控制引導,使官兵既實現學習與交流的愿望,又達到接受價值觀教育的目的。
發(fā)揮軍營文化活動的教育功能。軍營文化是一種亞文化,它包括廣大官兵的價值觀念、思想境界、戰(zhàn)斗精神、思維方式,部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精神風貌和文化活動、營區(qū)環(huán)境布局與美化等。健康向上的軍營文化,對陶治官兵的情操、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促進軍人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努力加強軍營文化建設。一要強化軍營秩序環(huán)境,通過科學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潑的集體活動,營造一種健康、活潑、有序的文化氛圍,體現軍營文化的鮮明特色。二要完善軍營的人際和輿論環(huán)境,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建立良好的內部、外部關系,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強大的團隊精神,給官兵以積極的影響。三要注意營院秩序、環(huán)境面貌的美化,向官兵傳遞現代化、科學化、正規(guī)化的信息,使之受到積極的感染。
完善部隊儀式活動的激勵作用。部隊的各類儀式活動,是強化軍人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通過儀式活動,可營造一種特定的氛圍,來影響、調動官兵的情感,引導、強化官兵的價值取向。在部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儀式活動,如入伍宣誓儀式、授銜儀式、入黨宣誓儀式、升國旗儀式、閱兵儀式、授予獎章儀式、退役告別軍營儀式等。這些儀式活動,體現了官兵的文化歸屬和價值認同。儀式活動的最大特點是氣氛莊嚴、程式規(guī)范、意蘊深刻,具有強烈的象征意義和巨大的心理暗示作用。儀式活動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舉行儀式的那一刻,官兵被濃郁的崇高氣氛包圍,情感會得到震撼,心靈會得到凈化,思想會受到啟迪,莊嚴感和神圣感油然而生。因此,在軍人價值觀教育中,要對部隊儀式活動的種類及程序作出嚴格的規(guī)定,以更好地發(fā)揮其精神強化和思想引導功能。
[責任編輯 柯 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