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增榮
對初三學生而言,化學學科是化學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因此中學化學教學必須從初中抓起,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入手,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探索,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較好地彌補了新課程背景下探究活動太多,課時不夠的問題。下面就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巨大動力,興趣的培養(yǎng)在于誘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因勢利導,引導他們及時排除不利于學生認識興趣的因素。學生剛接觸化學,開始會對化學頗有些興趣,尤其對化學實驗更感到有意思。但當學到化學用語、無素符號和基本概念時,常會感到抽象難懂、枯燥乏味,有可能會使原有的興趣消失。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1、競賽、游戲激興趣
化學競賽,化學游戲等是培養(yǎng)學習化學興趣的興奮劑。初中階段,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的書寫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突破難點,除了課堂上注意講解記憶方法,反復練習以外,采取游戲法,可使學生在娛樂中掌握知識,突破難點。比如,在開始學習化學式的書寫時,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如果教師采用游戲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讓學生反復書寫的方式,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而且效果很好。
2、化學歷史導興趣
及時對學生進行了化學史教育,講化學的發(fā)展和形成,結合書本介紹科學家探索化學奧秘的軼事,如居里夫人一生榮獲兩次諾貝爾獎,談聞名世界的古代發(fā)明如造紙術、火藥等,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的語言,是國際上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學好化學知識是多么重要,這樣做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二、改變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
在繼承傳統(tǒng)講授法優(yōu)點的基礎上,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開展教學方法的探究,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課堂教學中增加了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研究性學習。
1、問題與情境
上課時盡可能給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情境,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增。在《氧氣性質》一節(jié)中,在完成木炭、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后,可設置這樣一個問題情景:為什么可燃物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劇烈的多?讓學生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和木炭、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進行討論。在學生分析綜合得出結論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提出下一個問題:在空氣中不易燃燒的物質能否在氧氣中燃燒呢?這可使學生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并鼓勵學生對此問題進行猜想,從而引出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2、活動與探究
每節(jié)課必須瞄準一個切入點,體現(xiàn)探究性,探究活動不能盲目,不能為探究而探究。例如,在講授“二氧化碳與水反應”這一點內容時,我首先從生活現(xiàn)象入手,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請同學們猜想一下,打開一瓶汽水后冒出的大量氣泡是什么?你能設計實驗證明你的猜想嗎?在學生分析、回答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引出紫色石蕊試液,進一步探究二氧化碳的相關性質。
3、整理與反思
新課標下,往往課堂上熱熱鬧鬧,課堂下學生什么也不知道。學生掌握的效果差,正是缺少這一環(huán)節(jié)。探究過后的整理與反思能把交流后形成的成果、先進成熟的思維與其它同學分享,有利于形成正確的知識與技能。既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也能更好地減輕學生過分的作業(yè)負擔,使每一個學生在每堂課都能有收獲。
三、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活動經(jīng)驗。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應設計一些有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活動起來。如初中化學《生活中常見的鹽》這節(jié)課,其教學的重點是掌握幾種常見鹽的性質和應用,難點是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以及酸、堿、鹽的反應規(guī)律(復分解反應)。我們可以從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基礎出發(fā),設計以下教學活動:
(1)讓學生自己寫出幾種鹽的化學式,了解學生對鹽概念的理解是否正確以及化學式的書寫情況;(2)把不同學生的結果板書在黑板上 ;讓學生嘗試根據(jù)鹽的組成進行分類,使學生掌握物質分類的方法;(3)從中找出碳酸鹽,再找出自己比較熟悉的碳酸鹽,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4)讓學生復習碳酸鈣的物理、化學性質,寫出反應方程式;(5)再引導學生比較碳酸鈉與碳酸鈣的組成,讓學生從組成上的相同點猜測碳酸鈉可能的性質,寫出反應方程式并設計實驗進行證明,用同樣的方法研究碳酸鹽……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的過程和收獲,當然學生也會暴露他們學習中的思維障礙點,此時教師再教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既達到了突破難點的目的,又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四、重視實驗教學,緊密聯(lián)系生活
實驗具有較好的直觀性,通過實驗現(xiàn)象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質。如:做檢驗氫氣純度的實驗時,氫氣爆炸產(chǎn)生了爆鳴聲,易拉罐飛起來了,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向了化學課堂,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在學習pH值時,可讓學生用pH試紙來測定肥皂水、食醋、礦泉水等液體的pH值,判斷它們的酸堿性。用實驗鑒別自來水和純凈水,學會識假的經(jīng)驗和常識。用稀鹽酸去除水垢等事實,使學生體驗到生活離不開化學,促進學生學習化學。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以學生為主題,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教學不再是獨角戲,讓每節(jié)課都精彩,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學得更加自信、更加輕松。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和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