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曉
在高等教育深入發(fā)展的今天,高校學生的活動也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目前高校對學生活動的管理存在著管理觀念落后,管理體制陳舊等問題,對于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也存在著各種不足之處。而對學生活動來說,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是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而學生干部的能力不足則有可能直接導致工作效率和工作質(zhì)量的降低,破壞團隊凝聚力,甚至于導致活動的失敗。因此,通過積極有效的激勵措施來提升高校學生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學生干部的創(chuàng)造力,增強他們的團隊凝聚力,進而提升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zhì),這樣才能確?;顒幽繕说膶崿F(xiàn)。
學生干部作為學生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在活動開展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在學生活動項目中,依據(jù)學生干部在活動過程中的職能不同,本文把學生干部主要分為管理型和勞務型兩類,這兩類學生干部具有不同的特征,對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和需求層次也有所區(qū)別。
1.管理型學生干部。管理型學生干部指利用其管理知識和相關經(jīng)驗在活動中擔任管理角色的學生,此類學生大多數(shù)有著較廣的人脈關系和成熟的人際交往技巧,曾經(jīng)參加組織過某類活動,有著豐富的活動管理經(jīng)驗,并且對活動的進行有自己的見解,能夠運用人格魅力帶領他人完成活動。這類學生干部有以下特點:一是有較強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管理型學生干部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個人的靈感和才智,隨機應變地處理活動中的突發(fā)事件,也往往能夠取得比較滿意的結果。二是有較強的工作自主性和責任心。較強的工作自主性能夠充分調(diào)動管理型學生干部的主觀能動性,此類學生干部在學生活動中能夠占據(jù)主導地位,對事物的安排有著自己的主觀意見,能夠清晰地預知活動最后成果,因此由管理型學生干部負責的學生活動往往都能夠取得成功。三是有著較強的自我成就感,對于自我實現(xiàn)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意愿。他們不太注重個人物質(zhì)方面的得失,但注重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重視人際交流溝通與參與,在此過程中往往不能夠以普通的方式對其工作過程與成果進行監(jiān)控和衡量。
因此,管理型學生干部在活動過程中需求往往比較繁復,在活動的不同階段也有著不同的需求,他們在活動中更注重在精神方面的成長。管理型學生干部往往有著自己對事物的獨立想法,這也很容易導致該類型學生干部在學生活動中表現(xiàn)出個人主義強烈,缺乏團隊意識等問題。
2.勞務型學生干部。勞務型學生干部是指在學生活動進行中,主要負責活動細則具體實施的學生干部,他們往往出現(xiàn)在活動現(xiàn)場并進行現(xiàn)場工作。勞務型學生干部所接觸到的學生工作是最基層、最基本的工作,是積累經(jīng)驗、建立人脈、形成自己做事風格的重要階段。這類學生干部有以下特點:一是責任心不強,缺乏主動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很多勞務型學生干部不是活動方案的制訂者,不能很好地擔當起學生干部的職責,各項班級工作的開展,需要老師的催促和叮囑,工作缺乏主動性,不能主動開展班級活動,當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或問題,也不能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二是可替代性比較強。對勞務型學生干部中的幾個成員進行活動任務的調(diào)整往往不會影響整個活動的具體進展。三是易監(jiān)督和衡量。由于勞務型學生干部的工作比較具體,因此可以根據(jù)其具體所做的事來進行評判,對工作過程和成果比較容易監(jiān)督考核。
1.學生活動的生命周期及學生活動的各個階段。美國相關組織曾提出:“項目是一系列獨特的、復雜的并相互關聯(lián)的活動?!睂σ粋€活動項目來說,其最大特點是有始有終,并且具有明確的開始期與結束期。把活動從開始到結束劃分為幾個不同的活動階段便構成了完整的活動生命周期。依據(jù)管理學相關理論,將學生活動項目的生命周期劃分為四個階段:啟動階段、規(guī)劃階段、實施階段和收尾階段。
2.學生活動生命周期中管理型學生干部的需求特征與激勵措施。對于管理型學生干部要既注重精神上的激勵,也不能忽視物質(zhì)上的激勵。因此在對管理型學生干部進行激勵的時候,應該了解他們在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為此,筆者向江蘇科技大學在校的學生干部發(fā)放了問卷,共發(fā)放500份,回收率95%,有效率90%。通過問卷調(diào)查了解到,34%的同學認為需要個人成長和發(fā)展,排在第一位;23%的同學需要得到工作自主,20.2%的同學希望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就,14.8%的同學喜歡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僅有8%的同學希望在活動中獲得物質(zhì)獎勵。從上述調(diào)查結果可以看出,目前各個研究機構對高校學生干部需求因素的研究并不具體,為了探討出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學生干部的激勵模式,則需要研究管理型學生干部在學生活動項目的各個階段是否有著不同需求,進而制訂相應的激勵措施。
第一,啟動階段中管理型學生干部的需求特征與激勵措施。在活動的啟動階段,管理型學生干部渴望了解自己所處管理群體的具體情況,希望了解彼此來確定具體分工。針對此階段管理型學生干部存在的需求特征,可以采取以下三種激勵措施:一是目標激勵。為管理型學生干部確定一個明確的活動目標來實現(xiàn)目標激勵。通過設想活動的美好前景來明確他們的努力方向,激勵他們?yōu)閷崿F(xiàn)這個遠景而發(fā)揮核心作用。二是信息激勵。幫助他們明確活動的具體范圍、進度計劃和預算安排等信息來實現(xiàn)信息激勵。三是參與激勵。應充分參考管理型學生干部的意見,讓他們參與到活動實施方案的制訂中,激發(fā)他們作為項目主人翁的責任感,激勵他們?yōu)轫樌瓿苫顒佣粩嗯Α?/p>
