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莉+雷桂蘭+高潔+吳中華+方元平
摘要:用60%乙醇分別提取了蒼耳(Xanthium sibiricum)子與艾蒿(Artemisia argyi)、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的葉和莖提取物,并用浸漬法和三角燒瓶熏蒸法測定了提取物對尖音庫蚊(Culex pipiens)復組蚊的幼蟲和成蟲殺蟲和驅(qū)避效果。結(jié)果表明,蒼耳子、艾蒿葉與莖和紫茉莉葉與莖植物提取物對蚊的IV齡幼蟲毒殺作用的LC50值分別是0.373 6、1.630 7、2.715 5、6.841 1和3.981 8 mg/mL,對成蟲毒殺作用的LC50值分別是0.017 85、0.042 85、0.018 09、0.034 40和0.068 74 g/250 mL;5種提取物對幼蟲的毒殺作用由強到弱依次是蒼耳子、艾蒿葉、艾蒿莖、紫茉莉莖、紫茉莉葉,對成蟲的毒殺作用由強到弱依次是蒼耳子、艾蒿莖、紫茉莉葉、艾蒿葉、紫茉莉莖。
關(guān)鍵詞:蒼耳(Xanthium sibiricum)子;艾蒿(Artemisia argyi);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尖音庫蚊(Culex pipiens)復組蚊;生物測定法
中圖分類號:R183.5;TQ4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5-3546-02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Plant Extracts on Poisoning Mosquito
Cao Xiao-li1,2,Lei Gui-lan1,2,Gao Jie1,2,Wu Zhng-hua1,2,*,F(xiàn)ang Yuan-ping1,2
(1.Hubei Key Laboratory Economic Forest Germplsam Improvement and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Huangzhou, Hubei 438000, China. 2.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ce,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zhou, Hubei 438000, China.)
Abstract: The fruits of Fructus Xanthii,the leafs and stems of Artemisia argyi and the leafs and stems of Mirabilis jalapa were extracted by 60% Ethyl alcohol. The insecticidal efficacy of plant extracts on larvae and adults of Culex pipiens complex were studied by bioassay .The LC50 values of the fruits of Fructus Xanthii,the leafs and stems of Artemisia argyi and the leafs and stems of Mirabilis jalapa to the larvae were 0.3736,1.6307,2.7155,6.8411 and 3.981 8mg/mL. The LC50 values to the adults were 0.017 85,0.042 85,0.018 09,0.034 40 and 0.06 874 g/250mL. The killing effects to larvae were in the order of the fruits of Fructus Xanthii> the leaf of Artemisia argyi > the stem of Artemisia argyi>the stems of Mirabilis jalapa >the leaf of Mirabilis jalapa. The killing effects to the adults were in the order of the fruits of Fructus Xanthii>the stem of Artemisia argyi >the leaf of Mirabilis jalapa > the leaf of Artemisia argyi>the stem of Mirabilis jalapa. It will have certain values in finding efficient plant pesticides.
