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的教育,是一國國家主權、政治目標、經(jīng)濟利益的體現(xiàn)。因此,教育權力是政治權力的延伸。今天中國道德建設、政治認同建設、制度建設、道路選擇、反腐倡廉等方面的艱難格局,很大程度上肇禍于百年來我們的精神文化建設不接地氣。如今教育改革呼聲日盛一日,但大多沉溺于瑣屑議題。重新厘定教育資源,是當今中國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
中國國民教育,必須以貫穿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民族正氣作為精神骨架,《易經(jīng)》、《尚書》、《詩經(jīng)》、《禮記》、《論語》、《孟子》、《道德經(jīng)》、《莊子》基本經(jīng)典則是這種民族正氣與智慧的承載媒介。國民教育,就是要通過誦讀這些基本經(jīng)典,接受民族正氣和智慧的洗禮與鑄造。中國的精神文化,概括起來就是兩個短句:炎黃堯舜大道,孔孟老莊正學。國民教育的資源選擇和民族文化的發(fā)展方向,都要圍繞這兩個短句做文章?;謴妥x經(jīng)是中國國民教育改造與發(fā)展的緊迫課題。
(摘自《環(huán)球時報》 摩 羅/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