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熙,蔣 雯,王 祎
(廣東工業(yè)大學,廣東廣州 510075)
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各界對盲人群體越發(fā)重視,涉及盲人群體使用而設計的產品開始逐年增加。然而,由于社會對盲人普遍存在一些錯誤認知(如“盲人都是全盲者”等),市面上已有的部分盲人產品在設計上不能全面地滿足盲人群體的需求。通過對廣州市盲人學校進行調研,結合查閱的資料,分析盲人產品在設計研究中可能被忽視的問題?;谕ㄓ迷O計的理念,總結出盲人產品的設計原則以及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參考的設計手法。
經(jīng)調查,在我國一線城市,盲人產品的專賣店稀少,文體商店、大型商城都幾乎不會販賣盲人產品。某新聞媒體,跑了大半個城市,才找到一種盲人專用象棋,卻發(fā)現(xiàn)由于產品盲文的標識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出現(xiàn)不適用的情況。在某網(wǎng)上商城上搜索盲人用的產品,按照交易數(shù)量從多往少排,排在最前面的產品是一個普通的鬧鐘,而成交數(shù)量只有266件。而帶有創(chuàng)新性的盲人產品,如指南針、盲人手機等都銷量甚微(見圖1)。
圖1 網(wǎng)絡市場上盲人產品類型分布統(tǒng)計圖
如今網(wǎng)絡已普及至千家萬戶,人們容易忽略盲人的監(jiān)護人、家人大多數(shù)還是明眼人的事實。盲人很容易通過與明眼人交流來獲取各類信息,盲人本身也能夠通過輔助軟件使用網(wǎng)絡來了解最前沿的信息。在盲校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盲校中小學生也能熟練操作手機,進行包括明眼人常用的發(fā)短信、玩游戲、上網(wǎng)等活動。
可見,盲人對產品的使用需求并未落后于明眼人,但是市場上推廣的盲人產品,卻多還停留在聲音大、按鍵大、塊頭大等早期的設計思路中(見圖2)。當設計師還在孤立性地考慮如何為盲人帶來更好的產品使用體驗時,盲人卻在普通的產品中找到出路。雖然很多功能整合型產品不是針對盲人來設計,不能給他們帶來良好操作體驗,但他們還是選擇使用這類產品,因為既節(jié)省成本,又方便攜帶,滿足了最基本的需求[1]。
圖2 市場上的盲人手機
盲人由于視覺能力上的缺陷,無法像明眼人一樣依賴視覺去接收和處理外界信息。大部分盲人在被確認致盲時就開始進行一些感官代償方面的輔助性訓練,以幫助他們通過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的方式去適應日常生活。如用鼓掌的方式通過感受聲音在障礙物上反射回來的時長和音量強弱來辨別自己離障礙物的距離等。因此盲人在生理上通常在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這四種健全感官上比明眼人更為靈敏。
盲人在除視覺以外感官更為靈敏的情況,使得盲人跟明眼人在心理上也有著一些不一樣特征。盲校學生在交談中通過對方說話的語氣,語速來替代明眼人“察言觀色”的方式去辨認對方的情感。然而這種方式缺乏可視信息的反饋,盲人僅通過聽覺獲得的信息容易片面,因此容易導致判斷的偏差,形成過于敏感的傾向。此外,盲人大都清楚自身視覺上的缺陷,缺乏自信,認為失敗都是自己能力不足造成,較容易產生自責傾向。大部分盲人仍然會有能與明眼人平等享有社會資源和機會的意愿,自尊心通常較強[2]。
“盲人生活在黑暗中”是明眼人試圖理解看不見而臆斷出的[3]。在通過對廣州盲人學校的相關調研中發(fā)現(xiàn),全盲生僅占了盲生中的23%(見圖3),這表明實際上還有將近80%的學生是保留有視力的,而近幾年的為盲人的設計里多會出現(xiàn)將所有盲人都視作全盲者來對待,產品的設定上就理所當然的取消掉了視覺模塊。然而在調研的觀察過程中經(jīng)常能發(fā)現(xiàn)盲生多使用常見的產品,并仍然多使用眼睛的殘留視覺輔助使用,只是在使用的過程之中遇到了如字體過小,亮度過低等細節(jié)上的問題。
圖3 廣州盲人學校全盲生和視力殘留生分布統(tǒng)計圖
在《我國盲文使用狀況的調查研究》一文中,研究者通過對我國各個省市的盲人進行抽樣調研得出我國的盲文現(xiàn)在仍舊分化成兩種方案,未能統(tǒng)一規(guī)范,盲人使用盲文溝通實際上還存在障礙[4]。在這種現(xiàn)實的情況下卻有很多針對盲人使用的產品仍舊采用盲文來替代其所對應的文字,圖像等的信息傳達。在對廣州市盲人學校調查的過程中,部分盲人也同樣有抱怨同類型產品使用不同規(guī)范的盲文,給他們在從一個產品的使用轉移到另一個產品的使用的適應上帶來了許多不便的情況。
在對廣州盲校的訪談和觀察調研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社會上普及的數(shù)碼產品也同時能夠在盲校的學生中普及,有盲生在訪談中提到他對專門為盲人設計的一些特殊化、復雜化的產品的不滿。盲生多會在沒有盲文標識的情況下以湊近屏幕的觀看和聽聲音分辨方位的方式來解決對產品操作所遇到的問題(見圖4)。大多數(shù)盲人并沒有專門購買盲人專用產品,他們同樣使用明眼人常用的生活用品、數(shù)碼產品。盲人對市面上的新產品并沒有產生抵觸的態(tài)度,他們會去嘗試克服這些產品由于對盲人的使用情況上考慮的欠缺所帶來的問題。