Key words: Xanthium sibiricum; Artemisia argyi; Mirabilis jalapa ;Culex pipiens complex; Bioassay
收稿日期:2013-10-10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D20122703);黃岡師范學院大學生科學基金研究項目(ZX1153)
作者簡介:曹曉麗(1990-),女,湖北隨州人,研究方向為植物保護,(電話)0713-8833606(電子信箱)270540875@qq.com;
通訊作者,吳中華,教授,主要從事蚊抗性遺傳與治理研究,(電話)13409739460(電子信箱) swwzh@hgnu.edu.cn。
地球上生活的昆蟲種類大約有100萬種以上,相當一部分是農(nóng)業(yè)、林業(yè)和衛(wèi)生害蟲,它們危害著農(nóng)業(yè)和林業(yè)生產(chǎn)及人類健康。蚊是一類重要的醫(yī)學害蟲,吸食人類和動物血液,并傳播乙型腦炎、瘧疾、絲蟲病、登革熱和黃熱病等多種疾病。人類常采用化學殺蟲劑來治理蚊害,但是化學防治與蚊抗藥性成正相關(guān),同時還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和影響人體健康等一系列問題[1]。
植物與昆蟲是陸地生物群落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兩者在進化過程中呈協(xié)同進化關(guān)系。植物抵抗昆蟲的危害,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復雜的化學防御體系和形態(tài)防御結(jié)構(gòu),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一些在代謝中派生出來的次生代謝物質(zhì)[2,3]。主要活性物質(zhì)為萜烯類、生物堿、精油類、噻酚類、聚乙炔類和羧酸酯類等。植物次生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抽提、加工制成植物殺蟲劑,對害蟲具有觸殺、胃毒、忌避、拒食和抑制生長發(fā)育等多種生物活性,對天敵影響小,在環(huán)境中容易降解,即使長期使用,昆蟲也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在我國近3萬種高等植物中,已查明約有近千種植物具有殺蟲活性物質(zhì)。研究得比較深入的有楝科、衛(wèi)矛科、杜鵑花科、瑞香科、茄科和菊科等。本試驗以廣泛分布于鄂東地區(qū)的蒼耳(Xanthium sibiricum)、艾蒿(Artemisia argyi)與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3種植物為材料,比較其對尖音庫蚊(Culex pipiens)復組蚊的殺蟲活性,旨在開發(fā)出新的植物源殺蟲劑,為大別山殺蟲植物的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植物材料 分別于2012年5~6月在黃州近郊采集生長旺盛的艾蒿、紫茉莉植物體的莖葉,9月采集蒼耳的果實。60 ℃烘干、粉碎并過40目篩及密封保存?zhèn)溆谩?/p>
1.1.2 供試蚊 于2012年5月間在黃岡市南湖區(qū)豐利畜牧場旁死水溝采集尖音庫蚊復組蚊的幼蟲,帶回實驗室飼養(yǎng)、繁殖,后代幼蟲和成蚊用于毒殺試驗。
1.1.3 試驗器材及藥品 RE-52AA型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AB204-N型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95%乙醇(AR,天津市恒興化學試劑制造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植物粗提液制備 分別取500 g艾蒿的莖與葉粉、紫茉莉的莖與葉粉和蒼耳子粉,以60%乙醇為溶劑,采用閃提法提取、濃縮成浸膏;然后用60%乙醇稀釋成相應濃度的儲備液,置于4 ℃冰箱中保存?zhèn)溆谩┝繂挝粸楦山嘀亓?稀釋液容積(W/V)。
1.2.2 生物測定法 (1)對幼蚊的毒殺作用測定。參照并改良文獻[4]的方法,在98 mL自來水中放入20只Ⅳ齡幼蟲,加2 mL用60%乙醇稀釋不同濃度的藥劑,總體積100 mL,設(shè)置5個濃度梯度,每個濃度重復3次,并設(shè)空白對照組,24 h后統(tǒng)計幼蟲死亡數(shù)。(2)對成蚊的蒸毒殺作用測定。采用三角燒瓶熏蒸法,在250 mL錐形瓶投入20只羽化后3~5 d的成蚊且雌雄各半,取不同量的植物浸膏直接涂布在面積為12 cm2的定性濾紙上并投入到成蚊錐形瓶中,設(shè)置5個濃度梯度,每個濃度重復3次,取1 mL 60%的乙醇做空白對照。記錄第一只蚊的死亡時間,24 h后統(tǒng)計成蟲死亡數(shù)。
