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耐熱Cr-Mo在鍋爐等服役溫度高的條件下大量運用,它們具有高溫耐氧化性及耐蝕性,高溫強度,高溫長時間加熱的穩(wěn)定性,常溫及高溫的熱加工性能優(yōu)良,良好的焊接性。被廣泛應用于各重要領域,因此其焊接質量必須得到保證。
關鍵詞:耐熱鋼;Cr-Mo鋼;焊接;質量控制
1.耐熱鋼
一般軟鋼和低碳鋼就高溫性質而言,使用溫度大概在400~450℃為限,在更高的溫度則要加有Si、Cr、Mo、Al或Ni、W、V等可改善高溫性質的合金元素的合金鋼。
此種在高溫使用的合金鋼統(tǒng)稱耐熱鋼,使用溫度400℃~1100℃,材質包括Cr-Mo系合金鋼,Cr-Ni合金鋼,耐熱超合金等以合金元素為主體的特殊合金,但一般所謂的耐熱用合金鋼是以Cr-Mo鋼為中心的耐熱用合金為主。被廣泛使用于化學工業(yè)、動力能源、原子能工業(yè)等重要領域,因而對其焊接質量控制顯得尤為重要。
2.Cr-Mo鋼的特點
2.1 它們具有高溫耐氧化性及耐蝕性,高溫強度,高溫長時間加熱的穩(wěn)定性,常溫及高溫的熱加工性能優(yōu)良,良好的焊接性。
2.2 Cr-Mo鋼具有自硬性,加熱到相變點以上后,在空氣中放冷有硬化傾向,所以焊接或熱加工溫度查過800℃以上須要充分退火。
3.Cr-Mo鋼的焊接
3.1 預熱
(1)Cr-Mo鋼焊接時,預熱很重要。增加預熱溫度的話,會降低熔合區(qū)附近的硬度,不過熱影響區(qū)的范圍會增大。
(2)焊接過程中層間溫度也要嚴格控制,層間溫度可以選擇上表的最低值,重要的是開始焊接后要連續(xù)焊接到結束,不要在焊接過程中中斷。如果中斷焊接,如要立刻進行保溫處理,在再次焊接時,需要再次預熱到規(guī)定溫度,方才可以焊接。
3.2 焊接方法的選擇
耐熱鋼的焊接方法取決于材料形狀,材料尺寸,防止焊接缺陷,提高焊接效率。焊接方法可以靈活選擇,通常選用氬弧焊(GTAW)和焊條電弧焊(SMAW)。
3.3焊接材料的選擇
(1)選用焊接材料應保證焊縫金屬的力學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規(guī)定限值,或符合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
(2)焊縫金屬中的Cr、Mo含量與母材規(guī)定相當或符合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技術條件。
(3)除真空包裝外,焊條、焊劑應按產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規(guī)定的規(guī)范進行再烘干,經烘干之后可以放入保溫箱內(100℃~150℃)待用。對烘干溫度超過350℃的焊條,烘干次數不宜超過3次。
3.4 Cr-Mo鋼的焊接性
Cr-Mo鋼各種類焊接性不同,下面示例低合金鋼的碳當量換算公式(用于推斷母材熱影響區(qū)的最高硬度):
Ceq(碳當量)=C+1/6Mn+1/24Si+1/15Ni+1/5Cr+1/4Mo
此式求得的Ceq(碳當量)可大致判斷焊接性如下:未滿0.55,低合金鋼,焊接性良好;0.55~1.0,焊接性稍差,要充分注意;1.0以上,自硬性強,要特別注意;2.0以上,近乎高合金鋼,焊接性差。
3.5 坡口形式
(1)坡口的形式、加工的質量對焊縫質量影響很大,對耐熱鋼等還有合金元素的鋼種、服役條件重要的結構影響尤其重要。Cr-Mo鋼的坡口制備宜采用冷加工方法。若采用熱加工方法,對影響焊接質量的表面層,應用冷加工方法去除。
(2)坡口表面及附近(以離坡口邊緣的距離計,焊條電弧焊沒側約10mm,埋弧焊、等離子弧焊、氣體保護焊沒側約20mm)應將水、繡、油污、積渣和其他有害雜質清理干凈。
(3)坡口形式因板厚、焊件、接頭形式、焊接方法等不同而異。大部分取決于各個工廠的習慣,各個工廠的選擇可能不同。
3.6 焊后熱處理
(1)去除應力熱處理是為改善焊接區(qū)域的性能,消除焊接殘余應力等有害的影響,將焊接區(qū)域或其中部分在金屬相變點以下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并保持一定的時間,而后均勻冷卻的熱過程。
(2)熱處理方式最好用電加熱式退火爐,將焊件整體放入去應力退火爐;鋼管之類不能在爐內退火的可以將電熱線圈包覆于焊接接頭上,或者采取感應加熱方法。
(3)退火后一定要測定硬度,焊接接頭及熱影響區(qū)的硬度最好在維氏硬度250以下,在HV350以上時,要再進行退火處理,或不使用。壁厚9mm以上的耐熱Cr-Mo鋼管若焊后不進行退火熱處理,而且硬度達到HV 400時,在長時間使用中會發(fā)生破裂,所以一定嚴格執(zhí)行制度。
4.檢驗
(1)耐熱Cr-Mo合金鋼在焊接前,需要對焊件和焊材進行光譜檢驗,以確認材質正確。焊完以后需要對焊縫進行光譜檢驗。
(2)對有延遲裂紋傾向的Cr-Mo耐熱合金鋼焊接接頭應當在焊接完成后24小時后進行無損檢測。
(3)對有再熱裂紋傾向的Cr-Mo耐熱合金鋼焊接接頭應當在最終熱處理后進行表面無損檢測復驗。
5.結論
耐熱Cr-Mo鋼焊接只要做好預防工作,是可以有效預防缺陷產生的。在實際應用中我廠對鍋爐用耐熱Cr-Mo鋼焊接質量良好,沒有裂紋等嚴重缺陷發(fā)生的情況,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不銹鋼、耐熱鋼焊接技術 作者:不詳 出版社:不詳
[2]NB/T47015-2011 壓力容器焊接規(guī)程 [北京]:新華社出版發(fā)行,2011.
作者簡介:孫以松(1985.7-),江蘇泗陽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焊接工藝員,主要從事鍋爐和壓力容器焊接工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