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博 張廣慶
摘 要:中醫(yī)中藥是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的瑰寶,中藥來源廣泛、品種繁多、成分復雜,中藥材在保管過程中因采取措施不當、或者在藥材的生長加工過程中藥物殘留,重金屬含量增高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藥材的變質、發(fā)霉。藥材粉末直接入藥的制劑,若投料前挑揀清洗不凈,外來的無機雜質有可能被帶到制劑內,直接影響制劑 的質量,因此在選取中藥材時要進行系統(tǒng)的鑒別與檢測。
關鍵詞:外觀 口嘗 水試 取樣 水分測定 灰分測定
中圖分類號:R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b)-0214-02
中藥是我國傳統(tǒng)藥物的總稱。中藥學在我國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瑰寶,是我國醫(yī)學的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yī)藥以其獨有的特色和優(yōu)勢與現(xiàn)代醫(yī)藥相互補充,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共同承擔保護的增進人民身體健康的任務。對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并且有產業(yè)發(fā)展的優(yōu)勢。[1]
中藥材的真假、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臨床應用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對于中藥材的鑒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中藥材的鑒別
中藥材的鑒別方法有很多,通??煞譃閷χ参镒匀恍螒B(tài)的鑒別,對炮制藥材外表性狀的鑒別,用顯微鏡觀察微觀結構的鑒別,以及化學分析、生物測定等鑒別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還是中藥材的經驗鑒別法,也就是對藥材的外觀性狀的鑒別。
(1)看外觀,注意觀察藥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顏色、形狀、粗細、斷面等等。①看藥材的表面,不同種類的藥材由于藥用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會有差異。如根類藥材多為圓柱形或紡錘形,而根莖類藥材都有較多的莖痕,皮類藥材則多為卷筒狀等等。另外,一些藥材有著它們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征,或光華、或粗糙、或長有鱗葉、皮孔、茸毛和突起等。②看顏色。藥材顏色的不同或變化,不僅與它的品種和本身的質量有關,不適當?shù)募庸ず蛢Σ胤椒ㄒ矔苯佑绊懰幉牡纳珴桑虼祟伾氰b別藥材的重要因素??梢酝ㄟ^對藥材外表顏色的觀察,分辨出藥材的品種、產地和質量的好壞。③看斷面。無論植物也好,動物也好,都是由一層層的組織器官構造而成的,當藥材被切開,這一層層的構造就會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就像古樹的年輪一樣。很多藥材的斷面都具有明顯的特征,而這些特征就是藥材內部構造的直接體現(xiàn)。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各種分層、紋路和不同形狀的小點。
(2)手摸,用手感受藥材的軟硬、輕重,疏松還是致密,光滑還是粘膩,細致還是粗糙,以此鑒別藥材的好壞。不同藥材的質感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種藥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會有較大的差異。
(3)口嘗和鼻聞,藥材的氣味與其所含的成分有關,鼻聞是比較重要的鑒別方法,尤其對于鑒別一些有濃郁氣味的藥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魚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趪L法鑒別藥材的意義不僅在于味道還包括“味感”,味分為辛、甘、酸、苦、咸五味。藥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學物質也有密切關系,在中藥材口嘗鑒別的實踐中,可按藥材的品種和質量分類進行判斷。
(4)水試和火試,有些藥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燒灼一下會產生特殊的現(xiàn)象。
2 中藥材的檢測
在中藥飲片質量抽查中,不僅存在外觀質量不合格的品種,還常存在藥品質量標準不合格的產品。中藥材的本身僅含有一定量的無機鹽,其外部往往也粘附泥土、砂石、石灰粉等無機雜質(以根和根莖類藥材及某些動物類藥材更易見)。藥材粉末直接入藥的制劑,若投料前挑揀清洗不凈,外來的無機雜質有可能被帶到制劑內,直接影響制劑的質量,因此,進行中藥材測定以作為控制藥材質量的一種手段,是十分必要的。[2]
2.1 藥材取樣法
(1)從同批藥材包件中抽取鑒定用樣品的原則:①藥材總包件數(shù)在100件以下的,取樣5件;②100~1000件,按5%取樣;③超過1000件的,超過部分按1%取樣;④不足5件的,逐件取樣;⑤貴重藥材,不論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樣。
(2)破碎或粉末狀藥材的取樣:包件多的,每一包件的取樣量一般按下列規(guī)定:①一般藥材100~500 g。②粉末狀藥材25 g。③貴重藥材5~10 g。④個體大的藥材,根據(jù)實際情況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試品。如藥材的個體較大時,可在包件不同部位(包件大的應從10 cm以下的深處)分別抽取。
(3)平均供試品的量:平均供試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實驗所需用的3倍數(shù)。
2.2 雜質檢查法
中藥中雜質的混存,直接影響藥材的純度。這些雜質系指:來源與規(guī)定相同,但其性狀或部位與規(guī)定不符;來源與規(guī)定不同的物質;無機雜質,如沙石、泥塊、塵土等。
2.3 水分測定法
第一法(烘干法):本法適用于不含或少含揮發(fā)性成分的藥品。
第二法(甲苯法):本法適用于含揮發(fā)性成分的藥品。消除了揮發(fā)性成分的干擾,測定準確度高。但樣品消耗量大且使用過的樣品不能回收利用,故不適合貴重藥材的水分測定。本法適用于蜜丸,如:六位地黃丸。
第三法(減壓干燥法):本法適用于含有揮發(fā)性成分的貴重藥品。樣品消耗量少,用過的樣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第四法(氣相色譜法):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按藥典規(guī)定進行。本法方便,快速、靈敏、準確,且不受其它組分的干擾,不受環(huán)境濕度的影響。被廣泛用于各類中藥制劑水分的測定。
2.4 灰分測定法
(1)總灰分測定法:總灰分是指中藥材經加熱熾灼灰化遺留下的無機僅含有一定量的無機鹽,其外部往往也粘附泥土、砂 物;酸不溶性灰分主要為不溶于稀鹽酸的砂石、泥土等、石灰粉等無機雜質。藥材的總灰分包括藥材本身經過灰化后遺留的不揮發(fā)性無機鹽類(即生理灰分)以及藥材表面附著的不揮發(fā)性無機鹽類(即外來雜 質)。
(2)酸不溶性灰分測定法:酸不溶性灰分即總灰分中不能溶于10%鹽酸的灰分。測定酸不溶性灰分能較準確地表明藥材中有無泥沙摻雜及其含量。
2.5 浸出物測定
例:刺五加膠囊,取本品10粒,傾出內容物,精密稱定,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于刺五加浸膏0.75 g),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以甲醇作溶劑進行測定。其控制指標為甲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30%。
幾千年來中醫(yī)中藥在歷經數(shù)代人們的總結、提煉,形成如今的源遠流長的中醫(yī)藥文化,并逐漸形成像河南“四大懷藥”“浙八味”等一系列的道地藥材,正是這些道地藥材以質量可靠、性能穩(wěn)定、效果確切,為我國中醫(yī)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并確立了道地藥材的獨特地位。道地藥材就是指一定的藥用生物品種在特定環(huán)境和氣候等諸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產地適宜、品種優(yōu)良、產量高、炮制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性特點的藥材。[3]歷史發(fā)展到今天,總結前人經驗,補充完善、制定中藥系列標準是中藥現(xiàn)代化的需要,也是中藥國際化,造福全人類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杜毅.中藥學[M].北京農學出版社,2007.
[2] 張麗.現(xiàn)代中藥學[M].上海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6.
[3] 宋瑞斌.中藥檢測學說[M].湖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