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燕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
長期以來,由于安全教育的缺失,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生命困惑與健康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指導,一些學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為失控,校園傷害、意外事故、自殺等危及青少年學生人身安全事件時有發(fā)生。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把師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新課程標準理念下,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身體鍛煉,更應關注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與安全教育等綜合素質的提高,根據(jù)體育教學獨有的特點和優(yōu)勢,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教育,減少和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成為當今教育工作者必須進行認真思考和研究的新課題。小學學段的體育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并踐行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而且還應結合體育的身體操作性傳授給學生安全應急與避險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等方法,對湖南省小學體育與健康課中開展安全教育現(xiàn)狀進行調查與研究,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加強安全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對策,為體育與健康課的安全教育提供更多有力的依據(jù),降低事故的發(fā)生率。
本研究以安全教育在湖南省小學體育課實施情況為調查對象,隨即選取湖南11個地區(qū)共900名小學生展開調查。
2.2.1 文獻資料法。查閱了安全教育相關書籍,搜集了大量相關體育教學與安全教育的相關論文及資料,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論依據(jù)。
2.2.2 專家訪談法。通過對參加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國培的優(yōu)秀小學體育教師的訪談,了解安全教育在體育與健康課程開展的情況,提高研究的針對性,同時也為問卷的設計和論文的深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3 問卷調查法。主要采用開放式問卷進行調查,發(fā)放學生問卷990份,回收有效問卷690份,有效率達70%。其中,農村小學生問卷305份,城市小學生385份。
2.2.4 邏輯分析法。通過對回收的調查問卷以及教師與家長的訪談結果進行整理,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確保了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和真實性。
3.1.1 學校衛(wèi)生健康監(jiān)測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衛(wèi)生健康卡片可以反映出學生的衛(wèi)生健康狀況,老師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針對學生的生理條件選擇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體育教學傷害事故的發(fā)生。圖1可以看出只有11.5%的農村學校和15.8%的城市學校建立過學生衛(wèi)生健康卡片,而絕大部分學生不知道學校是否建立過或沒有建立過學生衛(wèi)生健康卡片,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表現(xiàn)出這些學校確實未建立過針對學生衛(wèi)生健康相關的檔案,使得體育教師在選擇體育教學內容時不能在充分了解學生身體狀況的基礎上進行,使得很多可以避免的教學事故發(fā)生的機率增大,說明學校安全管理不完善,存在很大的疏忽和漏洞。
圖1.學校建立學生衛(wèi)生健康卡片情況百分比統(tǒng)計圖
3.1.2 學校對學生體質健康檢測現(xiàn)狀與分析?!吨腥A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23條規(guī)定:“學校應該建立學生體格健康檢查制度”,“教育、體育和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學生體質的監(jiān)測”[1],體質健康檢查是老師及時了解學生身體健康狀況的基礎。圖2可以看出被調查學校組織學生體質健康檢查時間,城市學校實施體質健康監(jiān)測的力度遠遠好于農村學校,這與城市學校的財力以及對學生衛(wèi)生健康的重視程度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城市學校和農村學校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監(jiān)測時間間隔較長,對學生體質情況缺乏及時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放映出學校領導對學生衛(wèi)生安全情況不夠重視。
圖2.學校組織體質健康檢查時間調查統(tǒng)計圖
能否做好學校安全穩(wěn)定工作,不僅影響教育自身的發(fā)展,而且影響著全社會的發(fā)展。而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需要教師經常不斷地灌輸和提醒,體育教師有責任向學生傳授體育鍛煉時如何預防運動創(chuàng)傷和發(fā)生運動創(chuàng)傷后正確的處理方法。目前,我國的學校體育課程中未設置專門的安全教育類課程,由此引發(fā)了很多問題,如:學生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缺乏基本的自我防護的知識、方法與技巧;缺乏應變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學校傷害事故等問題。
3.2.1 開展的基本情況。調查發(fā)現(xiàn)24.0%的農村中學經常開展安全知識教育,16.7%的城市學校經常開展安全知識教育,絕大部分學校很少開展或從未開展過。20.8%的城市學校有這方面的計劃但未實施。而學生缺乏安全運動的知識,是導致學生體育傷害事故最直接原因,學生在體育課因為缺乏相關的安全知識而受傷的原因就占到41.7%[2]??梢钥闯龊鲜◇w育與健康課開展安全教育不太理想,絕大部分體育與健康課程沒有經常性的開展安全教育,有的僅僅只局限于在安全教育日或者當傷害事故發(fā)生中后期的教育學習。這可能與學校沒有相應安全教育的目標、措施,教師缺乏安全教育的意識有關。
表1.體育與健康課安全知識教育情況統(tǒng)計一覽表(單位:%)
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校能夠結合本校的實際,運用各種途徑、方法大力開展學生安全教育,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防護與救護教育是體育教學自身的需要,也是現(xiàn)代體育教學“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所提出的要求,有著深遠的意義。由此可見,安全教育融入體育教學課程之中是體育課程內容改革的必然發(fā)展趨向[3]。
3.2.2 體育與健康課開展安全教育的內容。表2可以看出,小學體育健康課程中開展安全教育的內容主要為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火,防運動損傷和防地震,可以看出學校對生活中比較明顯的安全隱患很重視,采取了一定的行動。
表2.學校在體育與健康課中組織安全教育的內容(N=137)
