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波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理解貝多芬面對權貴自尊自愛的品質(zhì),懂得做人應該有尊嚴的道理。
2、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個自然段。
3、學會本課12個認字,14個寫字,理解“倔強、怒不可遏、鄙視”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課文理解詞語,積累詞語,豐富語言,感受貝多芬倔強的性格和面對權貴自尊自愛的品質(zhì)。
教學過程:
一、引情——理清文路,引入情境
這節(jié)課老師請大家聽一首曲子,放松一下。誰知道這首優(yōu)美的樂曲叫什么名字?(聽《致愛麗絲》)這首熟悉的鋼琴曲《致愛麗絲》讓我們回憶起善良而充滿愛心的貝多芬。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關于貝多芬在演奏另一首著名的鋼琴曲——《月光曲》時發(fā)生的故事。
板書《倔強的貝多芬》。
二、入情——創(chuàng)設情境,走入情境
大家先來看自讀提示
1.讀一讀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讀通語句。
2.想一想 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板書:動情演出 遭到侮辱 憤然離去
3.說一說 “倔強”一詞,出現(xiàn)在課文的什么地方?你是怎樣理解“倔強”一詞的意思?
生自由讀文。匯報 (第一自然段)
三、悟情——層層深入,感悟真情
過渡:一次貝多芬應一位親王的邀請去參加音樂會,可是那一天天氣十分寒冷,還下著傾盆大雨,那你知道傾盆大雨是多大的雨的嗎?那貝多芬為什么還要去?(他對藝術的熱愛,對音樂的熱愛。)讓我們跟隨貝多芬一起走進他的音樂王國,感受他的藝術魅力。
讓我們閉上雙眼,放飛想像的翅膀,(播放課件,月光曲音樂,時而舒緩,時而激進,師朗讀使學生感受到美,進入文本。 )此時的你是什么感受呢?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了音樂的優(yōu)美?你還有哪些感受?
這句話里有一個關聯(lián)詞語,你能找到嗎?(不是……而是……)你能用它說句話嗎?
過渡:面對著這些認真傾聽、熱愛音樂的觀眾,即使在風雨中,貝多芬也深情地彈奏著。他是非常尊重他們的。(板書:尊重)
正當彈者投入,聽者陶醉之時,貝多芬卻生氣了,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共同走進第4段。出示自學提示。
1.這優(yōu)美的樂曲,被人無禮的打斷了,是誰?(伯爵)
2.“旁若無人”什么意思?旁邊到底有人還是無人?你能換一個與它意思相近的詞嗎? (目空一切、目中無人)
“旁若無人”的伯爵目中“無”哪些人呢?
別人對音樂的不尊重,在貝多芬眼里就是對他人格的不尊重。貝多芬是如何反擊的呢?
3.課件出示貝多芬的話。“我決不能為這些蠢貨演奏!”對比句子有什么不同?指導讀。
蠢貨:說明了什么?
生1:伯爵根本不懂音樂。
生2:貝多芬非常氣憤。
4.師:如果你是這次音樂會的主人——親王,你會怎么辦?
生:向貝多芬賠禮道歉,批評伯爵的無禮。
師:侮辱的是誰?(貝多芬、聽音樂的人、音樂)這樣蠻橫無理的處理,簡單又粗暴,而且毫無道理,結果會怎樣呢?
生:貝多芬憤怒的難以抑制,——怒不可遏。
師:就請你帶著這種憤怒,練習讀一讀貝多芬說的話。角色扮演“親王”“貝多芬”
2、引入資料再悟“倔強”。
師:聽了這些你想對貝多芬說什么?你想對貴族們說什么?
生:貝多芬你真的很了不起,所獲得的榮耀都是自己奮斗得到的。
師:再來看課題,“倔”:作者選擇了一件最能說明貝多芬性格倔強的事來寫,還運用了這么多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處處都在表現(xiàn)貝多芬的倔強,這個字不就是貝多芬不屈服與權貴的最好寫照嗎?
而面對命運給予他的苦難他依然倔強,讓我們來看看貝多芬的一生。
師讀關于貝多芬的資料:(課件出示,命運音樂)
從充滿愛心的《致愛麗斯》,到不屈服權貴的《月光曲》,再到與噩運抗爭的《命運交響樂》,在這一曲曲動聽的旋律中,我們看到的是他不屈的精神,他就是倔強的貝多芬。
四、匯報總結
1、學生匯報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
2、師總結:是的,貝多芬不管自己失去的是什么,這對于他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實際行動捍衛(wèi)了自己的尊嚴。板書:維護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