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棟,康國慶,雷艷瑋
(開封市腫瘤醫(yī)院,河南開封 475003)
鼻咽癌是我國常見腫瘤,隨著人們對疾病認識的提高和對生活質量的需求,在提高療效的同時,傷害最小化的治療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早期鼻咽癌的治療方案已相當成熟,放療是首選,可聯合應用化療藥物,其中DF方案是經典方案,取得了較好療效。但仍有一部分通過治療后出現遠處轉移和再次復發(fā),這部分病例化療是主要的治療措施,但由于是復治病例,存在著患者耐藥和耐受性差的狀況,如何提高療效選擇化療方案是一個臨床醫(yī)生棘手的難題。開封市腫瘤醫(yī)院自2009年3月~2012年3月采用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遠處轉移鼻咽癌30例,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該院收治的30例晚期遠處轉移鼻咽癌患者,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齡36~64歲,平均(56.1±1.4)歲。所有患者均有細胞學或病理學證實。主要轉移部位為肺、肝、骨等臟器組織,所有患者化療前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電解質、原發(fā)部位CT,胸部CT、心電圖、腹部彩超及全身骨掃描等,檢查結果提示無化療禁忌。遠處轉移可測量觀察病灶,功能狀態(tài)評分標準(karnofsky,KPS)評分>60分,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全身無活動性感染且近1個月內未進行過抗腫瘤治療。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第1天多西他賽75 mg/m2靜脈點滴,第2天順鉑75 mg/m2靜脈點滴,2種藥物交替靜滴,21 d為一個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化療2個周期以上,化療期間常規(guī)給予5-羥色胺3(5-HT3)預防嘔吐,多西他賽用藥前1天、當天及用藥第2天給予地塞米松抗過敏及鈉水潴留預防?;熀蠼o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防止白細胞過度下降,同時加強其他對癥支持治療,記錄化療過程中的各種不良反應。每次化療前后復查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心電圖等,化療期間每周至少復查1次血常規(guī)。
1.3 療效及不良反應評價 療效評價按照WHO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進行,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和進展(PD),總有效率(CR+PR)。毒副反應分級標準按照WHO抗癌藥物急性與亞急性毒性分級標準評價,分為0~Ⅳ度。
2.1 近期療效 30例患者均可評價療效。其中CR 2例、PR 17例、SD 7例、PD 4例,總有效率為63.4%。
2.2 不良反應 主要為骨髓抑制、食欲減低、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可耐受,部分反應較重者給予積極支持對癥治療,癥狀均能改善,化療得以順利進行。骨髓抑制方面以白細胞減少最為常見,但多為輕中度,消化道反應也多為Ⅰ-Ⅱ度,無治療相關性死亡事件發(fā)生(見表1)。
表1 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鼻咽癌是我國常見頭頸部腫瘤,病理類型大多為低分化或未分化鱗癌,這種特殊性為化療的敏感性提供了理論支持。雖然經過規(guī)范的放射治療和合理的綜合治療,鼻咽癌治療取得令人滿意的局面,但仍有一部分會出現復發(fā)及遠處轉移,這部分患者也是臨床醫(yī)生關注的焦點。
順鉑聯合氟尿嘧啶方案是大家公認的內科治療頭頸部惡性腫瘤的一線方案[1-2],此方案失敗后的二線治療尚無統(tǒng)一標準,近年來醫(yī)生都在進行著探索嘗試一些新的治療方案,以期更好地控制晚期腫瘤的發(fā)展。
多西他賽是一種新型的紫杉類抗腫瘤藥物,它具有細胞周期特異性。主要機制為促進微管蛋白裝配,抑制微管蛋白解聚,從而抑制腫瘤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加速細胞凋亡[3-4],其誘導細胞凋亡的能力是紫杉醇的200倍,對于耐受順鉑、5-氟尿嘧啶、足葉乙苷以及紫杉醇的腫瘤細胞無交叉耐藥。順鉑是一種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主要通過抑制腫瘤細胞內DNA復制和對腫瘤細胞膜造成損傷達到廣譜抗腫瘤的作用。多西他賽主要用于治療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惡性腫瘤,但隨著對藥物的進一步了解及醫(yī)療實踐活動,其應用范圍在逐漸擴展,國內外都有研究表明,無論多西他賽是單藥還是聯合用藥,治療中晚期鼻咽癌均取得一定療效,李希燊[5]對這些研究進行了總結。王一鳳[6]報道,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頭頸部腫瘤的總有效率為52.4%。國外學者Chua等[7]曾用多西他賽聯合順鉑一線治療轉移性鼻咽癌,CR、PR分別為6.3%和56.3%。
本組病例有效率為63.4%,取得了良好的控制率,主要副作用為消化道反應及骨髓抑制,個別病例出現發(fā)熱,口腔黏膜炎及鈉水潴留,治療后均得到緩解,無病例中斷化療。綜上所述,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遠處轉移鼻咽癌近期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可耐受,是晚期遠處轉移鼻咽癌治療策略的一種選擇,其遠期療效尚有待觀察總結。
[1] Au E,Ang PT.A phase Ⅱ trial of 5-fluorouracil and cisplatinum in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Ann Oncol,1994,5(1):87-89.
[2] 周紀昌.實用腫瘤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645-649.
[3] Iida S,Shimada J,Sakagami H.Cytotoxicity induced by docetaxel in huma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lines[J].In Vivo,2013,27(3):321-332.
[4] Wright TJ,McKee C,Birch-Machin MA,et al.Increasing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docetaxel for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rough the combined inhibition o f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 signalling and autophagy.Clin Exp Dermatol,2013 Jun,38(4):421-423.
[5] 李希燊.多西紫杉醇在治療鼻咽癌中的應用[J].海峽藥學,2008,20(6):105-106.
[6] 王一鳳.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頭頸部腫瘤[J].江西醫(yī)藥,2008,43(12):1 361-1 362.[7] Chua DT,Sham JS,Au GK,et al.A phase Ⅱstudy of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as first-lin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Oral Oncol,2005,41(6):58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