調查還發(fā)現(xiàn)很多學校的安全教育往往只是通過幾場報告、幾次演習,甚至以配備相關的“安全擺設”來代替;而一些學校的教育實踐中,有關青少年安全和健康教育至今仍是空白,即使有些學校進行了安全知識教育,生命安全教育選擇的內容、形式、手段比較簡單,只是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缺乏相應的實踐操作,更沒有設置相應的課程,使得生命安全教育缺乏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當學生真正面臨危險時還是不知所措,成為“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3.2.3 開展安全教育的組織方式。從表3中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湖南省小學體育與健康課開展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徑是理論課,占87.6%。
表3.學校組織安全教育途徑統(tǒng)計一覽表(N=137)
從表3中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湖南省小學體育與健康課開展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徑是理論課,占87.6%。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大部分體育與健康課對待安全教育的學習只是單純的從校園宣傳活動和理論上進行教育,安全教育的過程過于形式化,開展的途徑較少,缺乏實踐的鍛煉。而安全教育知識的傳播雖然在理論與實踐課中都有所涉及,但不夠全面廣泛。很多知識只是單純的在某一個技術動作或某一項運動中加強安全防范,而沒有具體的安全保障措施。一些預知情境的預測和技能的傳授知識相對較少,沒有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表4.學校在體育與健康課中組織安全教育的效果(N=137)
表 4中可以看出,68.9%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組織過的安全教育效果不好,32.1%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組織過的安全教育達到了不錯的效果。組織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學生技能的學習也比較單一,并且有些學習內容枯燥無味,使學生的學習很被動,學習興趣不高;第二,由于意識淡薄,往往只再有事故發(fā)生之后才進行安全教育;第三,體育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自我安全保護力量薄弱,體育教師承擔著學校及家長的巨大壓力,生怕學生受傷,從而對教學內容大幅度降低難度,教學內容的簡單化使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隨著學生體質的下降導致在體育活動中容易出現(xiàn)運動損傷,從而形成學生厭學、怕學、身體體質越差的惡性循環(huán)。
學校領導應高度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加強管理明確責任。配備專門人員負責中小學安全和管理工作。并且進一步樹立校內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安全預警機制和落實安全防范的措施。根據(jù)相關體育項目編寫校本課程,將體育與健康課作為主要學科學習內容融入到應試教育中來。
4.2.1 增強教師安全意識。體育教師通過教科書、安全教育參考叢書以及自身在實踐生活中的經驗等多種途徑與方法加強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自我安全意識。在體育實踐課程中,加強安全教育的全面學習,將生活中的安全防備和體育知識相結合,促進提高學生基本安全知識和基本安全技能的培養(yǎng)。
4.2.2 培養(yǎng)家庭安全教育意識。學校老師應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和聯(lián)系,改進其對安全思想的淡漠意識。在學校開展安全演習也可以邀家長一同參與,增強其生命安全的意識,將生命安全貫穿每個人的思想深處,定期組織各項實踐演練活動,將安全教育作為學生重點學習的學科內容。
4.3.1與體育游戲融合。將安全教育融于體育游戲的教學中,采取情景教學法,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情感教學法作為體育教學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正是強調了往往被傳統(tǒng)教學所忽視的小學生的特點。小學生有著天生好玩、自制力較差的特點,教師將體育游戲融入體育教學中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中予以情景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在鍛煉中成長,可以更好的提高體育教學的學習效果。比如:在低年級的體育教學中,可以把一些交通規(guī)則等安全防備的事項編成兒歌或順口溜,并在體育實踐課中利用紙板做成各種圖片設置一個情境讓學生進行學習與演練,加深小學生的印象,提高安全意識。
4.3.2 滲透到體育技能教學中。體育教師利用武術、散打等與安全防范有關的體育項目,編寫校本課程,將安全教育融入教學內容。武術中散打等內容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在進行攻擊、移動、防守練習中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變靈敏能力自我防守能力。太極拳等柔和的動作練習,培養(yǎng)學生冷靜的思維,不僅有利于其他文化課的學習,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修生養(yǎng)性的高水平道德素養(yǎng)。武術散打的練習既可以鍛煉學生堅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還能使學生養(yǎng)成樂觀、積極向上、沉穩(wěn)的優(yōu)秀品質。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將武術中有關項目編入體育與健康課本中是促進學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4.4.1 要確切落實安全教育,定期進行安全教育。不能僅在有事故發(fā)生后才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應從多個方面進行,豐富多樣性,提升趣味性,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通過舉行專題講座、開展知識競賽、組織觀看錄像、學習安全手冊、制作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形象地對學生進行預防火災、擁擠踩踏等事故的教育。
4.4.2 要重視安全教育的實踐課教育,紙上談兵不如落實在行動。加強體育器材的使用與管理。組織學生按要求拿放器材,并在班級里安排相關人員借取和收還器材。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一次緊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練,提高全體教職工和學生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體育教師可以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利用相關教學資源在室內進行生命安全措施的防范和預演。如:在體育解剖室可以將學生分組后模擬進行運動中的傷口包扎(先去污再上藥后包扎)、溺水急救(人工呼吸、胸部按壓去水)、火災逃離等安全教育演習。在保健室可以通過模擬測量運動員在不同運動強度前后的身體反應并進行分析,因材施教的將保健、營養(yǎng)等教學內容傳授到教學中。在心理咨詢室,可以通過簡單的安全運動知識的調查與講解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1]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Z].中國人大網(wǎng).
[2]鐘小燕.湖南省初中體育教學傷害事故影響因素分析[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0,(5).
[3]馬愛軍.《體育與健康》課程設置與安全教育探析[J].職業(yè)時空,2012,(1):136-138.
[4]那業(yè)冬.中日中小學安全管理政策和法律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