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許昌市中心醫(yī)院,河南許昌 461000)
股骨粗隆間骨折屬臨床常見骨折類型,多見于老年人。近年來,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威脅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手術是股骨粗隆間骨折的主要治療方法[1]。本文選取許昌市中心醫(yī)院8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行分組對照研究,觀察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內釘(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療,對照組采用動力髖螺釘(dynamic hip screus,DHS)治療,對比兩種術式的臨床療效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41例。觀察組男16例,女25例;年齡68-86歲,平均(79.5±6.8)歲;Evan’s分型:5例Ⅰ型,8例Ⅱ型,12例Ⅲ型,16例Ⅳ型。對照組男17例,女24例;年齡69~89歲,平均(79.8±7.1)歲;Evan’s分型:4例Ⅰ型,7例Ⅱ型,13例Ⅲ型,17例Ⅳ型。2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備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觀察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內釘治療。持續(xù)硬膜外麻醉后,在C臂X線機輔助下,行牽引復位。在股骨大轉子上4~5 cm處做切口,切口沿患者股骨縱軸,長約3 cm。牽開臀中肌,置入套筒,在大轉子頂點偏后的骨髓腔內打入導針。沿導針進行開口擴髓,然后置入PFNA主釘,于C臂透視下調整主釘遠端深度及方向。在瞄準器輔助下,沿股骨中軸置入導針,并進行調整。測量旋轉刀片的長度,在股骨外側的皮質部進行擴孔,將旋轉刀片打入,并進行加壓鎖定。在瞄準器輔助下,鎖定遠端的螺釘,并鎖入尾帽。術畢,留置引流管,并逐層縫合。
對照組采用功力髖螺釘治療。持續(xù)硬膜外麻醉后,在C臂X線機輔助下,行牽引復位。在股骨粗隆頂點做10~15 cm的縱向切口,逐層切開,充分顯露股骨近端,然后在粗隆下2~3cm進針,向患者股骨頭內置入加壓螺釘導針。測量長度,擴髓并置入加壓螺釘;然后置入側方鋼板,并用螺釘固定。術畢,留置引流管,并逐層縫合。
術后,2組患者均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48~72 h拔除負壓引流管。術后1周,拍X線片,以后,每隔4周復查X線1次。出現(xiàn)骨折愈合跡象后,囑患者部分負重,骨折愈合后方可完全負重。
1.3 療效評定 術后,2組患者均獲隨訪6~24個月。對比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并發(fā)癥及髖關節(jié)的Harris評分情況。骨折愈合標準[2]:骨折線消失,可負重,且承受應力后患者無疼痛感受。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數(shù)據以()的形式表示,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應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手術療效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更少,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更短,Harris評分更高(P<0.01或 P<0.05),見表1。
表1 2組手術療效對比(n=41,)
表1 2組手術療效對比(n=41,)
組別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 住院時間(d) 骨折愈合時間(周) Harris評分(分)觀察組 103.1±15.3 52.1±6.4 13.5±2.9 12.7±1.4 89.3±0.000 0.000 0.002 0.016 0.0007.2對照組 295.8±74.2 82.3±15.9 15.6±3.3 13.5±1.9 69.8±6.4 t 16.287 11.282 3.061 2.170 12.961 P
2.2 2組術后并發(fā)癥對比 觀察組1例主釘退出,應用人工半髖關節(jié)置換后,功能恢復正常。對照組1例拉力螺釘切出,取出DHS改為動力髁螺釘固定后,功能恢復良好;3例髖內翻,應用丁字鞋固定及皮牽引后6個月,骨折愈合。觀察組1例出現(xiàn)并發(fā)癥占2.44%,對照組4例出現(xiàn)并發(fā)癥,占9.76%。
股骨粗隆間骨折屬老年人常見骨折類型[3]。臨床醫(yī)師多采用以牽引為主的非手術療法,患者需長期臥床,不僅臨床療效差、并發(fā)癥多,且病死率高,屬公認的消極治療方法。隨著臨床醫(yī)學不斷發(fā)展,手術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優(yōu)勢突顯。相關文獻指出,手術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具有死亡率低、有效率高的特點。筆者認為,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應秉持積極態(tài)度,在確?;颊呱踩幕A上,盡量減少患者臥床時間,盡快恢復患者行走能力,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然而,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往往具有年齡大、全身狀況差,手術及麻醉耐受力差,手術風險性高等特點,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治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量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及術中出血量,盡可能縮減手術時間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采用PFNA,患者術中出血量更少,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更短,Harris評分更高(P<0.01或P<0.05),且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P>0.05)。由此可見,PFNA具有固定可靠,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量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點。
綜上所述,應用PFNA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可有效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縮減手術時間,促進患者骨折愈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吳立君,劉 巖,衛(wèi)力晉,等.股骨近端抗旋髓內釘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2,15(4):498-499.
[2]楊國奇,晉瓊玉,黃 亮,等.股骨近端抗旋髓內釘與動力髖螺釘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華西醫(yī)學,2012,27(12):1840-1843.
[3]唐祖林,潘煥生.股骨近端抗旋髓內釘(PFNA)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合并粗隆下骨折[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21(12):59-60.
[4]張東平,徐 雄,錢騰飛.股骨近端鎖定加壓接骨板與股骨近端抗旋轉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分析[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8(11):1278-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