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榮華
摘 要:貼進學生的心靈,走進學生,是我們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學的基礎。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才能更順利得開展多種教學方法,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學。走進學生,貼進孩子們的心靈,傾聽他們的心聲,我們的教育就有可能會事半功倍。
關鍵詞:貼進;走進;心靈;創(chuàng)新
特別是作為中專學校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站在講臺上講授45分鐘自己教案上早已經(jīng)準備好的內(nèi)容,我們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就是說不僅要教課,還要讓學生樂學、會學、學會。
要做到以上這一點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局限于長者與晚輩、師傅與徒弟之間,而新時代的師生關系除了具備傳統(tǒng)意義上的關系之外,教師還應是學生的朋友、知己。這就要求老師們除了課堂45分鐘的講授,還要在課余時間、自習時間走近學生們的生活,多與學生在一起,多與學生交流,關心他們的學習、關愛他們的生活,和他們結下忘年之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教育是心心相應的活動”。我們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交流談心,了解學生的心理,贏得學生的信賴和配合,努力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古語說“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積極性。如果師生之間沒有任何感情,那么學生就會對這個老師所講的課毫無興趣,也就更談不上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了。只有多與學生在一起,多與學生溝通,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更全面、更真實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更多情況,才有利于我們更好的幫助我們的學生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我們以朋友的身份引導我們的學生,給他們提出好的建議和意見,幫助他們制定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學生才會有意識地為目標而奮斗。
走進學生,多一點時間和學生在一起,給予他們關心和關愛,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就在我們身邊,這樣學生有問題、有困難就會主動找老師。貼進學生的心靈,贏得學生的信賴,這樣學生才會樂意把我們當知己,才會把他們內(nèi)心最真誠的秘密講給我們聽。走進學生只要我們不辭辛苦多花時間就可以了,可是怎么才能貼進學生的心靈,贏得他們的信賴呢?對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平等——是貼進學生心靈的前提。
以前我總認為:我是老師,我的言行都是為學生好,學生理所當然地應該去接受,可是實踐證明,老師良好的意圖未必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有思想、有主見正處于思想活躍時期的青少年,而不是單純接受命令的機器。于是我們應該放下架子對待他們,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尊重。
第二:學習——是教師貼進學生心靈的基礎。
教書育人是一門藝術,俗語道:“學高為師”,要能給學生一杯水,我們要有一桶水,只有具有淵博的學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才能在教學上游刃有余。才能靈活處理和協(xié)調(diào)跟學生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造出融洽、和諧的教學氛圍?,F(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迅猛,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觀念,這樣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這樣才有足夠的能力處理學生中的一些問題,才有足夠的能力讓學生樂意接受我們的教育和培養(yǎng)。也只有這樣,你才會真正地貼進學生的心靈。
第三:愛心——是貼進學生心靈的保證。
愛是通往人的心靈的最好途徑。特別是孩子的心靈,是脆弱柔軟的,更需要老師用愛去呵護?!皼]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需要,尤其是正在發(fā)展和成長過程中的孩子,離開了愛,他們的身心健康都將受到嚴重的影響,就如正在生長的幼苗離不開陽光和雨露一樣,孩子們離不開愛。作為教師只有向?qū)W生傾注所有的愛,才能開啟學生心靈的大門。教師應把愛的春雨滋潤到每個學生的心田,“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應一視同仁地去愛,否則會使一些“寵兒”變得任性驕傲,會使一些“失落者”喪失前進的熱情和信心。
要贏得學生的信賴,首先我們要帶著一顆真誠的心與學生去交流、去結交朋友。信賴是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誠心做基石就不可能筑起信賴的高樓。其次我們要為學生做榜樣、做模范,俗語說“身正為范”,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老師首先要做好。比如要求學生上課不能遲到早退,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嚴格遵守上下課時間。再如,要求學生上課時間不能使用手機,同樣作為教師我們也不應該將手機帶進課堂。當然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所以我們只有從這些小事做起,為學生做好榜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
有了貼進學生心靈,走進學生的基礎,我們才能更好的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學。
總之,我們要多一點時間走進學生,真誠地貼進學生的心靈,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恰當?shù)剡\用多種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定會能使我們的職教工作結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王麗榮,如何走進學生心靈[OL],http://www.xbdschool.cn/n628c24.aspx
[2]陳世清,丑小鴨變了[OL],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
[3]周國山,淺談怎樣提高中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OL]http://www.ynwswx.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