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關鍵詞〕 幼兒園;多媒體;語言教
學;語言表達;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9—0115—01
隨著幼兒園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計算機技術的日益普及,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正以全新的面貌進入幼兒園教學活動,這給幼兒園教學注入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那么,如何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幼兒園教學活動,已成為當前幼教領域所共同關注的問題。它對改革幼兒園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推動幼兒園教育現代化進程都有著非常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營造寬松意境,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會對電腦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幼兒對課件中的聲音、畫面,尤其是動畫,都非常喜歡。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性和交互的特性,以及新穎、有趣和色彩鮮艷的畫面等都是吸引幼兒注意力的關鍵所在。因此,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符合其心理特點的多媒體教學意境,非常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與此同時,教師用鼠標控制多媒體畫面,使畫面做到動、靜交替,更能充實故事內容,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二、渲染動態(tài)情境,激發(fā)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幼兒受個性和環(huán)境的影響,在語言表達能力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有的幼兒性格外向,能說會道,落落大方;有的幼兒沉默少語,膽怯害羞,見外人不愛說話,這樣導致每個班級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不均衡。如果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沒有豐富的語言素材,只有幾張靜態(tài)的圖片等簡單的教具,就不能很好地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為此,運用多媒體營造一個豐富且動態(tài)的語言環(huán)境,就成了教師必然的選擇。例如,有時我把教學內容制作成FLASH課件,這樣幼兒的積極性就被完全調動了起來,就連平時寡言少語的幼兒也都能積極舉手發(fā)言,幼兒的注意力完全能投入到活動之中。多媒體技術運用于語言活動中,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持續(xù)注意力,另一方面還可以使群體的語言向積極方向發(fā)展,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烘托欣賞氣氛,培養(yǎng)幼兒對語言的感知力
在語言活動中,對語言材料的理解、欣賞、朗誦,能培養(yǎng)幼兒對語言美的感悟以及語言表達的語感能力。由于幼兒受身心發(fā)展的限制,讓他們對材料的內在意義進行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他們也就很難在欣賞過程中通過想象形成鮮明的畫面。而運用FLASH課件,則能以文字、聲音、動畫三結合的方式,有效地烘托、渲染語言欣賞的氛圍,促使幼兒入情、入境。例如,在組織語言活動“小水滴旅行記”的時候,我就考慮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讓幼兒來理解水滴經過高溫變成蒸汽的現象呢?光靠講肯定沒有效果,如果在現場做實驗可時間不允許。后來,我試著把多媒體課件運用到了教學活動中:課件畫面上,水滴在陽光的照耀下慢慢地變成朦朧的蒸汽,飄呀飄,飄到藍藍的天空,又匯聚成了一朵朵的白云。幼兒已沉浸在這美妙的意境中,仿佛身臨其境的在感受著這一切的變化,并不自覺地隨著它的變化用語言描述著驚喜的發(fā)現。課件的運用,讓我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由此可見,在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下,幼兒能淺易清晰地理解語言所表達的意義,能結合語言和畫面進行動感的想象,能在敘述中察覺到情感的流動和語音韻律的美。
四、豐富語言情境,活躍幼兒的思維,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教師可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學材料進行巧妙地編輯和組合,設置思考點,引導幼兒思維,從而在幼兒語言與思維的整合教育中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讓幼兒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如,在詩歌《夏天的歌》教學中,課件的使用可以讓幼兒始終處于“夏天的蟬鳴蛙叫,荷風細雨的意境”之中。為了引發(fā)幼兒積極的思維和想象,教師在課件中還可以設置一個稚嫩的聲音:“小朋友,你們知道還有誰在夏天唱歌嗎?”目的是為了制造懸念,讓幼兒積極思維,想出小動物唱歌的情境。這樣不但增強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調動了幼兒的思維,使幼兒的語言和思維達到完美整合。
在近幾年幼兒語言教育實踐中,我國依據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大膽科學運用多媒體手段,為幼兒的思維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大大縮短了幼兒與作品間的距離,促進了幼兒主動學習和個性的發(fā)展,使課堂教學煥發(fā)出了新活力。今后,我們還要進一步探索多媒體課件在其他各種教學活動中的運用,使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更多更大的幫助。
編輯:王金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