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梅
(吉林省永吉縣中醫(yī)院,132011)
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分析
付玉梅
(吉林省永吉縣中醫(yī)院,132011)
目的觀察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根據(jù)雙盲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為40例,觀察組采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療,參考組采用嗎丁啉、維酶素等常規(guī)藥物進行治療,兩個療程后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結(jié)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大于參考組(P<0.05),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參考組(P<0.05),患者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低于參考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顯著,能夠快速緩解臨床癥狀,同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可推廣使用。
柴胡疏肝散;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分析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臨床常見胃炎種類,分為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特殊性胃炎,其中萎縮性胃炎病因較為復雜,同時病程較長,疾病進展可能發(fā)展為胃癌等[1],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生命安全,因此及時有效的治療有著重要作用。目前臨床尚無特效藥物,為對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療效果進行觀察評價,筆者對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進行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我院2012-02—2014-02收治的8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男44例,女36例,年齡34~68歲,平均年齡(52.12±4.01)歲,其中伴隨異型增生41例,腸上皮化生39例,幽門螺桿菌陽性22例,排除合并其他臟器嚴重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治療前根據(jù)隨機雙盲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為4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參考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內(nèi)科脾胃病第十四次學術(shù)交流會制定的《慢性萎縮性胃炎診斷標準》(2002年);納入標準患者的中醫(yī)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1.3 方法參考組:給予患者維酶素治療,3次/d,0.8 g/次,嗎丁啉治療,3次/d,10 mg/次;觀察組:采用柴胡疏肝化裁方治療,主要成分:香附、川芎、柴胡各9 g,赤芍、茯苓、枳殼、郁金各15 g,白術(shù)、黨參、黃芩、白芍藥各10 g,陳皮、甘草6 g,薏苡仁20 g,黃連3 g,白花蛇舌草30 g。辨證治療:泛酸嘈雜者加煅瓦楞、海螵蛸;噯氣以旋覆花取代黨參;倦怠無力、便溏等脾虛癥狀患者加黃芪;舌紅、便秘等陰虛癥狀者加玉珠、石斛、天花粉;上腹疼痛反復發(fā)作者加路路通、桃仁、互鎖;睡眠質(zhì)量較差者加茯神、夜交藤,1劑/d,清水煎2次,飯后1 h溫服。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6個月隨訪,觀察期治療效果及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觀察其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2]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相關(guān)標準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痊愈: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經(jīng)胃鏡復查顯示炎癥完全消失,病理組織學檢查顯示腸上皮化生、腺體萎縮等基本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明顯,經(jīng)胃鏡復查顯示黏膜慢性炎癥出現(xiàn)顯著好轉(zhuǎn),病理組織學檢查顯示腸上皮化生、腺體萎縮等至少減輕2個級度;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緩解,胃鏡復查顯示黏膜慢性炎癥有所減少,病理組織學檢查顯示腸上皮化生、腺體萎縮等至少減輕1個級度;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或臨床癥狀惡化患者。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表示(±s),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參考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5%,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觀察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為(3.02±1.25)d,參考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為(5.26±1.54)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yīng)觀察組治療期間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參考組治療期間出現(xiàn)3例皮疹、3例腹瀉,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為1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祖國醫(yī)學將慢性萎縮性胃炎歸屬于“嘈雜”、“胃脘痛”、“胃痞”等范疇[3],病位在胃。中醫(yī)認為胃以降為和,脾氣宜升則健,因此在治療時,需要實現(xiàn)脾升胃降調(diào)節(jié)消化系統(tǒng)[4]。肝調(diào)暢氣機,有助于協(xié)調(diào)氣的升降出入,在消化系統(tǒng)中有著重要作用,因此肝之疏泄對于保證脾胃消化功能有著重要作用,在治療中通過調(diào)暢氣機、疏肝健脾能夠?qū)崿F(xiàn)本病治療。本次治療采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方,藥方中柴胡、川芎、芍藥、香附具有疏肝解郁功效,枳殼、陳皮、甘草具有理氣和中功效,加郁金、赤芍能夠有效理氣疏肝,薏苡仁可健脾,白花蛇舌草、黃連等具有清熱去燥濕功效,同時藥物可制約陳皮、白術(shù)、川芎之辛溫[5],諸藥聯(lián)合使用具有疏肝健脾、抑木培土功效。本次治療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大于參考組(P<0.05),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參考組(P<0.05),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考組(P<0.05),由此可知,柴胡疏肝化裁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效果顯著,安全性高。
[1]張瑩.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65例[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10,30(2):7-8.
[2]李秀英.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療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縮性胃炎53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9,15(6):77-78.
[3]孔憲輝.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肝胃不和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4(12):17-18.
[4]胡浩.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療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縮性胃炎80例[J].河南中醫(yī),2012,32(11):1544.
[5]張靜芬.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95例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3,29(10):39-41.
2014-03-13)
1005-619X(2014)06-0521-02
10.13517/j.cnki.ccm.2014.06.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