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亮
河南省中醫(yī)院中心實驗室,河南 鄭州 450002
原發(fā)性肝癌 (primary liver tumor,PLT)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隨著近年來臨床及科研對肝癌認識的加深和肝臟外科技術水平的提高,針對肝癌的臨床治療有了很大的飛躍。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肝動脈化療栓塞術 (TACE)是肝癌臨床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過利用注入栓塞劑導致腫瘤營養(yǎng)血管的阻塞,從而使腫瘤的血供切斷,使腫瘤組織缺血性壞死,卻不影響正常肝組織的血供。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我院腫瘤外科2007年10月至2010年11月間施行肝癌介入后手術切除的192例肝癌,對比部分診斷指標,著重討論其術前介入治療、手術切除和隨訪結(jié)果,以期進一步提高肝癌的手術切除率和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采集2007年12月至2010年11月間河南省中醫(yī)院腫瘤外科192例中晚期肝癌病例,其中男性137例,女性55例,年齡29~68歲,所有病例均經(jīng)二種影像學或血管造影、穿刺活檢證實診斷。TACE排除標準:肝功能明顯異常,經(jīng)保肝治療后改善不明顯者,腎功能異常,血清肌酐值>正常上限值1.25倍,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礙,不能耐受動脈灌注抗癌藥物給藥者。將192名患者按治療方法不同分為三組。TACE組63例,TACE采用seldinger技術經(jīng)皮股動脈穿刺插管行腹腔動脈、腸系膜上動脈造影,明確腫瘤大小、數(shù)目、部位以及供血動脈,超選進入腫瘤動脈,注射混懸碘油 (超液化碘油10~20ml+表柔比星40~50mg+羥基喜樹堿10~20mg+5-FU 1000mg+明膠海綿)。一個月后復查CT,增強掃描若有殘留再行2次TACE。TACE+手術治療聯(lián)合治療組共65名患者,TACE治療一次后的第3周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組,共64名患者。三組患者的性別與年齡等一般資料經(jīng)均衡性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三組病例性別、年齡的比較
1.2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各組患者三年生存率,來評定各組療效。治療前后均測體重2次 (連續(xù)2天),取平均值。
1.3 顯效 治療后較治療前體重增加≥1.5kg。有效:治療后較治療前體重增加≥1kg。無效:治療后較治療前體重增加<1kg或不增加。根據(jù)Karnofsky體力狀況評分標準評定其生存質(zhì)量[1]。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間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全部192例患者治療均順利完成,無局部感染、大出血等并發(fā)癥。
2.1 三年生存率比較 介入組63例患者,1年后存活51例,2年后存活 35例,3年后存活 19例,存活率為30.2%;手術組共64例患者,1年后存活43例,2年后存活27例,3年后存活15例,存活率為23.4%;聯(lián)合治療組65名患者,1年后存活58例,2年后存活44例,3年后存活31例,存活率為47.7%。各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三組1、2、3年生存率對比[例 (%)]
2.2 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介入組有效率為53%;手術組有效率為70%;聯(lián)合治療組有效率為8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體見表3??傆行?(顯效 +有效人數(shù))/總?cè)藬?shù)×100%。
表3 各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2.3 治療前后患者生存質(zhì)量評分比較 對比三組患者治療前后Karnofsky評分,治療前各組評分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同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各組對比,介入組和聯(lián)合治療組對比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 (P>0.05),介入組和手術組對比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 (P>0.05)。聯(lián)合組和手術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P<0.05)。具體見表4。
表4 治療前后生存質(zhì)量評分 (s)
原發(fā)性肝癌 (HCC)為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較高,我國和非洲的一些國家為高發(fā)區(qū)[2]。由于原發(fā)性肝癌的進展快,術后復發(fā)率高的臨床特點,因而臨床治療中針對原發(fā)性肝癌的治療較其他腫瘤復雜,方法多種多樣,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其治療原理是使用栓塞劑阻塞腫瘤營養(yǎng)血管,切斷腫瘤的血供,而不影響正常肝組織的血供,使腫瘤組織缺血性壞死[3]。20世紀70年代末期介入治療開始用于臨床。目前TACE廣泛用于治療肝癌的中晚期階段,其優(yōu)點在于具有創(chuàng)傷小、毒副反應少、療效顯著的特點,在臨床治療中被公認為是非手術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首選方案。術前行TACE可縮小腫瘤直徑、清除衛(wèi)星灶及門靜脈癌栓、改善切緣狀況使病人獲得二期切除。
本論文通過收集并比較19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進行肝癌TACE術和TACE術后聯(lián)合手術治療在治療前后的臨床主要癥狀評分、體重、karnofsky體力狀況評分等情況。提示TACE+手術治療聯(lián)合應用治療中晚期肝癌,可控制瘤體,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zhì)量,延長患者生存期。
[1]殷蔚伯,余子豪,徐國鎮(zhèn),等.腫瘤放射治療學[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8:1349.
[2]Garcia M,Jemal A,Ward EM,et al.Global cancer facts and figure 2007[M].Atlanta,GA:American Cancer Society,2007:2-3.
[3]蔣明,馬華兵,楊瑞梅.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原發(fā)性肝癌200例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2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