1.3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用PROBIT軟件計算LC50值和毒力回歸方程。用SPSS11.5軟件處理,求出r。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5種提取物對尖音庫蚊復組蚊幼蟲的毒殺作用
采用浸漬法,檢測了5種樣品對尖音庫蚊復組蚊的Ⅳ齡幼蟲的毒殺作用,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5種樣品對蚊幼的毒殺性由強到弱依次是蒼耳子、艾蒿葉、艾蒿莖、紫茉莉莖、紫茉莉葉。其中蒼耳子對幼蟲的毒殺作用的LC50值是0.373 6 mg/mL,說明蒼耳子提取物對庫蚊幼蟲有較強毒殺作用。
2.2 5種提取物對尖音庫蚊復組蚊成蚊的毒殺作用
采用三角燒瓶熏蒸和藥膜法,檢測了5種樣品對成蟲的驅(qū)避和毒殺效果,結(jié)果見表2。由表2可知,5種樣品對成蚊的毒殺性由強到弱依次為蒼耳子、艾蒿莖、紫茉莉葉、艾蒿葉、紫茉莉莖,其中,蒼耳子對成蚊的毒殺性最高,LC50值0.01 785 g/250 mL。
3 小結(jié)與討論
蒼耳俗稱羊帶歸,有研究表明,蒼耳提取物具有廣譜的殺蟲作用,對包括同翅目、鱗翅目以及鞘翅目等多個昆蟲的成蟲以及幼蟲有不同程度的驅(qū)避、觸殺、熏蒸和抑制生長的作用[5,6]。
艾蒿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植物,富含多種活性化學成分,主要含有揮發(fā)油類、黃酮類、桉葉烷類和三萜類等化合物,活性研究發(fā)現(xiàn)艾蒿提取物對農(nóng)業(yè)害蟲具有拒食、驅(qū)避和拒產(chǎn)卵的活性,對多種植物病原菌表現(xiàn)出抑制生長活性。艾蒿提取物對甜菜夜蛾、菜青蟲、南方根結(jié)線蟲、小菜蛾和蚜蟲有毒殺效果[7,8]。
紫茉莉是一種常見外來入侵植物, 引入我國多年來,已表現(xiàn)出明顯的野生性或入侵性。紫茉莉的葉、根、種子和花均可入藥。紫茉莉提取物對小菜蛾、菜粉蝶、斜紋夜蛾有毒殺活性、胃毒作用和非選擇性拒食活性[9]。
以60%乙醇作溶劑對三種植物的不同器官進行浸提,其提取物對尖音庫蚊復組蚊的幼蟲和成蟲都有一定的毒殺作用。其中蒼耳子的毒殺效果最強,艾蒿次之,紫茉莉也具有一定毒殺作用。由于植物不同器官生化反應類型和代謝速率存在差異,各器官所儲存營養(yǎng)物質(zhì)和積累的次生代謝物種類與量則不同;提取方法和所選溶劑的極性差異會導致其提取物的殺蟲效果不同。艾蒿和紫茉莉的莖木質(zhì)化程度高于葉,營養(yǎng)物儲存量低于葉,總浸出物量也相對較低,如果以浸膏重量/溶液體積為計量單位,其毒殺效果莖可能高于葉;反之,以植物干重/溶液體積為計量單位,可以推測,植物的葉殺蟲效果應大于莖提取物;此外,蚊的幼蟲期和成蟲期對同一物質(zhì)的敏感性也存有差異,可以說明試驗中艾蒿和紫茉莉的莖與葉的提取物對蚊幼蟲和成蟲出現(xiàn)殺蟲效果不一致的原因。
總而言之,蒼耳、艾蒿和紫茉莉等植物不但有較好藥用價值,治療人類某些疾病;同時又有較強的殺蟲效果,如果加以合理利用,研發(fā)成新型的植物源殺蟲劑,將對害蟲的治理和環(huán)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孫建光,高俊蓮.我國蚊媒病發(fā)生近況及生物農(nóng)藥防治蚊蟲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06,10(17): 426-428.
[2] 胡 林,黃曉東,夏 堅,等.滅蚊驅(qū)蚊植物及其活性成分研究的挑戰(zhàn)與機會[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10,23(2):154-157.
[3] 王蓉蓉,林 華.生物防治劑在蚊蟲媒介防制方面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 2005, 32(4): 4182-4186.
[4] RAYMOND M, MARQUINE M. Evolution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Culex pipiens populations: the Corsican paradox[J]. Evol Biol,1994,7:315-337.
[5] 王 蓓,趙衛(wèi)星.蒼耳化學成分研究及應用[ J].化工時刊, 2011,55(7):47-49.
[6] 李 美,高興祥,高宗軍,等.蒼耳等48種植物提取物的殺蟲活性[J].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10,17(1):33-37.
[7] 李水清,張鐘寧.艾蒿提取物對菜青蟲的生物活性[J].昆蟲知識, 2004,41(5):439-442.
[8] 胡林峰,崔乘幸,吳玉博,等.艾蒿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0,38(4):75-78.
[9] 彭躍進,魯紅學,周 勇.紫茉莉莖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2006,34(6):22-24.
