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
一、問題的提出
小學科學課程實施探究式的教學方式,通過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初步形成對科學的認識,從而最有效地達到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質的目的。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進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在課堂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教學方式,占用著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大部分時間。它是課堂師生互動、溝通的重要橋梁,但簡單的提問往往機械而單調,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降低了提問的效果。而設計精良的課堂提問,既可以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又能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是當今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之一。探尋課堂提問的科學性、藝術性,讓課堂提問更有效,應當成為我們每一位教師的一種教學追求,因此如何讓教師的提問策略變得有效,具有很現(xiàn)實的研究意義。
二、研究目標
針對小學科學教師課堂提問的現(xiàn)狀,從中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關于有效提問存在什么問題,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有效提問的相應策略,以此來增強教師提問策略的有效性。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一,教師提問有效性策略研究的現(xiàn)狀調查。
第二,以冀人版六年級上冊《勺柄冷熱的變化》一課為載體,對教師提問策略進行觀察研究,提出改進意見。研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觀察學生對問題的應答情況,確定教師的提問是否有效。二是通過教師提問觀察課堂目標達成情況,教師是否進行了有效提問。
第三,影響有效提問實現(xiàn)的原因分析。
四、研究方法
第一,文獻法:查閱相關書籍或者論文,對前人所研究課題資料的掌握,為教師提問有效性策略的研究提供行動指南。
第二,觀察法:采用結構和非結構觀察,根據觀察維度,制作觀察量表,為教師提問有效性策略的研究提供證據。
五、教師提問有效性策略研究的現(xiàn)狀調查報告
課堂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師生之間通過提問進行充分的信息和情感交流。但透過熱熱鬧鬧的問答,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科學教師在課堂提問中還存在種種癥結,致使效果大打折扣。
弊端一:問題的目標性偏大。問題的目標性過大,學生會無從回答。問題太容易,則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問題太難則會使學生喪失信心和探究的欲望,反而使提問失去價值。如果適當?shù)乜s小問題目標,用限定、制定范圍的方法來縮小問題空間,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的發(fā)展。
弊端二:課堂提問的頻率。頻繁的提問像是討論式的課堂,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事實上,成功的教學經驗表明,提問過多不僅煩瑣費時,而且會導致學生“隨大流”,增加回答問題的盲目性,使課堂教學重點不易突出,難點得不到化解,從而制約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弊端三: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指向性不強,可以少問,但是質量要高,措辭要精煉,學生一聽知道往哪個方向去回答。
弊端四:時機把握不當容易前松后緊,時間觀念不強,課堂四十分鐘安排不合理。
弊端五:回答處理不當積極評價太少,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除了肯定以外,不予評價,造成學生回答問題的興趣下降。
六、影響有效提問實現(xiàn)的原因分析
我針對劉老師《勺柄冷熱的變化》一課進行了兩輪的課例研修,對影響有效提問實現(xiàn)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經過兩輪的教學,在劉老師身上找到了科學教師共性的問題,加以改進,在第二輪課上有所改觀,教師提問有效性策略得到提升。
第一,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不深刻。
第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提問的設計不精心。
第三,教師本身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
第四,過高的估計學生的能力。
第五,教師提問過多問題質量不高。
七、科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一)問題具有探究價值
兒童與科學家的科學探究都屬于科學探究的范疇,但由于兒童知識經驗、認知水平等的差異,在具體的表現(xiàn)形式上必然與科學家存在著一定差異,因而需要以教師的提問有效地引導他們學習。教師提出的問題是能夠引起學生主動、下意識地對知識進行研究、批判、反思等高級思維過程。學生有關注問題的意向,有解決問題的沖動,他們甚至會在課后和生活中繼續(xù)關注此類問題,對知識的學習真正內化成了一種“了解”的需要,而不是“能回答出老師問題”的需要,這就是一種教學的價值。教師的提問直接關聯(lián)著學生思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具有針對性、思辨性,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符合科學學習的探究性特點。
(二)問題體現(xiàn)邏輯順序
我們在課堂提問時,一定要注意學習內容的邏輯順序,不能雜亂無序隨意發(fā)問。提問要有梯度,要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導學生思維逐步深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按照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從已知到未知,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順序,循序漸進地學習和思考。
(三)抓住最佳提問時機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課堂提問的時機把握很重要。因此,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選擇恰當時機提出問題,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優(yōu)化科學課堂教學。教師要善于抓住最佳時間或創(chuàng)設有利情境,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四)提問方式靈活多變
科學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在我們的課堂上要充分體現(xiàn)教育公平,讓每一個孩子都公平地得到教師的指導和自身發(fā)展的機會。所以,科學課堂提問不能只面向少數(shù)優(yōu)秀生或少數(shù)活躍的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要有難度層次的差別,不同學生接受問題的理解能力也不同,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難度、不同類型的問題,同時也要注意對不同理解能力的學生問題的表述詳細程度、語速等都要有所區(qū)別。
(五)積極評價學生的回答
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之間對他人的回答內心也有評價,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闡述自己的意見,讓學生感受作為課堂主體的自豪感。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科學課堂提問教師要注意提問內容的探究價值,提問內容的靈活多變,抓住最佳提問時機,問題體現(xiàn)邏輯順序,積極評價學生的答語,不斷提高教師自身課堂提問的能力,不斷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提高科學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