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利華 林梅
摘 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社會的迅速推進,老年人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由于骨質疏松具有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威脅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做好早期的預防干預尤為重要,本文針對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的病因及干預闡述如下。
關鍵詞:骨質疏松癥 絕經后 臨床表現(xiàn) 護理
中圖分類號:R5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b)-0207-01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主要特征,可引起骨質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全身代謝性疾病[1]。尤其好發(fā)于絕經后的女性,多為原發(fā)性OP,與女性雌激素分泌減少、骨強度受損有直接關聯(lián)。據(jù)統(tǒng)計,30%的停經女性患有此病,而且對于年齡在70歲以上者,其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2],80歲以上的女性發(fā)病率更是達到了100%。為此,本文在查閱了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骨質疏松癥的癥狀及干預綜述如下。
1 癥狀分析
(1)腰背部疼痛早期時多數(shù)無癥狀,具有隱蔽性強、病理特征不明顯等特點,醫(yī)學上稱其為“寂靜的流行病”。只有當骨量丟失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表現(xiàn)為腰背部疼痛、乏力,甚至全身骨痛。疼痛時一般不能感知具體部位,在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勞累或運動后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3]。
(2)身高變矮由于骨密度下降、骨質疏松導致椎體受壓變形,可引起背曲加劇而形成駝背,身長平均縮短3~6 cm,老年婦女甚至可到10 cm。同時,腰椎壓縮性骨折常導致胸廓畸形,可出現(xiàn)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嚴重時可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礙[3]。
(3)骨折當骨量丟失超過20%以上時即可出現(xiàn)骨折,是OP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fā)癥,多見于脊柱、髖部和前臂骨折[3]。病人常因輕微活動和創(chuàng)傷誘發(fā),如打噴嚏、負重、彎腰、擠壓或跌倒等。
2 護理干預
(1)合理搭配,均衡膳食:①飲食中鈣、磷的比值要合適,最好為2∶1。膳食中應給予充足的鈣,正常成年人每日達800 mg,而絕經后婦女的日鈣攝入量應為1000 mg。一般情況下,100 mg的牛奶含鈣125 mg,兩杯牛奶約400 mg,含鈣600 mg左右,再從食物中攝取400 mg以上鈣成分[4],就達到了每天的鈣需求量從而有效地防治骨質疏松癥。另外,含鈣量豐富的食物有豆類及其制品、蝦皮、海魚、動物骨、核桃、芝麻醬、蔬菜(如蘿卜、芥菜)等。②減少食鹽攝入(每天攝入量小于5 g),少吃腌制食物,以保存體內鈣質,同時注意補充鎂和錳等微量元素的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食物,例如動物肝臟、蛋黃。③飲食烹調時,為防止蛋白質及礦物質成分被破壞,應盡量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烹調方法上,盡量采用水煮、蒸、燜等方法;少使用煎、炸、烤的方法[5]。
(2)持之以恒,堅持鍛煉根據(jù)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制定不同的活動計劃。每周堅持鍛煉3~5次,每次至少持續(xù)30 min以上的有氧運動。應首選戶外運動,多曬曬太陽,能促進鈣劑的吸收,有效控制骨質疏松癥的發(fā)展。適合的運動有:散步、慢跑、做健身操及騎自行車等,運動時間以上午的10點左右及傍晚為宜,注意運動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恒。老年人常合并心腦血管疾病,運動期間若出現(xiàn)心痛、胸悶等情況時立即終止活動。如患者處于疼痛期間,應先止痛,然后再運動[6]。對于行動不便的,外出活動時應使用手杖,并在家人的陪護進行,避免跌傷。適當規(guī)律的肢體活動,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維持肌肉良好的張力,使患者骨骼的強度得到強化,延緩老化的速度,還可以維護地患者的肌力和平衡感,刺激骨細胞,延緩骨質疏松癥的進展,使發(fā)生跌倒、骨折的概率進一步降低。
(3)遵照醫(yī)囑,正確用藥對于絕經后婦女,采用雌激素替代療法(HRT)是目前最有效并且應用最為廣泛的治療方法。目前我國應用最多的是國產尼爾雌醇,以口服片劑為主。用藥時,必須在醫(yī)師的指導下,個體化用藥,且在綜合考慮治療目的和危險的前提下,使用能達到治療目的的最低有效劑量[7],并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和乳腺檢查。同時,配合使用鈣劑和維生素D,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崭狗脮r效果最好。但需注意在服用鈣劑時要多飲水,以增加尿量,減少泌尿系結石形成的機會;在服用維生素D時應盡量多吃些肉類,可以有助于維生素D的吸收,切忌與綠色蔬菜一起服用。
(4)注重生活,防患未然平時應盡量避免負重、突然彎腰等行為,避免加重病情。休息時應臥在加厚墊的木板或硬棕床上,仰臥時頭不可過高,在腰下墊一薄枕,增加舒適度。必要時可使用背架、緊身衣等限制脊柱的活動度。也可洗熱水浴、按摩、擦背以促進肌肉放松。戒煙限酒,減少濃茶、碳酸飲料的飲用,少吃糖和食鹽。應努力幫助患者改變日常的不良生活習慣,保證做到適度運動,勞逸結合,健康飲食。此外,對于絕經后婦女定期進行骨密度測定,能讓其充分的了解骨骼的情況制定計劃,從而有效地預防OP的發(fā)生。
(5)心理護理,自信樂觀老年人患病后,常會由于身體狀況,社會家庭等因素,個人情緒低靡、壓抑,易出現(xiàn)悲觀、焦慮情緒,因此心理護理就顯得十分重要。在護理過程中,護士要給予足夠的尊重和理解,鼓勵其表達內心的想法,了解老人憂郁的根源,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細心指導,幫助患者減輕焦慮、情緒障礙以及心理矛盾,使其以最佳狀態(tài)接受治療,使護患合作和相互信任,共同發(fā)揮防治作用。此外,有部分會由于疼痛以及害怕骨折等不敢參與運動。此時,護士就應該積極與老人溝通,解除其心理困擾,鼓勵其參與運動,保持樂觀積極心態(tài)。
綜上所訴,我們可以通過飲食、活動、心理等方面的共同作用,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癥。為取得更好地效果,我們還應定期組織有經驗、知識豐富的醫(yī)務人員下到社區(qū)開展有計劃、有組織、系統(tǒng)全面的健康教育講座。針對不同年齡層次、文化水平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好骨質疏松癥的普及工作,同時發(fā)放相關的宣傳手冊,從而達到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化前珍,老年護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2] (荷)哥肯·佛克.走進女性健康生活[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
[3] 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4] 杜彩云.淺談老年骨質疏松癥的飲食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6):336.
[5] 徐紅,楊麗秋.骨質疏松癥的飲食營養(yǎng)指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6(24):135.
[6] 高亞男.謝云輝,張亞軍,等.60例老年骨質疏松癥的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5):324-325.
[7] 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5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