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強
近年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得到廣泛的認可。以學生為主體的導學案教學模式也應運而生,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學習,提升學習效率。
一、初中物理導學案的設計
導學案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設計導學案。設計導學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明確教學目標,準確、簡潔地將重難點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能夠快速看懂,并找到教學重點和學習方法。第二,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如個性特點、學習習慣以及認知能力進行全面的思考,將其與教材相結合,教師在進行內容安排的時候要保證導學案具有邏輯性和層次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能夠一步一步地學習,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第三,要將重點明確地表現(xiàn)出來,圍繞教師的整體教學目標,與教材緊密結合,將重點進行分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盡量做到一節(jié)課一個學案,對知識量進行控制,避免學生產生過大的壓力。第四,要對學生的想法進行考慮,如應考慮學生怎么想、怎么看、會怎樣理解、學生的問題會有哪些等;要對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以及不能理解的地方進行考慮,并對學生作出引導、提示,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二、導學案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在運用導學案時要根據(jù)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個性特征以及能力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心理觀念,以此來提高教學的質量。下面以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十二章《運動和力》第四節(jié)“力”作為主要對象,進行分析。
1.進行課前導讀
在運用導學案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找到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針對問題給予解疑或是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教師課前應將導學案交給學生,讓學生先對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為學生提供一些學習方法,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也為課堂教學打好基礎。我們可以在課前導讀時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1)一個物體對另一物體起哪種力的作用?(2)物體間的力能夠起到什么作用?
2.進行課中互動
學生在學習時,普遍都存在一些問題,而導學案的出現(xiàn),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雖然,學生已經(jīng)進行了課前預習,對預習中產生的疑問也進行了思考,但是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足,學生中有部分人沒有辦法從中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所以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可以有選擇地進行聽課,并且進行互動交流,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力的作用,對知識能夠有最為深刻的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互動活動,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力是真實存在的。教師可以讓幾位同學展示力的作用,并對展示內容進行體會??茨奈煌瑢W的展示最為明顯,同時讓學生進行思考,在什么條件下力才會產生作用。
3.實行課后鞏固
導學案在課后的具體應用是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以及總結能力,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教師在這個學期一直采用導學案進行教學,學生在期末的時候對導學案的資料進行整理就會發(fā)現(xiàn),整理后的導學案資料就是一份優(yōu)質的復習材料,其中包含了這個學期學習的所有知識要點,可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的能力。
導學案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完善學生的學習方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用導學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但可以減少教師的備課壓力,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們應找到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順明旻.淺談初中物理導學案的設計及有效運用[J].教師,2012(15).
[2]居樹山.淺談初中物理導學案的設計與運用[J].文理導航(中旬),2011(1).
[3]張偉東.淺談初中物理導學案的設計及有效運用[J].才智,2013(19).
[4]唐鳳花,李翔,黃飛,蒙科祺,陳細玲.導學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構建與應用[J].青春歲月,2013(23).
(特約編輯安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