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chǔ)練兵場(24分)
1.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3分)
蹊蹺 ( ) 詫異 ( ) 眷念 ( )
yīn切 ( ) áo游 ( ) diāo謝( )
2.下列各組詞語中,每組都有一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訂正。(3分)
(1)風(fēng)燭殘年 故弄懸虛 口齒清楚 得意門生 改為
(2)據(jù)理力爭 無言以對 壁磊森嚴 安居樂業(yè) 改為
(3)無與綸比 鏡花水月 灰飛煙滅 有朝一日 改為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2分)
人們常說,天上不會掉餡餅,機遇要靠實力去創(chuàng)造。 機遇擺在你面前,你卻沒能力去應(yīng)對,機會就會離你而去。 ,創(chuàng)造機遇,永遠是強者的行動指南。一個人 不斷錘煉自己,執(zhí)著努力,勇于進取,才能在機遇到來時脫穎而出,贏得成功女神的微笑。
A.假如 盡管 只要 B.假如 因此 只有
C.無論 因此 只要 D.無論 盡管 只有
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吳伯簫寫了一篇《我沒有見過長城》,實際上是巧取了一個角度來贊美長城。
B.緊貼著那位盲人男子的德國牧羊犬配有專業(yè)的拉桿——這是導(dǎo)盲犬的標準裝備。
C.新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光輝名字是值得我們仰視的:焦裕祿、雷鋒、楊利偉……等。
D.由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主辦的“吉林省檔案館藏日本侵華檔案學(xué)術(shù)研討會”3日在京舉行。
5.常識填空。(3分)
(1)《最后一課》的作者是 (國別)小說家 。
(2)“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 。
6.默寫。(5分)
(1) ,隔江猶唱《后庭花》。(《泊秦淮》)
(2)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 。(《過零丁洋》)
(3) ,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4)《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中,作者將現(xiàn)實與夢境巧妙聯(lián)系起來,抒發(fā)愛國之情的句子是: , 。
7.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八年級(2)班準備開展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綜合性學(xué)習(xí)活動,請你參加他們的活動。(6分)
(1)中央電視臺曾策劃節(jié)目《愛國讓你想起了什么?》,走遍全球各地,采訪各個階層的人民,提出的問題都與愛國有關(guān)。下面是記者采訪著名作家王蒙的片段。請你結(jié)合語境,在橫線處填補合適的內(nèi)容,使上下文文意貫通,句式一致。(3分)
記者:您公開對別人說過您愛國嗎?
王蒙:沒有,我覺得愛國不是一個自己宣揚的口號,而是表現(xiàn)在人生的各個方面。我很少說我愛國,但是我回答過美國人提的問題“為什么中國人那么愛國”。我當時帶玩笑性地說,第一,我們喜歡唐詩宋詞,第二,我們喜歡中華料理,唐詩宋詞代表的是中國心, ,我們對國家的感情是心腹的感情。
記者:哦,是這樣深厚的感情。
(2)近期,一款“愛國”主題T恤為不少時尚青年所追捧。下面是該T恤上的徽標圖案,請你說說其設(shè)計的巧妙之處。(3分)
二、閱讀精品屋(36分)
(一)閱讀《春望》,完成8~9題。(5分)
春 望
杜 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8.《春望》寫于“ ”之后,詩人目睹破碎衰敗的祖國,黯然神傷,抒發(fā)了
的沉痛悲苦之情。(2分)
9.怎樣理解“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中的“連三月”和“抵萬金”?(3分)
(二)比較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10~13題。(11分)
【甲】晏子使楚(節(jié)選)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蓖跻曣套釉唬骸褒R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曾子將行
曾子①將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贈人以軒②,不若以言。吾請以言之,以軒乎?”曾子曰:“請以言。”晏子曰:“今夫車輪,山之直木也,良匠揉③之,其圓中規(guī),雖有槁暴④,不復(fù)嬴⑤矣,故君子慎隱揉。和氏之璧,井里⑥之困也,良工修之,則為存國之寶,故君子慎所修?!?/p>
(選自《晏子春秋》)
【注釋】①曾子:孔子的弟子,比晏子小70多歲,不可能見到晏子,本文當為《晏子春秋》作者杜撰。②軒:車子。③揉:用火烤。④槁暴:曬干。⑤嬴:直。⑥井里:鄉(xiāng)里。
10.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1)圣人非所與熙也 ( )
(2)雖有槁暴 ( )
11.翻譯文中畫線的語句。(4分)
(1)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2)吾請以言之,以軒乎?
