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金磚五國(BRICS)而言,2014年是一個標志性的年份。巴西峰會及其主要成果的落地,意味著金磚國家邁出了從概念到行動、從機制到實體、從現(xiàn)實到長遠的關鍵一步。更重要的是,盡管金磚合作目前仍主要著眼經濟領域,但在地緣政治和全球治理體系中,同樣顯示出了令西方不得不正視的巨大象征意義。
持樂觀看法的人強調,金磚合作對于世界秩序轉型具有正面意義;也有較謹慎的觀點認為,說金磚合作意味著新的全球治理觀念、乃至全新國際秩序的來臨還言之過早,金磚五國合作機制的前景尚需時間檢驗。
金磚合作的重大意義毋庸多言,面臨的憂慮和挑戰(zhàn)也絕不是空穴來風。當前,金磚合作仍然遵循現(xiàn)存世界秩序的基本原則和西方主導下的全球治理理念,并未形成獨立的“新發(fā)展觀”和真正有價值的國際制度創(chuàng)新。作為迅速崛起但仍略顯弱勢的新興力量,金磚國家要真正為國際秩序變革作出貢獻,就必須拿出不同于西方的治理方案。
國際秩序之爭,實質是權力、利益之爭,又主要表現(xiàn)為觀念之爭、國際機制之爭。從這個意義上說,金磚精神的提出和金磚機制的創(chuàng)新,是金磚國家參與重新分配全球代表權和話語權并進而維護自身權益和訴求的必然途徑。而關于價值觀念和制度化機制的共識,也將是未來金磚國家合作能否深入和持久的決定因素。
歷史一再昭示,新興國家要求調整現(xiàn)有國際秩序以適應變化了的實力結構,而原有霸權國或支配國將通過打壓或調整來努力恢復國際體系的平衡,化解這種挑戰(zhàn)。目前,我們正處在這一激烈的博弈過程之中,成敗損益未定,因此更需要以高度的毅力和耐心、靈活的智慧和策略來應對,既不盲目樂觀,也不松懈放棄。
更需要深刻警醒的是,“金磚國家”這樣揭示全球經濟格局重要發(fā)展趨勢、揭示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強勁發(fā)展動力和未來前景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國的智庫機構提出的。金磚合作固然已經成為有利于中國國際戰(zhàn)略的積極現(xiàn)實框架,但同時也提醒我們,中國的崛起需要更強大思想理論和學術研究的支撐,需要我們具有更深邃、更準確的戰(zhàn)略眼光,具有提出更具前瞻性、全局性和現(xiàn)實針對性的理論、觀點和概念的能力。
金磚合作對中國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更因其未來的不確定性、復雜性和多方面挑戰(zhàn)而“任重道遠”。金磚國家如何確保合作的持續(xù)和深入,如何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諸多問題等待著各界進一步討論和探索。因此,我們策劃了本期“金磚合作要論”專題,邀請了多位研究金磚國家和全球治理的權威專家進行系統(tǒng)分析解讀,內容豐富,論證精彩,敬請讀者垂注。
——《學術前沿》編者
在全球化和區(qū)域化迅速推進的當代,金磚國家合作反映出來的是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大調整、大變革的“世界大勢”,其合作動力和趨勢是不可阻擋的。金磚國家完全可以超越傳統(tǒng)的南南合作范圍和深度,在經濟、社會和學術交流領域表現(xiàn)出更大的創(chuàng)新性和積極性,并創(chuàng)造更有效率和共贏的新型合作機制。
——楊雪冬
金磚合作是國際體系長期演變的必然,對于金磚合作的潛力和生命力要有充分的估計。金磚合作的不斷深入將會從根本上宣告霸權政治的終結,迎來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和世界各國的和諧相處。中國是金磚合作的核心力量,中國將在推進金磚合作的進程中成為真正負責任的大國,為國際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樊勇明
中國等國加入全球治理,雖然使全球治理更加名副其實,但是由于其接受和理解的全球治理概念、理論等基本上是西方的,缺少依據非西方條件和經驗的創(chuàng)新,缺少非西方的特點,因而對全球治理的改變并不一定是根本性的。因此,需要有中國的全球治理理論,以便為非西方的全球治理作貢獻。
——龐中英
金磚銀行是對現(xiàn)有多邊開發(fā)性金融機構的補充,其組織與運營將是對現(xiàn)有機構的借鑒與創(chuàng)新,同時,作為一個由跨區(qū)域的新興經濟體發(fā)起成立的多邊開發(fā)機構,金磚銀行將面對比現(xiàn)有多邊開發(fā)性金融機構更復雜的環(huán)境和更多的挑戰(zhàn),國際形勢并不樂觀,金磚銀行任重而道遠。
——郭紅玉
在內外挑戰(zhàn)交織、外部發(fā)展環(huán)境出現(xiàn)更大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金磚國家必須以更大的勇氣和力度推進自身改革、拓展相互合作,不斷增強新興經濟體的發(fā)展韌性,共同維護發(fā)展中國家的長遠利益。與此同時,全球范圍內南南合作的增強是大勢所趨,金磚國家也必須抓住和利用好這一勢頭。
——趙明昊
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是金磚國家合作進程中的精神凝練,是金磚國家向國際社會提出的新價值訴求。新興大國的歷史責任,在于為國際社會帶來新的價值理念,為推動秩序改良作出積極貢獻。金磚合作本身代表了一種跨文明合作,體現(xiàn)了不同文明間的開放和包容。
——盧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