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成功財經學院 張衛(wèi)麗
持有至到期投資與應付債券,從整個集團來說屬于內部資金調撥,并未增加集團的債權和債務,因此應予以抵銷。關于債券抵銷的會計處理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
(1)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借記“應付債券(發(fā)行方應付債券期末數(shù))”,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購買方持有至到期投資期末數(shù))”
(2)抵銷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借記“投資收益”,貸記“財務費用”。
(3)抵銷應收利息和應付利息。借記“應付利息(應付債券)”,貸記“應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
當債券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時,應收利息和應付利息的抵銷為:借記“應付債券”;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
上述為債券抵銷分錄為債券發(fā)行價與購買價相等時的抵銷分錄處理,當債券的發(fā)行價與購買價不等的情況下,應收利息和應付利息的金額始終為債券面值與票面利率的乘積,不會產生差額,但是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攤余成本的抵銷以及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的抵銷必然會產生差額,那么企業(yè)集團債券抵銷分錄的核心問題就是發(fā)行價與購買價的價差如何處理,應付債券與持有至到期投資攤銷額的差額如何處理,以及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的差額如何處理。本文從債券購買價大于發(fā)行價時債券抵銷分錄和債券購買價小于發(fā)行價時債券抵銷分錄兩種情況進行分析探討。
當債券的購買價大于發(fā)行價時,應付債券與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的抵銷分為發(fā)行時的抵銷和本期攤銷的抵銷兩個進行處理,由于發(fā)行時的價差是實際發(fā)生的,所以本文認為應確認為企業(yè)集團的損失,計入“投資收益”的借方,當債券為折價發(fā)行時,應付債券產生的財務費用必然大于持有至到期產生的投資收益,應付債券每期攤銷額必然大于持有至到期投資每期攤銷額,這兩者的差額在當期應該可以借貸沖銷掉;當債券為溢價發(fā)行時,應付債券產生的財務費用必然小于持有至到期產生的投資收益,應付債券每期攤銷額必然小于持有至到期投資每期攤銷額,這兩者的差額在當期應該可以借貸沖銷掉,作為企業(yè)集團的業(yè)務。具體如下:
(1)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發(fā)行價。借記“應付債券(發(fā)行價)”、“投資收益”,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購買價)”。
(2)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當期攤銷額。當債券為折價發(fā)行時:借記“應付債券(發(fā)行方應付債券本期攤銷額)”,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購買方持有至到期投資本期攤銷額)、投資收益(差額11)。
當債券為溢價發(fā)行時:借記“應付債券(發(fā)行方應付債券本期攤銷額)”、“財務費用”(差額21),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購買方持有至到期投資本期攤銷額)”。
(3)抵銷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當債券為折價發(fā)行時:借記“投資收益”、“投資收益(差額12)”貸記“財務費用”。當債券為溢價發(fā)行時:借記“投資收益”,貸記“財務費用”、“財務費用(差額22)”
(4)抵銷應收利息和應付利息。借記“應付利息(應付債券)”,貸記“應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
(注:差額11與差額12相等,差額21與差額22相等,對當期企業(yè)集團沒有影響。)
[例1]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2008年年初發(fā)行一筆面值為100萬元、票面利率為4%、發(fā)行價格為95萬元、期限為5年、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還本的債券。2008年年初甲公司按98萬元的價格購入乙公司發(fā)行在外的債券,準備長期持有。雙方均按實際利率法確定利息收益、利息費用(經計算,乙公司發(fā)行債券的實際利率為5.16%,甲公司購買債券的實際利率為4.46%)。
相關利息收益、利息支出、債券的攤銷額如下表1:
表1
相關抵銷分錄如下:
2008年年末抵銷分錄:
(1)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發(fā)行價
借:應付債券 95
投資收益 3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98
(2)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2008年攤銷額
借:應付債券 0.9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0.37
投資收益 0.53
(3)抵銷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
借:投資收益 4.37
投資收益 0.53
貸:財務費用 4.9
(4)抵銷應收利息和應付利息
借:應付利息 4
貸:應收利息 4
此時,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2008年攤銷額產生貸方差額0.53計入“投資收益”,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產生借方差額0.53計入“投資收益”,二者正好可以借貸抵銷。
2009年年末抵銷分錄:
(1)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發(fā)行價
借:應付債券 | 95
期初未分配利潤 3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98
(2)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2008年攤銷額
借:應付債券 0.9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0.37
期初未分配利潤 0.53
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2009年攤銷額
借:應付債券 0.95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0.39
投資收益 0.56
(3)抵銷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
借:投資收益 4.39
投資收益 0.56
貸:財務費用 4.95
(4)抵銷應收利息和應付利息
借:應付利息 4
貸:應收利息 4
此時,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2008年攤銷額產生貸方差額0.56計入“投資收益”,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產生借方差額0.56計入“投資收益”,二者正好可以借貸抵銷。
