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靄琴
學會質疑反思,是數(shù)學教學中最有價值的行為.題型模仿、類型強化、技能操練固然重要,但這些措施離開了質疑反思,也只能是無效行為.只有質疑反思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才會真正感悟到數(shù)學的本質,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得到發(fā)展.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呢?
一、搭建平等的教學平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疑
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總是難以擺脫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角色,而學生唯命是從,形成了以教為中心,學生圍著教師轉的模式.學生的思維活動總不能跳出我們教師預設好的“問題串”,習慣于被動地、無條件地接受知識(哪怕是錯誤),不敢向教師質疑,更不敢向課本質疑.這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壓抑了學生的問題意識,限制和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和質疑,導致了學生好奇心和質疑思維的消失.
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如果教師能以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平等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零距離地與他們互動交流,通過興趣激發(fā)、問題驅動、思維碰撞,引起學生質疑反思,探究辨析,學生就能消除緊張害怕的心理,迅速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樂于思維,敢于質疑.這樣的課堂才能“活”起來,才有亮點閃耀.
二、創(chuàng)設誘人思考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生疑
數(shù)學情境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情境不同,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也不同.古希臘教育家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疑問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信號,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是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的起點.有了疑問,學生就不再依賴已有的方法和答案,打破思維定式,學生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必定會認真思考,并會嘗試去解決.
如在“圓”這一章的起始課教學時,教師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1)出示圖片(自行車、汽車、奧運五環(huán)、鍋碗圓盤等),這些圖片中的物件中都有哪種最常見的幾何圖形?(學生:圓形,圓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圖形之一);(2)有人說圓是最完美的圖形,生活中你還見到哪些事物都與圓有關?(學生爭先回答,興趣濃厚);(3)教師補充說:是啊,我們把自行車、汽車的輪子都做成圓形,行路時又快又穩(wěn),要是做成其他形狀,如正方形、三角形等,我們坐在這樣的車上面還穩(wěn)當嗎?(學生嬉笑)有學生頓時生疑:為什么圓的輪子行路就平穩(wěn)而其他形狀的就不平穩(wěn)呢?大家議論紛紛,新課就此開始.
三、緊扣教學目標精心布疑,授以質疑方法,讓學生會疑
“授人以魚,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這句話說明解決問題的方法很重要.在教學中,我們常常忽視學生質疑方法的引導和訓練,要知道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課堂上,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抓不住要領,有時提出的問題太簡單,沒有思維的價值,有時冥思苦想也提不出問題.因此,學生的質疑能力離不開教師的示范引領,離不開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新舊知識過渡時質疑;對數(shù)學概念、公式、性質的內涵及外延質疑;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及難點處或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質疑,對數(shù)學運算、畫圖和證明的方法進行質疑;等等.
如在學習了分式概念后,為了加深對分式概念的理解,教師精心編制了一組問題:這里有四張卡片,上面分別寫著x-y、2π、(x-y)2、x,大家觀察一下,(1)說一說它們都屬于哪一類代數(shù)式?(學生:都是整式);(2)你能任取其中兩個構造一個分式嗎?寫寫看,你能寫出多少?(選取好、差兩名學生板演,其余獨立完成);(3)這兩名同學寫完了嗎?寫得對嗎?一共可以寫出多少個分式?這時候一些學生開始質疑,有學生指出板演學生的錯誤,有學生質疑:x-y2π
、2πx
是否都是分式?也有學生質疑:(x-y)2x-y
的分子、分母都約去x-y,結果為x-y,原式還是分式嗎?在熱烈討論的基礎上,學生進一步弄清了分式的概念.總之,在教學中,要圍繞教學目標在重點、難點、關鍵處精心布疑,這樣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掃除學習障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質疑習慣和方法.
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交流探索,讓學生自己解疑
有些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必須在課堂上加以解決的,如果對學生的質疑置之不理,將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解疑的方法不妥,也將影響質疑問難的作用.面對學生的質疑,教師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輕易否定,要把思考、發(fā)現(xiàn)和解疑權力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由學生去交流探索,教師參與其中,并加以適當指導,這樣得出正確結論必然會產(chǎn)生更深刻的印象,也會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且教且學教學相長,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敢疑、生疑、會疑、解疑,從而開發(fā)學生潛能,使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較大提高.
(責任編輯黃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