植物與昆蟲是陸地生物群落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兩者在進化過程中呈協(xié)同進化關(guān)系。植物抵抗昆蟲的危害,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復雜的化學防御體系和形態(tài)防御結(jié)構(gòu),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一些在代謝中派生出來的次生代謝物質(zhì)[2,3]。主要活性物質(zhì)為萜烯類、生物堿、精油類、噻酚類、聚乙炔類和羧酸酯類等。植物次生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抽提、加工制成植物殺蟲劑,對害蟲具有觸殺、胃毒、忌避、拒食和抑制生長發(fā)育等多種生物活性,對天敵影響小,在環(huán)境中容易降解,即使長期使用,昆蟲也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在我國近3萬種高等植物中,已查明約有近千種植物具有殺蟲活性物質(zhì)。研究得比較深入的有楝科、衛(wèi)矛科、杜鵑花科、瑞香科、茄科和菊科等。本試驗以廣泛分布于鄂東地區(qū)的蒼耳(Xanthium sibiricum)、艾蒿(Artemisia argyi)與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3種植物為材料,比較其對尖音庫蚊(Culex pipiens)復組蚊的殺蟲活性,旨在開發(fā)出新的植物源殺蟲劑,為大別山殺蟲植物的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植物材料 分別于2012年5~6月在黃州近郊采集生長旺盛的艾蒿、紫茉莉植物體的莖葉,9月采集蒼耳的果實。60 ℃烘干、粉碎并過40目篩及密封保存?zhèn)溆谩?/p>
1.1.2 供試蚊 于2012年5月間在黃岡市南湖區(qū)豐利畜牧場旁死水溝采集尖音庫蚊復組蚊的幼蟲,帶回實驗室飼養(yǎng)、繁殖,后代幼蟲和成蚊用于毒殺試驗。
1.1.3 試驗器材及藥品 RE-52AA型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AB204-N型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95%乙醇(AR,天津市恒興化學試劑制造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植物粗提液制備 分別取500 g艾蒿的莖與葉粉、紫茉莉的莖與葉粉和蒼耳子粉,以60%乙醇為溶劑,采用閃提法提取、濃縮成浸膏;然后用60%乙醇稀釋成相應濃度的儲備液,置于4 ℃冰箱中保存?zhèn)溆?。劑量單位為干浸膏重?稀釋液容積(W/V)。
1.2.2 生物測定法 (1)對幼蚊的毒殺作用測定。參照并改良文獻[4]的方法,在98 mL自來水中放入20只Ⅳ齡幼蟲,加2 mL用60%乙醇稀釋不同濃度的藥劑,總體積100 mL,設(shè)置5個濃度梯度,每個濃度重復3次,并設(shè)空白對照組,24 h后統(tǒng)計幼蟲死亡數(shù)。(2)對成蚊的蒸毒殺作用測定。采用三角燒瓶熏蒸法,在250 mL錐形瓶投入20只羽化后3~5 d的成蚊且雌雄各半,取不同量的植物浸膏直接涂布在面積為12 cm2的定性濾紙上并投入到成蚊錐形瓶中,設(shè)置5個濃度梯度,每個濃度重復3次,取1 mL 60%的乙醇做空白對照。記錄第一只蚊的死亡時間,24 h后統(tǒng)計成蟲死亡數(shù)。
1.3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用PROBIT軟件計算LC50值和毒力回歸方程。用SPSS11.5軟件處理,求出r。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5種提取物對尖音庫蚊復組蚊幼蟲的毒殺作用
采用浸漬法,檢測了5種樣品對尖音庫蚊復組蚊的Ⅳ齡幼蟲的毒殺作用,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5種樣品對蚊幼的毒殺性由強到弱依次是蒼耳子、艾蒿葉、艾蒿莖、紫茉莉莖、紫茉莉葉。其中蒼耳子對幼蟲的毒殺作用的LC50值是0.373 6 mg/mL,說明蒼耳子提取物對庫蚊幼蟲有較強毒殺作用。
