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
時光飛逝,對于我這個工作10年的老師來說,現(xiàn)在對讀書的味道似乎早已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而漸漸變淡,但是我們學校刁校長非常關注所有教師的學習與讀書,給我們每人發(fā)放一本《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讓我們好好閱讀,細細品味。當我翻開這本書時,被里面雷夫老師的敬業(yè)精神深深吸引并感動。這本書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有血有肉、富有生命力與教育激情的充滿智慧的美國教師形象。從一開始為了成名而做教師到真正為教育而獻身,雷夫老師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掙扎與艱難的蛻變。在這本書里能發(fā)現(xiàn)我在日常音樂教學中的不足,以及他在同樣的情境中看事情的透徹與處理的手法,每每看到都不禁讓我由衷地欽佩,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本好書,讓我們的教學無時無刻充滿奇跡。書中提到這么一句話: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了什么,反而是因為它缺少了某樣東西——這里沒有害怕。然而現(xiàn)在的教育,大多數(shù)課堂都染上了“恐懼”的氣氛,成績考不好的學生怕老師批評、家長責罵、同學嘲笑。在家里也是如此,家長挖空心思,成績考得不好的時候就會對孩子又打又罵,休息日甚至會逼迫孩子學習,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學生長期以來處于一種“戰(zhàn)戰(zhàn)兢兢生活”的狀況,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而老師呢?老師也在害怕——害怕自己不被學生喜歡,害怕上課沒人聽講,特別是害怕自己管不住學生,害怕被同事嘲笑。在雷夫老師的教室里,沒有“害怕”這兩個字,他用信任取代恐懼,用信任建立起一座堅固的橋梁,使教室的一切變得不一樣,使學生熱愛學習,為他人著想,最終形成自己的行為準則。而其重中之重就是師生之間的信任。那么如何做到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一、要做好學生的榜樣雷夫老師在開學的第一天就讓學生玩“信任”游戲(一個學生往后仰,其他的學生在后面接著),淺顯易懂的游戲?qū)ξ揖陀泻艽蟮挠|動,只要有一次放手,別人就不會信任你。在我的音樂教學課堂中,整體來說我還是比較認真、負責的,但是遇到事情繁瑣的時候,就會忘記其他事情。記得剛剛踏上講臺的時候,每一次上課,我都會提前備課,認真準備,盡量不落下任何事情,特別注重細節(jié),然而巧的是上周布置的一個小小的作業(yè),就是制作簡易的樂器正好在本節(jié)課檢查,卻忘了,幸虧班長友情提醒,及時檢查,雖然音樂課一周只有一節(jié),但是學生很喜歡、很重視,有的學生帶的礦泉水瓶,里面放三分之一的水,搖晃則發(fā)出聲響;有的是準備的紙張,輕輕拍打桌面,也發(fā)出聲響;有的是找的樹葉,還能吹出聲響……現(xiàn)在想想就有點后怕,連老師承諾了都不做到,何況是要求學生做到。建立信任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與學生的交往中不斷形成的。就像雷夫老師所說的:“我們不需要對孩子長篇大論地談我們多么負責任,而是要他們把信任放在我們肩上。”“學生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边@提醒我們“身教重于言教”,其實這些道理我們都懂,關鍵是沒有真正做到或者說根本意識不到。因此,父母和老師要勇于負責,不要老是開一些口頭支票去愚弄孩子,學生很聰明,一定會識破。二、學生不喜歡“高壓鐵腕”書中有這么一個例子:因為某個孩子在教室里搗蛋,所以老師就決定下午全班都不準打棒球。孩子們默默接受了處罰,但私底下卻恨死了。大家心想:肯尼搶了銀行,為什么蹲監(jiān)獄的是我?看到這個例子我感受頗深,這樣的事情我曾經(jīng)就做過。也是我在上音樂課的時候發(fā)生的事情,現(xiàn)在我們上音樂課都是來到美麗的音樂教室上課經(jīng)歷了幾節(jié)課繁重的學習,學生很煩躁、很累,所以每次學生過來上音樂課都很興奮、很激動,一進音樂教室就有說不完的話,就像現(xiàn)在所流行的同學聚會一樣,有聊不完的話,但是作為教師的我就很難管理,一個班級有六十幾個學生,一個老師怎么說得過這么多學生?當時我就會很生氣地說:再講話的話,我們這節(jié)課就自習!瞬間,壓住了大部分同學,但是還是有個別的還在說話,我立即說:好,這節(jié)課自習!其實,現(xiàn)在想來,作為教師的我做得對,在音樂教學中可以課前播放學生喜歡的歌曲作為音樂課課前音樂,當歌曲結束時,學生也就進入上課狀態(tài)了,而當時的我僅僅因為個別幾個孩子而剝奪了所有孩子的權利,學生失望而且很委屈。學生一節(jié)課都在抱怨那幾個說話的孩子,我想學生不僅在抱怨他們幾個,還在抱怨我奪走了他們的音樂課。雖然用“鐵腕”贏得了表面的勝利,使卻失去了人心。學生并不怕教師對他進行處罰,只是不喜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三、多為學生想想雷夫老師曾忠告說:“你永遠無法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能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除非你能進入他的身體,用他的身體行走?!边@何嘗不是對我們的忠告呢?有一次上音樂課,正好是唱歌環(huán)節(jié),每次學生唱歌我都會提醒:上身坐直了,把書捧好……然后,我開始彈鋼琴,學生正好開始唱歌,唱好之后,我覺得某些方面不是很好,就提出了樂理知識的回答,很簡單:p是弱,f是強,只是強弱的處理。結果,沒有學生知道,當時,我還理直氣壯地批評了學生,現(xiàn)在想來其實我們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過嗎?當我們碰到學生對那些講了再講的知識還不會時,脫口而出的那句:“這個知識點我講了多少遍了,你還不會,你們上課有沒有在聽啊?!蔽覀冇袥]有想過以學生的水平是不是沒有聽懂。其實學生在沒有弄懂的時候,老師應再為學生講解一次。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想,會更理解孩子,在今后的音樂課堂教學工作中我會采用更適合他們的決策。粗略地讀了一遍這本書,但還是忍不住又翻了幾遍,我知道其實奇跡是可以發(fā)生的,只要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做孩子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并且成為孩子的榜樣。讀過這本書后,我想讓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方式,成為一個讓學生永遠信任的老師,盡力為學生打造一個堅固而友善的避風港,讓他們成為充滿自信又快樂的人,也讓我的音樂教學無時無刻充滿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