12.由甲文中楚王的“寡人反取病焉”一句話,我們會想起表意相似的俗語:
;乙文中,在贈給曾子的話語中,晏子告誡曾子應(yīng)
。(3分)
13.甲、乙兩文中,晏子采用了哪種共同的說理方法?(2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14~17題。(8分)
一把故鄉(xiāng)的種子
蔣建偉
(1)土壤回暖,一天比一天濕,便瘋狂想念某年某月的春天來,把心都想綠了。endprint
(2)便偷了某個晚上,給遠在河南的老友打電話,想托他給我郵寄一把故鄉(xiāng)的種子。
(3)電話那端,他很吃驚:“種子?你們北京什么種子沒有!非要猴急似的從老家給你郵寄?……是莊稼種子還是瓜種子?……哦,那就……瓜種子吧,……什么?吊瓜種子!這,這,可不好尋吶。我想想辦法吧……用掛號還是平信?”
(4)然后,是一串忙音。
(5)貓在沙發(fā)里,我腦海中搜索出吊瓜的形狀:藤蔓類,胳膊粗,尺把長,五六斤重,果呈長條,肉微甜、發(fā)澀,白皮或花皮,是中國北方果蔬植物中的攀巖高手。然后,便和小兒說那瓜的種種來由,包括我和瓜的一些小事情。小兒卻不懂,他對故鄉(xiāng)的印象來自于北京的大超市和農(nóng)貿(mào)市場,這不能怪他,城里的孩子怎么可能熟悉農(nóng)村呢?但我不想放棄,拼命和他解釋那瓜的形狀,推薦那瓜對于人類的種種好,他還是聽不進去,非常不耐煩地說:“要種你種,只要小區(qū)物業(yè)的工作人員不管,就一切OK!”原本想小兒要反對的,不料他持中立,正合我意。我抱定了決心,想在小區(qū)樓下整出一小片土地,也不管屬于誰誰家的土地、小區(qū)公共綠地,只管種上。待夏末秋初,長長短短的吊瓜兒掛滿小區(qū),不管是樓上的還是樓下的,每家每戶分上幾個吊瓜兒,那一張張笑臉呀,甭提多燦爛了!
(6)說干就干!飯后,趁天還沒有黑透,我事先準備好鐵锨小鏟子之類,一身農(nóng)民打扮,在我們家樓下瞄好了一塊草地,薅草、翻土、施肥、澆水,一連串的勞動環(huán)節(jié)于5天搞定。搞定之后,便開始信心滿滿地等老友郵寄的種子,但左等右等,種子總也寄不到,心里犯嘀咕:“這個老鄧,怎么回事?”打電話過去,他說寄出去幾天了,可能耽誤在路上了,說當?shù)氐泥]遞員說不會丟的,讓我再等等看。對著那臺沒有一點表情的電話機,我只好一個勁兒地苦笑。
(7)這樣,時間在盼望中又過了7天。
(8)第8天的早上,由于單位有出差任務(wù),我匆忙訂了一張晚上趕往上海的飛機票。下午三四點,我接到了老友的一封薄薄的平信,信皮是白色的,右上角貼了一張面值1.2元的郵票,我很生氣:他肯定沒有找到吊瓜種子,肯定在信里向我一通解釋!找不到也就算了,他怎么能騙我呢?我越想越氣,恨不得一把抓起那封信扔出門外,但在最后,再三平定了自己的心緒,還是沒有扔。
(9)下班的時候,我一眼瞥見了那封信,它把身子縮在桌子一角,好像鄉(xiāng)下受了委屈的小媳婦,正怯生生地偷偷觀察著我的臉色,我“撲哧”一下被逗笑了。此刻,我的氣徹底消了,我打算坦然接受老友在信里的解釋,就像不知哪天我犯錯后也向別人解釋一樣。我沿著信封右邊撕開,打開了那封信,從里面摸出了兩個紙袋子,小小的,薄薄的,一點都不起眼。
(10)袋子里裝的,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全都是吊瓜種子,起碼有80粒。每一粒種子,都是從故鄉(xiāng)出發(fā)的好消息??!