圖4 盲人使用觸屏手機
通用設計的理念中強調每一個人存在的獨特性,提出在設計和生產產品時,能夠考慮各類使用者可能面臨的種種問題,同時盡量不讓個體感到遭受到不公平的對待。“通用設計的七個基本原則中,它的核心內容只有一項,就是公平的使用性,其他六項均是對公平使用性的補充說明,即給不同知識背景,不同身體條件,不同技術水平,不同熟練程度的人們提供公平的使用機會?!盵5]真正的平等是通用設計概念里最主要的意義,其目的并非是要求真正完美地達到滿足所有人需求的設計,而是通過這種概念拓寬設計者的思路和視野,讓設計師盡量去考慮擴大產品的設計適用程度,以滿足更多人的需求,讓產品達到更高的利用率,延長產品的使用時限,與此同時還能減少資源上的浪費,帶來更多深遠的意義。
沒有人會希望遭受差別化的待遇,真正意義上的無差別對待是不讓人意識到產品對某一用戶的特殊化和專門化對待,通用設計正是提倡在產品做到對不同用戶的平等對待[6]。導致差別感的產生分為兩類情況:第一類是從最初的物品本身的特殊性開始就讓使用者感到有差別;第二類是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發(fā)覺自己與其他人遭遇情況的不同所產生的差別感受[7]。
現(xiàn)在市面上已經(jīng)有部分產品做到了接近對盲人用戶的公平對待,有部分是在產品的開發(fā)之初就針對盲人用戶而設計,還有部分是在產品問世之后正好同時滿足了盲人的需求。通過對這類產品作分析,得到設計師在基于通用設計理念去設計盲人產品時需要遵循的一些準則和設計手法上的啟示。
3.2.1 將功能悄無聲息地植入到產品中
蘋果公司推出的對應其手機iPhone和平板電腦iPad的iOS系統(tǒng),巧妙地采用了“感官代償”方式,在系統(tǒng)的輔助功能中默默地添加了VoiceOver輔助操作程序(見圖5),采用聲音的提示替換原本視覺上的傳達信息的模式,并且不取消系統(tǒng)的可視性。使得盲人在使用的過程中看起來流暢自然。盲人用戶對蘋果的這一舉措給予了高度的評價。VoiceOver的成功,正是因為這項功能被藏在產品的一般功能中,在產品使用的過程中才產生了該功能的價值,悄無聲息地滿足了盲人用戶的需求,真正做到符合了公平使用理念。
圖5 VoiceOver輔助程序圖
3.2.2 產品本身的功能性強化
索尼公司推出的多款運動播放器(見圖 6),是專為用戶運動時聽音樂而設計的產品。為區(qū)別傳統(tǒng)運動播放器的通過視頻輸出,按鍵輸入的非便捷操作方式,更進一步地取消了傳統(tǒng)播放器的視覺輸出模塊。這一來不僅滿足了明眼人運動過程中通過聽、觸覺操控播放器的需求,還恰好迎合了盲人用戶的播放器使用方式。而與一些打著專為盲人設計口號的產品相較而言,這類運動播放器產品的設計外觀更加時尚自然,使用起來完全無異于明眼人,讓盲人用戶的自尊心得到有效的保護。
圖6 索尼運動播放器
3.2.3 現(xiàn)有普遍使用的產品基礎上作適應性改良
誠邁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發(fā)布了星目智能手機系統(tǒng)(見圖7),該系統(tǒng)是基于現(xiàn)在受眾最廣的安卓手機系統(tǒng)為基礎來開發(fā)的,系統(tǒng)在定義之初就明確表示是為盲人用戶而設計,然而系統(tǒng)本身并沒有在其界面上作出特殊化處理,也沒有在其對應的手機產品上加入輔助設備,而是在安卓系統(tǒng)中添加了優(yōu)化過的手勢和語音方面的功能輔助盲人用戶對觸屏手機作更精準的操作。同時能快速切換普通操作和盲用操作模式,使盲人真正克服了生理上的缺陷,融入到現(xiàn)代信息化生活中,為盲人的生活實現(xiàn)更多的可能。
圖7 星目手機系統(tǒng)
如今社會各界在對盲人的認知上還存在不足。在為盲人設計產品的時候,首先需要對盲人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認識,以有效地得出盲人的切實需求。在設計的期間要以通用設計理論下得出的“公平使用”的設計原則為要義。靈活運用如不動聲息地植入功能、強化產品功能等設計手法來做到兼顧盲人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既贏得市場,又抓住盲人用戶的心,真正實現(xiàn)用心為盲人用戶做出貼心的設計。
[1]吳冷杰.論盲人產品設計的若干問題—以盲人用血壓計產品設計為例[J].美術大觀,2011(5):199-121.
[2]羅觀懷,布文鋒.盲校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M].廣州:羊城晚報出版社,2009.
[3]鐘經(jīng)華.視力殘疾兒童教育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4]程黎,顧定倩,劉艷紅,等.我國盲文使用狀況的調查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13(2):42-48.
[5]劉洋,朱鐘炎.通用設計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6]賴安·克奈通.看不見的精彩[M].上海:南海出版公司,2008.
[7]中川聰.通用設計教科書[M].臺灣:龍溪國際圖書有限公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