2.2 5種提取物對尖音庫蚊復組蚊成蚊的毒殺作用
采用三角燒瓶熏蒸和藥膜法,檢測了5種樣品對成蟲的驅(qū)避和毒殺效果,結(jié)果見表2。由表2可知,5種樣品對成蚊的毒殺性由強到弱依次為蒼耳子、艾蒿莖、紫茉莉葉、艾蒿葉、紫茉莉莖,其中,蒼耳子對成蚊的毒殺性最高,LC50值0.01 785 g/250 mL。
3 小結(jié)與討論
蒼耳俗稱羊帶歸,有研究表明,蒼耳提取物具有廣譜的殺蟲作用,對包括同翅目、鱗翅目以及鞘翅目等多個昆蟲的成蟲以及幼蟲有不同程度的驅(qū)避、觸殺、熏蒸和抑制生長的作用[5,6]。
艾蒿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植物,富含多種活性化學成分,主要含有揮發(fā)油類、黃酮類、桉葉烷類和三萜類等化合物,活性研究發(fā)現(xiàn)艾蒿提取物對農(nóng)業(yè)害蟲具有拒食、驅(qū)避和拒產(chǎn)卵的活性,對多種植物病原菌表現(xiàn)出抑制生長活性。艾蒿提取物對甜菜夜蛾、菜青蟲、南方根結(jié)線蟲、小菜蛾和蚜蟲有毒殺效果[7,8]。
紫茉莉是一種常見外來入侵植物, 引入我國多年來,已表現(xiàn)出明顯的野生性或入侵性。紫茉莉的葉、根、種子和花均可入藥。紫茉莉提取物對小菜蛾、菜粉蝶、斜紋夜蛾有毒殺活性、胃毒作用和非選擇性拒食活性[9]。
以60%乙醇作溶劑對三種植物的不同器官進行浸提,其提取物對尖音庫蚊復組蚊的幼蟲和成蟲都有一定的毒殺作用。其中蒼耳子的毒殺效果最強,艾蒿次之,紫茉莉也具有一定毒殺作用。由于植物不同器官生化反應類型和代謝速率存在差異,各器官所儲存營養(yǎng)物質(zhì)和積累的次生代謝物種類與量則不同;提取方法和所選溶劑的極性差異會導致其提取物的殺蟲效果不同。艾蒿和紫茉莉的莖木質(zhì)化程度高于葉,營養(yǎng)物儲存量低于葉,總浸出物量也相對較低,如果以浸膏重量/溶液體積為計量單位,其毒殺效果莖可能高于葉;反之,以植物干重/溶液體積為計量單位,可以推測,植物的葉殺蟲效果應大于莖提取物;此外,蚊的幼蟲期和成蟲期對同一物質(zhì)的敏感性也存有差異,可以說明試驗中艾蒿和紫茉莉的莖與葉的提取物對蚊幼蟲和成蟲出現(xiàn)殺蟲效果不一致的原因。
總而言之,蒼耳、艾蒿和紫茉莉等植物不但有較好藥用價值,治療人類某些疾??;同時又有較強的殺蟲效果,如果加以合理利用,研發(fā)成新型的植物源殺蟲劑,將對害蟲的治理和環(huán)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孫建光,高俊蓮.我國蚊媒病發(fā)生近況及生物農(nóng)藥防治蚊蟲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06,10(17): 426-428.
[2] 胡 林,黃曉東,夏 堅,等.滅蚊驅(qū)蚊植物及其活性成分研究的挑戰(zhàn)與機會[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10,23(2):154-157.
[3] 王蓉蓉,林 華.生物防治劑在蚊蟲媒介防制方面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 2005, 32(4): 4182-4186.
[4] RAYMOND M, MARQUINE M. Evolution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Culex pipiens populations: the Corsican paradox[J]. Evol Biol,1994,7:315-337.
[5] 王 蓓,趙衛(wèi)星.蒼耳化學成分研究及應用[ J].化工時刊, 2011,55(7):47-49.
[6] 李 美,高興祥,高宗軍,等.蒼耳等48種植物提取物的殺蟲活性[J].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10,17(1):33-37.
[7] 李水清,張鐘寧.艾蒿提取物對菜青蟲的生物活性[J].昆蟲知識, 2004,41(5):439-442.
[8] 胡林峰,崔乘幸,吳玉博,等.艾蒿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0,38(4):75-78.
[9] 彭躍進,魯紅學,周 勇.紫茉莉莖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2006,34(6):22-24.