(11)再細細瞧瞧袋子上,一個寫著“白皮”,一個寫著“花皮”。
(12)我想跟老友打電話,告訴他,種子我收到了??墒牵敁艿阶詈笠粋€號碼時,不論怎么摁都摁不下去,淚水突然奔涌,打濕了我的左手……
(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5月15日)
14.整體感知全文,說說作者以“一把故鄉(xiāng)的種子”為標題,抒發(fā)了什么情感?(2分)
15.第(5)段中,作者為什么要寫小兒的“不懂”和“不耐煩”?(2分)
16.第(6)~(8)段中,作者反復(fù)提到表示時間的詞語“5天”“7天”和“第8天”,有什么作用?(2分)
17.從修辭角度品味第(9)段中畫線語句的表達效果。(2分)
我一眼瞥見了那封信,它把身子縮在桌子一角,好像鄉(xiāng)下受了委屈的小媳婦,正怯生生地偷偷觀察著我的臉色,我“撲哧”一下被逗笑了。
(四)閱讀下文,完成18~22題。(12分)
鳥 人
葛取兵
(1)大凡云霧沖的人都有一個喜好,就是扯亂彈時扯不了兩三句,就扯到鳥人身上,而且一談起鳥人,那勁頭子,一個字——“?!?!
(2)其實,鳥人非奇人,鳥人是個命苦之人。鳥人年方多少,村人眾說不一。鳥人自幼嗜讀詩書,父母雙亡后,原在村中有一泥磚房,一次暴雨后成了一攤稀泥,鳥人便棲居于村后的林子里,搭了個窩棚,比鳥巢大些而已,自寓為“鳥巢”。
(3)林子多鳥,杜鵑、畫眉、斑鳩……村里人哪個都不能一一道出。鳥人自從居鳥林后,晨聞鳥鳴而起,夜聽鳥語而眠,久而久之,竟精通鳥語,不但聞鳥語而知其鳥,而且模仿鳥叫也可以以假亂真。鳥人終日在林中與鳥竊竊私語,自得其樂。鳥人從不傷鳥,更不食鳥。有鳥受傷,必尋草藥醫(yī)鳥。鳥視鳥人為朋友。
(4)鳥人為生活所迫偶去鬧市露一手,模仿鳥叫,呼朋引伴般,鳥們紛至沓來,歇足于鳥人之手、頭、肩。一時鳥聲啁啾,如合唱團,惹得鬧市人群拍掌叫好。歌至高潮,有鳥飛至人前點頭討喜錢。鳥人遂靠此度日。不過鳥人很少在街頭賣弄,每表演一番,募得些錢財,在鬧市買些大米、鹽巴等,隱居林子,與鳥相依為伴。
(5)這一年,日本鬼子侵占古鎮(zhèn)。說來也巧,日本小隊長三本太郎自幼喜鳥,后考取東京大學(xué)動物專業(yè),專門研究鳥語??墒侨毡颈l(fā)侵華戰(zhàn)爭,三本太郎應(yīng)征入伍,不然的話,他成為鳥類專家應(yīng)指日可待。三本太郎來到神州大地后,發(fā)現(xiàn)神秘的中國鳥類更多更奇,戰(zhàn)爭之余,仍不忘收集鳥類資料,尤其是對一些珍貴的鳥種。
(6)三本太郎到達古鎮(zhèn)不久,一日見鬧市人群攢動,喧嘩聲如潮,稍后但見不少鳥雀紛至沓來,鳥語聲不絕。三本太郎大喜,欲請鳥人至兵營請教一二。
(7)鳥人無語,面若冰霜,搖頭而去。
(8)有漢奸把鳥人的情況詳盡介紹給了三本太郎,三本想,如能把鳥語破譯,戰(zhàn)后回國,豈不成鳥類的研究權(quán)威?翌日,三本太郎攜點心禮品,赴云霧沖拜訪鳥人。鳥人不在,守候半晌未見人影,倒是鳥語聲不絕于耳。三本太郎無功而返。endprint
