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然
摘要:從古至今,音樂是對人類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不僅影響著人類的思想文明,標榜著人類的藝術氣質,還為人類的道德思想開啟了引導的作用,指引人類人心向善。
關鍵詞:音樂 教育 引導人心
一、音樂起源于基督教
追溯到西方藝術音樂的歷史起源,它始于基督教音樂。4世紀初,隨著羅馬帝國國勢的衰落,基督教作為一股新興的力量在帝國內(nèi)部崛起。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頒布米蘭敕令,給基督教徒以信仰自由,他本人也在臨終前受洗入教?;浇坛藙菰诟鞯嘏d建教堂,廣泛傳教。音樂作為傳播信仰的工具,得到迅速發(fā)展。早期基督教音樂吸收了古希臘、猶太、拜占廷、東方國家以及基督教地方教會音樂的因素。
古希臘和古羅馬音樂的功能主要是祭祀、娛樂和典儀。其音樂形態(tài)是單聲部的,器樂為人聲演唱的旋律添加裝飾,構成支聲復調。樂器有撥弦樂器里拉和它的改良類型基薩拉,吹管樂器有阿夫洛斯管和西林克斯。音樂體裁有史詩、頌歌、抒情詩和悲劇。音樂表演基本是即興性質的。音樂總是與詩歌、舞蹈相結合?;浇虝懦饬钚磐较肫甬惤躺畹墓帕_馬音樂。早期基督教音樂與古希臘音樂形態(tài)十分接近,它們同樣是單聲部的,旋律在節(jié)奏和節(jié)拍的處理上與歌詞關系密切,沒有固定記譜法,以即興表演為主等。盡管中世紀看不到古希臘音樂的任何音樂的實例,但古希臘音樂理論是中世紀音樂理論的基礎。它包括音樂哲學以及關于音階、調式的理論和音樂術語。這個理論認為音樂是與自然界相關聯(lián)的一個有秩序的體系,音樂具有道德的力量,能夠影響人的思想品質。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臘、羅馬的神話、史詩、悲劇一直對西方音樂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二、基督教音樂引導人心向善
基督教中運用音樂的例子不勝枚舉,其作用也各不相同。在此,我借用安德魯·威爾遜·迪克森先生在《基督教音樂之旅》中提出的音樂力量的三個層面,來概括基督教宗教禮儀與傳播中音樂的三大功能。
(一)音樂的迷幻層面
人對音樂的反應極快,幾近本能。當聽到動感十足的音樂時,人們會不自禁地跟著節(jié)奏舞動;而當聽到悲傷的旋律時,人們的心中也會隨之悲戚。
音樂迷幻層面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通過音樂的喜悅或肅穆吸引信徒參與到宗教活動中來。在電影《修女也瘋狂》中,難以為繼的教堂因為唱詩班的興起而再次人聲鼎沸,人們來到這里并不是因為教義有何變化或教堂重經(jīng)修繕,而是因為唱詩班的作品更加動聽、更加富于動感,能引起聽者身體上與心靈上的歡喜。
除了音樂本身所具有的力量,直接參與音樂也能給人們帶來歡喜的感受。目前,中國有基督教教徒每星期日都會有信徒們詠唱《新編贊美詩》中的詩歌。除星期日外,教徒們也可以在教會中的“婦女會”、“查經(jīng)班”、“祈禱會”等場合中唱詩。有些人來到教堂甚至不為信仰,只為聽聽宗教音樂。 可見音樂迷幻層面的功能增加了人民參與基督教活動的熱情,同時也在贊美詩中宣揚了教義。
(二)音樂的象征層面
音樂的象征層面,即人們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并從音樂中體會世界的和諧、神力的偉大。黑格爾說:“藝術到了最高階段,是與宗教直接相聯(lián)系的。”基督教重要禮儀之一——彌撒就體現(xiàn)著音樂的這一象征層面的作用。完整形式的彌撒包含樂器伴奏、合唱、獨唱,禮儀的參與者們可以從莊嚴彌撒的精美與宏偉中感受到神的全能與偉大。
對于作曲家來說,創(chuàng)作一部莊嚴彌撒是一項極其光榮而又艱難的挑戰(zhàn)。貝多芬的《D大調莊嚴彌撒》被他視為“最偉大作品”,是他內(nèi)心的最真實體現(xiàn)。在這部作品中,人們可以感知到“鋪天蓋地的神性”。如在合唱中,“全能的父”、“真神”、“從天而降”、“審判活人”、“等待復活”這些字眼都被賦予了極高的音調,同時配以聲勢浩大的樂隊,將宗教那無邊無盡的力量彰顯出來。
(三)音樂的修辭層面
“修辭”一詞或許太過抽象,音樂修辭層面的功能可以理解為音樂能夠溝通人類情感。17世紀,音樂家們努力挖掘古典技巧中的音樂修辭藝術,使其在情感上更能打動人。以巴赫為例,他的《G弦上的詠嘆調》中充滿了神性的光輝,聽者猶如走在通往天國的神圣之路上,旋律的和諧與自然使一切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不僅神圣的旋律會產(chǎn)生這樣的效果,富有樂感的語言也會產(chǎn)生同樣的作用。如托馬斯·卡萊爾所說,“激動熱情的語言會變得很有音樂性”。在北美喬治亞州和北卡羅萊納州的施洗教會禮拜中,牧師布道時的聲音開始是松弛自然的,而隨著內(nèi)容的逐漸深入,力度、聲調起伏都明顯加大,最后他轉入激動的歌唱,而教眾也會加入,隨著牧師歌唱。
黑人教堂擁有自己的基督教音樂傳統(tǒng),克里斯多弗·斯莫爾這樣描述北美洲黑人教堂中音樂與禮拜的結合 ,一位天才黑人牧師的演出會隨著激情程度的增加而不斷升級,他的語言會讓音樂更加狂熱,并經(jīng)常重復會眾聽到的詞句,會眾則回復以確認的呼喊和“阿門”。最后,所有人唱著歌,拍著手,并且用他們自己慣用的方式舞動身體……北美黑人在歌頌上帝時,會對嗓音進行異??駸岬男揎棥獓@息、咆哮、呼喊。他們在語言中改變音高,并創(chuàng)造出與西方大小調完全不同的音階。
修辭層面上的宗教音樂更加貼近人的本性。在宗教禮儀方面,它涵蓋了前兩層面的功能:吸引信徒并蘊含宗教思想。因此在宗教傳播方面,它也具有更強的力量。但修辭層面上的音樂十分難得,它的產(chǎn)生需要極為高超的創(chuàng)造力與控制力。
三、基督教音樂
宗教嚴格的戒律與神秘的儀式讓人又敬又畏,而宗教音樂則吸引人們參與宗教活動、將宗教的美好與輝煌展示給人們。不同的宗教中,音樂有著不同的作用。在我的音樂體驗中,基督教音樂的圣潔與空靈讓我如沐陽光,好像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基督教音樂與佛教音樂風格不同,歷史各異,但在宗教禮儀與傳播方面卻有很多共通之處可以品味,也有很多差異能反映出兩種宗教的本質差別。
從基督教的音樂上可以看出,它傳遞信仰,讓所有的教徒有精神寄托,延續(xù)耶穌的精神已經(jīng)將近2000年了,引導人心遵守著信仰,向往著自由。音樂與教育有著必不可少的關系。
參考文獻:
[1][英]安德魯·威爾遜-迪克森.基督教音樂之旅[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2][德]黑格爾.美學(第一卷)[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