植物與昆蟲是陸地生物群落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兩者在進化過程中呈協(xié)同進化關(guān)系。植物抵抗昆蟲的危害,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復雜的化學防御體系和形態(tài)防御結(jié)構(gòu),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一些在代謝中派生出來的次生代謝物質(zhì)[2,3]。主要活性物質(zhì)為萜烯類、生物堿、精油類、噻酚類、聚乙炔類和羧酸酯類等。植物次生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抽提、加工制成植物殺蟲劑,對害蟲具有觸殺、胃毒、忌避、拒食和抑制生長發(fā)育等多種生物活性,對天敵影響小,在環(huán)境中容易降解,即使長期使用,昆蟲也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在我國近3萬種高等植物中,已查明約有近千種植物具有殺蟲活性物質(zhì)。研究得比較深入的有楝科、衛(wèi)矛科、杜鵑花科、瑞香科、茄科和菊科等。本試驗以廣泛分布于鄂東地區(qū)的蒼耳(Xanthium sibiricum)、艾蒿(Artemisia argyi)與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3種植物為材料,比較其對尖音庫蚊(Culex pipiens)復組蚊的殺蟲活性,旨在開發(fā)出新的植物源殺蟲劑,為大別山殺蟲植物的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植物材料 分別于2012年5~6月在黃州近郊采集生長旺盛的艾蒿、紫茉莉植物體的莖葉,9月采集蒼耳的果實。60 ℃烘干、粉碎并過40目篩及密封保存?zhèn)溆谩?/p>
1.1.2 供試蚊 于2012年5月間在黃岡市南湖區(qū)豐利畜牧場旁死水溝采集尖音庫蚊復組蚊的幼蟲,帶回實驗室飼養(yǎng)、繁殖,后代幼蟲和成蚊用于毒殺試驗。
1.1.3 試驗器材及藥品 RE-52AA型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AB204-N型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95%乙醇(AR,天津市恒興化學試劑制造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植物粗提液制備 分別取500 g艾蒿的莖與葉粉、紫茉莉的莖與葉粉和蒼耳子粉,以60%乙醇為溶劑,采用閃提法提取、濃縮成浸膏;然后用60%乙醇稀釋成相應濃度的儲備液,置于4 ℃冰箱中保存?zhèn)溆?。劑量單位為干浸膏重?稀釋液容積(W/V)。
1.2.2 生物測定法 (1)對幼蚊的毒殺作用測定。參照并改良文獻[4]的方法,在98 mL自來水中放入20只Ⅳ齡幼蟲,加2 mL用60%乙醇稀釋不同濃度的藥劑,總體積100 mL,設(shè)置5個濃度梯度,每個濃度重復3次,并設(shè)空白對照組,24 h后統(tǒng)計幼蟲死亡數(shù)。(2)對成蚊的蒸毒殺作用測定。采用三角燒瓶熏蒸法,在250 mL錐形瓶投入20只羽化后3~5 d的成蚊且雌雄各半,取不同量的植物浸膏直接涂布在面積為12 cm2的定性濾紙上并投入到成蚊錐形瓶中,設(shè)置5個濃度梯度,每個濃度重復3次,取1 mL 60%的乙醇做空白對照。記錄第一只蚊的死亡時間,24 h后統(tǒng)計成蟲死亡數(shù)。
1.3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用PROBIT軟件計算LC50值和毒力回歸方程。用SPSS11.5軟件處理,求出r。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5種提取物對尖音庫蚊復組蚊幼蟲的毒殺作用
采用浸漬法,檢測了5種樣品對尖音庫蚊復組蚊的Ⅳ齡幼蟲的毒殺作用,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5種樣品對蚊幼的毒殺性由強到弱依次是蒼耳子、艾蒿葉、艾蒿莖、紫茉莉莖、紫茉莉葉。其中蒼耳子對幼蟲的毒殺作用的LC50值是0.373 6 mg/mL,說明蒼耳子提取物對庫蚊幼蟲有較強毒殺作用。
2.2 5種提取物對尖音庫蚊復組蚊成蚊的毒殺作用