第二,項目規(guī)劃階段管理型學生干部的需求特征與激勵措施。隨著項目的開展,管理型學生干部之間的人際關系處于緊張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很可能會影響到他們能力的發(fā)揮,只有使其快速適應這種人際關系,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關心的工作氛圍,才能減少不必要的人際阻力。在此階段考慮到他們的需求,應采用以下幾種激勵措施:一是責任激勵。在學生活動規(guī)劃階段,應該幫助管理型學生干部進一步明確他們各自的工作職責,通過行之有效的約束機制和獎勵機制,讓他們準確地識別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增強個人的責任意識和團隊意識。二是尊重激勵。在活動開始前,應當充分考慮管理型學生干部對活動的感受,排除他們的不滿情緒,聽取他們的意見,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決策認同感。三是溝通激勵。在此階段要增強信息的透明度,加強與管理型學生干部的溝通,及時交換意見,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理解和支持的工作環(huán)境。
第三,活動實施階段管理型學生干部的需求特征與激勵措施。在這個階段應該為他們劃分具體職責,建立具體的約束機制和獎勵機制,使其在活動實施階段能夠識別各自應承擔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具體有以下激勵方式:一是自我激勵。在實施階段減少對管理型學生干部的干預,使其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創(chuàng)造性,在他們?nèi)〉靡欢ǖ墓ぷ鞒煽兒笠皶r進行表揚和鼓勵,營造一種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工作氛圍,最終達到自我激勵的目的。二是知識激勵。在活動過程中,盡可能地增加與管理型學生干部溝通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溝通中相互學習,達到知識和技能的共享,使他們能夠不斷學習完善自身,從而實現(xiàn)知識激勵。
第四,活動收尾階段管理型學生干部的需求特征與激勵措施。在這個階段不僅要關注活動的完成質(zhì)量和所取得的成果,還要關心管理型學生干部的心理變化,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具體措施如下:一是認可激勵。在取得活動的預期成果后,管理型學生干部也許更注重的是大家對活動成果的認可度,此時應該明確表達對他們活動成果的認可來實現(xiàn)對他們的認可激勵。二是成長激勵。應該注意項目目標與管理型學生干部個人成長需求的有機結合,并及時和他們進行溝通交流,讓其明白通過活動自身所取得的成長。
根據(jù)上述對管理型學生干部的需求特征分析以及提出的相應的激勵措施,可以在學生活動生命周期中構建動態(tài)激勵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管理型學生干部的激勵模式
3.學生活動生命周期中勞務型學生干部的需求特征以及激勵措施。第一,勞務型學生干部的需求特征。一是關注提供增強能力的學習培訓機會。勞務型學生干部往往是由低年級學生干部組成,對能力提高有著極強的渴望,因此他們對有能力提高的學習培訓機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關注。二是不太關注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但注重情感需要。勞務型學生干部中的多數(shù)為大一學生,他們在經(jīng)歷了情感濃郁的高中生活后,來到大學這個相對社會化的環(huán)境中,人際交往出現(xiàn)了極大反差,因此他們雖有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需求,但是在這個階段更加注重社交、情感與尊重的需求。
第二,學生活動生命周期中勞務型學生干部的激勵措施。勞務型學生干部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積極性較差,工作自主性不強,對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渴望度不高等現(xiàn)象,他們往往更關注的是自身在活動中所獲得的利益,注重人際交往和情感培養(yǎng)。為此可以考慮在活動開始前舉行一些小活動讓他們有足夠的機會認識彼此,培養(yǎng)彼此的友誼。在活動進行過程中充分考慮他們的需求,滿足他們基本的需求,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在活動的結束期可以對他們進行適當?shù)莫剟睿浞挚隙ㄋ麄冊诨顒又兴鞒龅呐?,增強他們對活動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與之對應的,在項目的啟動與規(guī)劃階段,需要做好對勞務型學生干部的信息溝通和培訓工作;進入項目實施階段后,勞務型學生干部作為對活動進程起關鍵作用的具體實施者,應關注其強化激勵的作用,以免造成活動的延誤。另外可以將對他們的培訓計劃納入到活動的過程中,增強勞務型學生干部對活動和團體的歸屬感。隨著活動收尾期的到來,勞務型學生干部更注重的是大家對自己的認可度,此時應該給予其鼓勵和贊賞。根據(jù)上述對勞務型學生干部在項目各個階段不同的需求特征分析,可以考慮采用相應的激勵模式,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勞動型學生干部的激勵模式
基于學生活動周期的動態(tài)激勵模式能夠使活動管理者可以準確把握活動各個時期對不同學生干部的激勵重點,充分調(diào)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使活動能夠順利高效地進行。而動態(tài)激勵模式也能夠根據(jù)不同學生干部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使激勵方式更有效,讓他們在完成活動要求的同時也能夠?qū)崿F(xiàn)自我價值,滿足個人需求。本文通過以上的論證,主要得出以下三個結論:一是對學生干部激勵制度的管理應根據(jù)學生活動項目生命周期作相應調(diào)整,教師應把握在各時期的激勵重點,做出合理完善的決策,使學生活動按照預期計劃順利完成。二是管理型和勞務型兩類學生干部在學生活動中表現(xiàn)出各自的特點,在學生活動項目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也有著不同層次的需求,應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使激勵更具實效性。三是學生干部的需求會隨著學生活動的運行而發(fā)生一些變化,應針對這些變化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勵措施,構建基于學生活動項目生命周期的學生干部激勵模式,提高學生干部的學習、工作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zhì),從而確?;顒幽繕说捻樌麑崿F(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