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的有效引入是成功教學的開始,良好的教學導語能先聲奪人,磁石般地吸引學生,促使學生去體驗探究過程,給課堂教學定下成功的基調,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幸福地主動地學習,達到教學的三維目標。
關鍵詞:課堂引入;引入的角度;三維目標
新課程理念提倡從實際情景中引入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后,在實際問題中或數(shù)學題目中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樣一來,課堂引入的角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每一節(jié)新課之前的備課工作總是準備
得特別充分,尤其是公開課,總想在引入階段讓人覺得眼前一亮。但是課堂的效果常常不盡如人意。現(xiàn)在想來,問題是出在了引入角度上面。課堂導入切忌:喧賓奪主、弄巧成拙。引入新課時所選用的材料必須緊密配合所要講述的課題,不能脫離正課主題,不然不但沒有起到幫助理解新知識的作用,反而干擾了學生對新授課的理解,給學生的認識過程造成了障礙。
課堂引入的角度不同往往取得的效果也大不相同。根據(jù)不同的課題,挑選不同的引入角度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在上《一次函數(shù)》新課的時候,往往可以從復習這個角度來引入,復習正比例函數(shù),既能鞏固舊知又能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用類比的思想來學習新內容;在教學《科學記數(shù)法》新課時,可從設疑的角度來引入,提出將0.1毫米的紙折30次能有多高這樣的問題,問題答案的驚人程度使學生能集中思想,跳躍思維,進入最佳狀態(tài)迎接新課;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時候,可從資料這個角度來引入,介紹中國古代的《孫子算經(jīng)》,在介紹過程中往往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將學生無意注意轉化為有意注意,更順利地進入新課……類似的不同的角度還有:標題式的引入、操作引入、錯例引入等。
課堂教學中一個精彩的、匠心獨具的引入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關鍵,它是支撐和激勵學生學習的源泉,能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是學生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基礎和動力。引入的方法很多,還需要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李學明.淺談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引入方法[J].珠江教育論壇,2012(05):45.
作者簡介:李遠,男,1983年5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上海市二十五中學,研究方向:中學數(shù)學教學。
編輯 王團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