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勝 韓繼光
膽管癌指的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臨床上根據(jù)膽管癌的發(fā)生部位不同可以將其分為肝內(nèi)膽管癌和肝外膽管癌兩類[1], 而肝外膽管癌根據(jù)發(fā)生于膽管的位置可大致分上段、中段、下段三個部分, 本文主要討論的膽管中段癌位于膽囊管開口至十二指腸上緣的位置, 由于其生長浸潤方式和手術治療方法比較多樣化, 在醫(yī)學界地位不是很明確,但診治的方法與患者的預后息息相關, 本文就其臨床診斷與治療的情況進行回顧和分析?,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收治的24例膽管中段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基本資料和診斷治療的方法以及效果。所有參與研究調(diào)查的患者均經(jīng)過影像學檢查證實未出現(xiàn)門靜脈侵犯以及遠處轉(zhuǎn)移的情況。24例患者中, 男15例, 女9例, 患者的年齡47~75歲, 平均年齡(56.8±5.4)歲。
1.2 診斷與治療方法
1.2.1 術前檢查與準備 經(jīng)實驗室肝功能與相關指標檢測,患者手術之前的直接膽紅素水平在23~406 μmol/L之間, 平均水平為(154.2±18.9)μmol/L;總膽紅素水平在47~672 μmol/L,平均總膽紅素水平為(289.4±32.1)μmol/L。按照肝功能child分級標準, 可將患者分為三級, A級、B級和C級患者分別有4例, 18例和2例。對于血清中總膽紅素水平過高的患者進行經(jīng)皮肝膽管引流處理, 引流時間在6~12 d之間, 平均引流時間為(7.6±2.1)d;平均膽紅素水平降至(101.5±10.4)μmol/L。對于免疫力比較低下的患者, 為降低術后感染的發(fā)生率, 在術前進行3 d左右的抗生素治療。
1.2.2 治療方法 24例患者中15例行根治性切除術(其中4例行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 11例行腫瘤切除并肝十二指腸韌帶廊清加膽腸吻合術), 根治性切除率為62.5%;5例單純膽腸吻合, 3例行姑息性切除加內(nèi)引流, 1例行置管外引流。對治療的患者進行隨訪, 了解患者術后的生存率。
24例患者中, 治療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9.2%(7/24), 實施根治性切除手術的15例患者, 術后5例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 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是33.3%, 包括腹腔膿腫1例, 膽瘺2例, 胰瘺2例。其余患者中, 出現(xiàn)切口延期愈合1例, 胃腸功能障礙1例。所有并發(fā)癥經(jīng)治療均痊愈, 其中腹腔膿腫和膽瘺、胰瘺通過穿刺引流治療。手術治療中無一例死亡的情況。
進行切除手術的18例(15例根治性切除和3例姑息性切除)患者術后取病理組織進行檢驗, 可見腺癌10例, 鱗狀細胞癌3例, 乳頭狀腺癌和未分化癌各2例, 黏液腺癌1例。觀察腫瘤的局部浸潤與轉(zhuǎn)移情況可見, 出現(xiàn)局部浸潤的3例, 占16.7%;出現(xiàn)遠處轉(zhuǎn)移的2例, 占11.1%;出現(xiàn)局部浸潤和淋巴轉(zhuǎn)移的2例, 占11.1%;未發(fā)生轉(zhuǎn)移的10例, 占55.6%;浸潤及轉(zhuǎn)移均不明確的1例, 占5.6%。
經(jīng)隨訪, 行根治性切除手術的患者1年生存率80.0%(12/15), 3年生存率53.3%(8/15)。
臨床上對于膽管癌的分類是根據(jù)其發(fā)病的位置進行的,在肝外膽管癌中, 大致可分膽管上段癌、膽管中段癌和膽管下段癌三部分, 本文討論的膽管中段癌, 由于其浸潤的方式不同, 手術方法也有區(qū)別, 導致其地位分類并不十分明確,醫(yī)學界的說法也比較多。
本組實驗中通過對24例膽管中段癌患者的病理診斷情況和治療方法進行分析, 可見膽管中段癌的病理類型是比較單一的, 范波等[2]將其與肝門部膽管癌的病理診斷等進行比較也證實了這一論斷。同時, 膽管中段癌的癥狀出現(xiàn)時間相對比較早, 在檢查中并未見十分高的轉(zhuǎn)移率[3-5], 表明腫瘤的惡化程度比較低, 對于治療和預后都有重要的意義[6,7]。
綜上所述, 膽管中段癌的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有利于患者的恢復。
[1]史經(jīng)漢.膽管癌22例臨床分析.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0, 6(11):56-57.
[2]范波, 劉進忠.膽管中段癌臨床分析.河北醫(yī)藥, 2013, 35(20):3106-3107.
[3]陳綱琳, 沈雄山, 晏華軍, 等.膽管中段癌19例診治分析.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1, 10(11):865-866.
[4]杜輝, 凌曉晨, 袁軍.高齡膽管中段癌切除及膽腸吻合術1例.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 2012, 14(3):226.
[5]沈火劍,季福.膽總管中段鱗狀細胞癌1例.肝膽胰外科雜志,2006, 18(6):387-388.
[6]Nikos C, Apostolos A, Tentes E, et al.CT-Enteroclysis in the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the small-bowel involvement in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candidates for cytoreductive surgery and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Abdom Imaging,2013, 38(1):35-36.
[7]Grace HC, Tan M, Cheung J, et al .Cytoreductive surgery (CRS)and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for peritoneal mesothelioma.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13, 42(6):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