2010、2011、2012年年末抵銷分錄略。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1)購買價大于發(fā)行價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的借方;(2)應付債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資每期攤銷額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的貸方(折價發(fā)行)或者“財務費用”的借方(溢價發(fā)行);(3)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的借方(折價發(fā)行)或者“財務費用”的貸方(溢價發(fā)行);(4)應付債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資每期攤銷額的差額與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的差額正好借貸抵銷。
當債券的購買價小于發(fā)行價時,應付債券與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的抵銷分為發(fā)行時的抵銷和本期攤銷的抵銷兩個進行處理,由于發(fā)行時的價差是實際發(fā)生的,所以本文認為應確認為企業(yè)集團的收益,計入“投資收益”的貸方,當債券為折價發(fā)行時,應付債券產生的財務費用必然小于持有至到期產生的投資收益,應付債券每期攤銷額必然小于持有至到期投資每期攤銷額,這兩者的差額在當期應該可以借貸沖銷掉;當債券為溢價發(fā)行時,應付債券產生的財務費用必然大于持有至到期產生的投資收益,應付債券每期攤銷額必然大于持有至到期投資每期攤銷額,這兩者的差額在當期應該可以借貸沖銷掉,作為企業(yè)集團的業(yè)務。具體如下:
(1)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發(fā)行價。借記“應付債券(發(fā)行價)”、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購買價)”、“投資收益”
(2)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當期攤銷額。當債券為折價發(fā)行時:借記“應付債券(發(fā)行方應付債券本期攤銷額)”、“財務費用(差額11)”,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購買方持有至到期投資本期攤銷額)”。當債券為溢價發(fā)行時:借記“應付債券(發(fā)行方應付債券本期攤銷額)”,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購買方持有至到期投資本期攤銷額)”、“投資收益(差額21)”
(3)抵銷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當債券為折價發(fā)行時:借記“投資收益”,貸記“財務費用、財務費用(差額12)”當債券為溢價發(fā)行時:借記“投資收益”、“投資收益(差額22)”,貸記“財務費用”。
(4)抵銷應收利息和應付利息。借記“應付利息(應付債券)”,貸記“應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
(注:差額11與差額12相等,差額21與差額22相等,對當期企業(yè)集團沒有影響。)
[例2]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2008年年初發(fā)行一筆面值為100萬元、票面利率為4%、發(fā)行價格為95萬元、期限為5年、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還本的債券。2008年年初甲公司按92萬元的價格購入乙公司發(fā)行在外的債券,準備長期持有。雙方均按實際利率法確定利息收益、利息費用(經計算,乙公司發(fā)行債券的實際利率為5.16%,甲公司購買債券的實際利率為5.9%)。
相關利息收益、利息支出、債券的攤銷額如下表2:
表2
相關抵銷分錄如下:
2008年年末抵銷分錄:
(1)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發(fā)行價
借:應付債券 95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92
投資收益 3
(2)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當期攤銷額
借:應付債券 0.9
財務費用 0.53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1.43
(3)抵銷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
借:投資收益 5.51
貸:財務費用 4.95
財務費用 0.53
(4)抵銷應收利息和應付利息
借:應付利息 4
貸:應收利息 4
此時,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2008年攤銷額產生的借方差額0.53計入“財務費用”,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產生貸方差額0.53計入“投資收益”,二者正好可以借貸抵銷。
2009年年末抵銷分錄:
(1)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發(fā)行價
借:應付債券 95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92
期初未分配利潤 3
(2)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2008年攤銷額
借:應付債券 0.9
期初未分配利潤 0.53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1.43
抵銷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2009年攤銷額
借:應付債券 0.95
財務費用 0.56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1.51
(3)抵銷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
借:投資收益 5.51
貸:財務費用 4.95
財務費用 0.56
(4)抵銷應收利息和應付利息
借:應付利息 4
貸:應收利息 4
此時,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2008年攤銷額產生的借方差額0.56計入“財務費用”,內部債券的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產生貸方差額0.56計入“投資收益”,二者正好可以借貸抵銷。
2010、2011、2012年年末抵銷分錄略。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1)購買價小于發(fā)行價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的貸方;(2)應付債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資每期攤銷額的差額計入“財務費用”的借方(折價發(fā)行)或者“投資收益”的貸方(溢價發(fā)行);(3)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的差額計入“財務費用”的貸方(折價發(fā)行)或者“投資收益”的借方(溢價發(fā)行);(4)應付債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資每期攤銷額的差額與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的差額正好借貸抵銷。
綜上所述,當債券的發(fā)行價與購買價不一致時,應付債券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成本,應付債券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銷額以及利息收益與利息支出之間必然產生差額,此差額的抵銷分為購買價大于發(fā)行價和購買價小于發(fā)行價兩種情況。具體如表3:
表3 應付債券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抵銷表
[1]鄧瑋婧:基于個別報表與集團視角的抵銷分錄的實證分析》,《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3年第1期。
[2]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