采用三角燒瓶熏蒸和藥膜法,檢測了5種樣品對成蟲的驅(qū)避和毒殺效果,結(jié)果見表2。由表2可知,5種樣品對成蚊的毒殺性由強到弱依次為蒼耳子、艾蒿莖、紫茉莉葉、艾蒿葉、紫茉莉莖,其中,蒼耳子對成蚊的毒殺性最高,LC50值0.01 785 g/250 mL。
3 小結(jié)與討論
蒼耳俗稱羊帶歸,有研究表明,蒼耳提取物具有廣譜的殺蟲作用,對包括同翅目、鱗翅目以及鞘翅目等多個昆蟲的成蟲以及幼蟲有不同程度的驅(qū)避、觸殺、熏蒸和抑制生長的作用[5,6]。
艾蒿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植物,富含多種活性化學成分,主要含有揮發(fā)油類、黃酮類、桉葉烷類和三萜類等化合物,活性研究發(fā)現(xiàn)艾蒿提取物對農(nóng)業(yè)害蟲具有拒食、驅(qū)避和拒產(chǎn)卵的活性,對多種植物病原菌表現(xiàn)出抑制生長活性。艾蒿提取物對甜菜夜蛾、菜青蟲、南方根結(jié)線蟲、小菜蛾和蚜蟲有毒殺效果[7,8]。
紫茉莉是一種常見外來入侵植物, 引入我國多年來,已表現(xiàn)出明顯的野生性或入侵性。紫茉莉的葉、根、種子和花均可入藥。紫茉莉提取物對小菜蛾、菜粉蝶、斜紋夜蛾有毒殺活性、胃毒作用和非選擇性拒食活性[9]。
以60%乙醇作溶劑對三種植物的不同器官進行浸提,其提取物對尖音庫蚊復組蚊的幼蟲和成蟲都有一定的毒殺作用。其中蒼耳子的毒殺效果最強,艾蒿次之,紫茉莉也具有一定毒殺作用。由于植物不同器官生化反應類型和代謝速率存在差異,各器官所儲存營養(yǎng)物質(zhì)和積累的次生代謝物種類與量則不同;提取方法和所選溶劑的極性差異會導致其提取物的殺蟲效果不同。艾蒿和紫茉莉的莖木質(zhì)化程度高于葉,營養(yǎng)物儲存量低于葉,總浸出物量也相對較低,如果以浸膏重量/溶液體積為計量單位,其毒殺效果莖可能高于葉;反之,以植物干重/溶液體積為計量單位,可以推測,植物的葉殺蟲效果應大于莖提取物;此外,蚊的幼蟲期和成蟲期對同一物質(zhì)的敏感性也存有差異,可以說明試驗中艾蒿和紫茉莉的莖與葉的提取物對蚊幼蟲和成蟲出現(xiàn)殺蟲效果不一致的原因。
總而言之,蒼耳、艾蒿和紫茉莉等植物不但有較好藥用價值,治療人類某些疾病;同時又有較強的殺蟲效果,如果加以合理利用,研發(fā)成新型的植物源殺蟲劑,將對害蟲的治理和環(huán)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孫建光,高俊蓮.我國蚊媒病發(fā)生近況及生物農(nóng)藥防治蚊蟲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06,10(17): 426-428.
[2] 胡 林,黃曉東,夏 堅,等.滅蚊驅(qū)蚊植物及其活性成分研究的挑戰(zhàn)與機會[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10,23(2):154-157.
[3] 王蓉蓉,林 華.生物防治劑在蚊蟲媒介防制方面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 2005, 32(4): 4182-4186.
[4] RAYMOND M, MARQUINE M. Evolution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Culex pipiens populations: the Corsican paradox[J]. Evol Biol,1994,7:315-337.
[5] 王 蓓,趙衛(wèi)星.蒼耳化學成分研究及應用[ J].化工時刊, 2011,55(7):47-49.
[6] 李 美,高興祥,高宗軍,等.蒼耳等48種植物提取物的殺蟲活性[J].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10,17(1):33-37.
[7] 李水清,張鐘寧.艾蒿提取物對菜青蟲的生物活性[J].昆蟲知識, 2004,41(5):439-442.
[8] 胡林峰,崔乘幸,吳玉博,等.艾蒿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0,38(4):75-78.
[9] 彭躍進,魯紅學,周 勇.紫茉莉莖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2006,34(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