(9)第二天,三本太郎再次赴林子訪鳥人,又未見人影,三本心中不悅,面露慍色。
(10)第三天一清早,三本太郎再一次到云霧沖,果然,鳥人正在輕掩柴扉,欲出山門。
(11)三本太郎說:“鄙人專事鳥語研究,聞先生精通鳥語,欲請教一二?!兵B人怒目而視,說:“你雙手沾滿了鮮血,還談什么鳥類研究?!比咎蓮妷号?,故作彬彬有禮地說:“咱們不談?wù)危皇窍肱c先生探討鳥語,也算是繁榮中日文化。”
(12)“呸!中日文化?劊子手懂什么叫文化?”鳥人大笑。有日本兵抽刀架在鳥人的脖子上,說:“你的,對皇軍的不忠,死啦死啦?!?/p>
(13)“死?我上無父母,下無兒女,形單影只一人,怕什么死?”鳥人面不改色,淡淡地說。
(14)“不怕死,好樣的!”三本太郎喝退日本兵,望著鳥人看了半晌,突生一計,對日本兵下令,火燒林子,見鳥就殺。
(15)“不能殺鳥!”鳥人聞言大驚失色。半晌,說:“我隨你去兵營?!?/p>
(16)臨走時,鳥人在林子里轉(zhuǎn)了一大圈,嘰里咕嚕地說了一通鳥語后,隨三本至兵營。
(17)三本太郎大擺宴席款待鳥人,鳥人也不客氣,開懷暢飲一番。宴畢,鳥人對三本說:“你算什么鳥類研究家,連鳥都不放過?!闭f完,從口中吐出血淋淋的一肉團,三本仔細一看,竟是鳥人的半截舌頭。
(18)三本太郎氣急敗壞地帶領(lǐng)日本鬼子殺至鳥林,林中鴉雀無聲,不見一只鳥影。
(19)以后,云霧沖人再也聽不到林中的鳥語聲了。至于鳥人,有人說,鳥人被氣急敗壞的三本太郎槍殺了。也有人說,鳥人之舉讓三本太郎動了惻隱之心,放了鳥人一命,鳥人遂浪跡天涯去了。
(選自《金山》2013年第10期,本刊有刪改)
18.閱讀第(1)至(4)段,說說鳥人之“奇”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2分)
19.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語都屬于神態(tài)描寫,各有什么表達作用?(4分)
(1)鳥人無語,面若冰霜,搖頭而去。
(2)“死?我上無父母,下無兒女,形單影只一人,怕什么死?”鳥人面不改色,淡淡地說。
20.作者不厭其煩地寫三本太郎對鳥人的“三請”,有何用意?(2分)
21.第(16)段寫鳥人“嘰里咕嚕地說了一通鳥語”,請結(jié)合上下文,發(fā)揮想象,“翻譯”鳥人此處所講“鳥語”的內(nèi)容。(2分)
22.文中,鳥人表現(xiàn)出的大義與節(jié)操令人動容。請結(jié)合小說中的有關(guān)情節(jié),為其撰寫一段致敬詞。(50字以內(nèi))(2分)
三、文筆展示臺(40分)
23. 請以“珍惜 ”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作;②自選體裁(詩歌除外),自定立意;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請點擊《初中生世界》主頁(www.czssj.cn)查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