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美
[摘 要] 自主游戲即幼兒本體性游戲,是幼兒自發(fā)自主的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它雖沒有發(fā)展的特定指向,卻凝聚著發(fā)展的全部趨勢。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經常參加這類活動,有助于幼兒的身心、體能健康和個性的和諧的發(fā)展。因此,幼兒園必須給予幼兒以充分開展這類游戲的機會。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有些問題有待探索、研究,年齡特點沒把握,情景創(chuàng)設不關注,器材單調劃一等問題,使得幼兒園的戶外活動看似熱鬧,實則能力發(fā)展不多的現象,文章從多樣化的活動形式讓幼兒愛上玩;多角度的情緒調動讓幼兒創(chuàng)造玩;多維度的運動保障讓幼兒盡情玩這三方面來闡述自主游戲中教師指導策略重要性。
[關鍵詞] 自主游戲 戶外活動 探究 策略
一、多樣化的游戲形式讓幼兒愛上玩
1. 調整游戲形式
幼兒年齡小,喜歡形式多樣的活動方式。我們?yōu)榇苏归_了《以游戲活動促進幼兒自主發(fā)展》的小課題探究活動,下面以球類游戲為主展開系列活動研究。如:游戲活動開始,老師將幼兒帶到相應場地后提出如下要求:先自由玩,再結伴玩。一定的時間后,教師集合全體幼兒進行集體球類游戲:趕球、背對背運球、跨下運球等。又如教師組織活動時則將幼兒帶進事先預設好的場景后,請幼兒利用手上的球(皮球、紙球、刺球等),好好與場地上的器械互動起來。有滾球區(qū)、彈球區(qū)、擲球區(qū)、踢球區(qū)(男孩子們最愛)…當聽到小鈴聲,請互相交換區(qū)域進行游戲、玩耍。兩種方式組織的游戲都比較新穎,幼兒也十分喜歡,相對來說,后一款游戲的的組織形式更讓孩子們自主、自由。
2. 拓展器材內容
為了豐富幼兒的健康游戲活動,原有的一些固定的大型活動器械和小型的運動器械對幼兒來說,天天相見,經常徒手游玩,玩不出新的花樣來。如何利用現有的材料調動幼兒的興趣,在玩中更喜歡游戲。在活動中我們添置并收集了大量的紙管、易拉罐、布料、軟泡沫板等,一筐筐的盛裝并放置在相應器械區(qū),方便孩子們自主取用。如:在組織戶外建構活動時:教師對幼兒說:“今天天氣好,老師帶大家去操場進行大型的建構活動,我們以 “紙磚塊”、“紙管”和“易拉罐”為主要材料,請大家利用操場上你想利用的任何器械、材料,進行‘我們的家園建構?!钡搅瞬賵觯瑢嗉売變鹤灾鞣殖伤膫€小組,讓各組推選出一名小組長,由小組長自主帶小組成員選擇相應的活動區(qū)域進行建構活動。不一會兒,各個小組有不同的表現,有利用倒扣的蘿筐上進行紙管建筑的;有利用輪胎、木板輔助的,有直接用紙管與易拉罐不同組合的;有借助小型滑梯的進行擴展的;一組一組都是不同的家園造型。正應了那句:給孩子一個自主的平臺,孩子就會給你造出精彩。
二、多角度的情緒調動讓幼兒創(chuàng)造玩
1. 音樂鋪墊法
音樂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對人起著微妙、神奇的作用?;顫娸p快的音樂非常適合穿插于幼兒的自主游戲間。每天清晨,當小號聲吹響時,孩子們在老師、阿姨的帶領下進入戶外運動區(qū),自由地選擇相應器械。結束前,廣播音樂換成輕柔的輕音樂,提醒孩子們要整理器械,準備回教室學習了。幼兒園的廣播音樂時常根據季節(jié)播放適時的音樂加以輔助。
2. 情境感染法
幼兒愛聽故事,我們常常借助故事情境設計自主游戲。比如:夏天到了,青蛙們進行花樣荷葉跳比賽,孩子們的興趣至高,模仿性特強。孩子們紛紛選擇自己喜歡的跳圈制作的荷葉、其他仿真荷葉等器械進行不同花樣的練習。
3. 情緒調動法
大多數的幼兒一天中的情緒相對穩(wěn)定,而個別幼兒一不小心則會有點小情緒。善于觀察的我們還是能“化難變易”。比如班上的“敏敏”最喜歡老師拉她的手帶她去玩;“萱萱”最喜歡聽到表揚的話;“陽陽”最喜歡當排頭兵。個性十足的幼兒在我們老師心目中還是留著位置的。為了不助長“不良的風氣”,我們采用小游戲讓幼兒寬松地氛圍中自覺自愿中接受游戲的結果。比如戶外活動結束前的整隊可以這樣玩:“一二三四五六七,今天排隊誰第一?”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摸著幼兒的頭,最后落在誰的頭上,就由該幼兒當排頭兵,也能享受到與老師牽手的禮遇。又如游戲“我要找個好朋友”請幼兒根據老師的描述來找:她是一位可愛的小女孩,今天她穿著小紅裙,剛才玩滑梯的時候能自覺排隊等待前面的孩子,臉上經常掛著甜甜的笑容。找一找,我的好朋友她是誰?”借用游戲的描述,實事求是地對幼兒進行表揚,這是孩子心理能夠接受的,也是能夠讓下一次活動更好地開展。
三、多維度的運動保障讓幼兒盡情玩
1. 有效調控游戲活動
以前,我們經??梢钥吹竭@樣一些鏡頭:晨間活動時,操場上人滿為患,你玩大型玩具,我玩球,他跳繩……看上去很是熱鬧,鍛煉的目的也基本有達到,但真正從幼兒的角度去看一看,去想一想,活動空間的不足導致諸多“告狀”、“糾紛”四起;看似熱鬧的場景下也存在著“放羊式”,太多的幼兒混合在一起,造成管理上的缺失。幼兒園安排的上午活動三或者下午活動也基本是戶外活動最繁忙期,往往會造成“器械”上的沖突,好幾個班級教師會同時選擇了“玩球”,但球只能滿足一個班級。有的班只能臨時改變活動內容,使原來的計劃性無法好好實施與體現。針對以上諸多問題,幼兒園一改以往集中式的安排戶外活動,巧妙地分散到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將小中大各班級有機地進行錯時或整合安排,合理利用室內外大小型玩具器械,定點定位,定時定班,從晨間活動開始至晚學離園前,每時每刻,只要天不下雨,操場上始終有玩耍的班級與幼兒,有獨立一個班玩的,也有混年齡玩的。這樣一轉變后,操場上的各類器械使用率普遍提高,哪取哪放的整理習慣有所改善。操場上每個時間段活動的幼兒數量適中,使孩子們的活動空間大大增加,一些大型的戶外建構活動得以“淋漓盡致”的表現與發(fā)揮。老師們的指導也能更到位,放手的機會也更多。
2. 有效保障游戲時間
健康活動是幼兒園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課程。每個幼兒園都有大小不同的、種類各異的體育器械提供著。幼兒年齡小,對身邊的事物都感興趣,總想去摸一摸,玩一玩。如何讓孩子們在健康活動中自主的游戲,需要我們成人在確保幼兒安全的前提下,選擇有益于幼兒身心的,我們要保障幼兒的游戲活動時間,確保幼兒的游戲活動總量。一是要盡可能地利用幼兒園的現有大小游戲器械;二是要盡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游戲,準備相應的游戲材料;三是要就地取材,巧妙運用、改變器械,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自主”的物質條件,確保游戲活動時間、活動總量,讓幼兒在“自主游戲”中滿足發(fā)展的需要。
健康的身體是每個人生活的基礎,健康活動是為了促進我們的身體更健康。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及時吸取健康領域先進的理念,用理論指導我們的實踐,讓幼兒園的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真正自主起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