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育培
(宜興 214221)
好茶還需好壺配,世間茗壺百千種,唯有紫砂壺長盛不衰,深受世人寵愛。紫砂壺質地獨特、造型多樣、內涵豐富,是集實用、藝術和人文于一體的精致手工藝品,它是自然的產(chǎn)物,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用紫砂壺泡茶品茗,既能享受到飲茶的樂趣,更能從壺與茶的情調中品位到更深層的精神熏陶,感知人與壺的和諧共鳴。因此,紫砂壺具有獨到的藝術魅力,綜合而言,其魅力來源于一把壺自身的藝術理念,包括外形風格和內在氣質等,因此,形與意的和諧統(tǒng)一恰是構成紫砂壺藝術理念的關鍵所在。
紫砂壺“竹報平安”(見圖1)以簡潔的造型、清淡的色調表達美好祝福的情感,沒有繁縟的細節(jié)構造,極盡簡約、雅致、古樸,其藝術理念便是將“簡”與“意”結合,并發(fā)揮到極致,充分呈現(xiàn)出紫砂壺最本質的藝術美感,并以此襯托意境,賦予人聯(lián)想空間。
圖1 竹報平安壺
紫砂壺的造型款式極為豐富,光貨、花貨、筋囊貨各呈千秋,特色鮮明。無論何種造型、何種設計,簡約一直是壺藝理念的追求,或古拙、或細膩、或粗獷、或溫潤,無不凸顯出令人神往的簡約風貌,因此,簡約并非簡單,而是恰到好處的搭配和一氣呵成的表達,不僅美觀,更主旨鮮明,達到深入人心的效果?!爸駡笃桨矇亍钡脑煨捅闶且院啙嵢?,卻能夠充分地在簡潔中滲透人文內容,清秀的竹節(jié)直達意象,雖沒有言語解釋,但已富有美好的情感意境,一方面,竹子造型寓意竹報平安;另一方面,其簡約的風格又巧妙地切合中國文人所崇拜的清雅之境,與文士之風不謀而合,打動文人之心,引申文化精髓,其唯美、深度的人文內涵不言而喻,藝術理念亦得以完美表達。
“竹報平安壺”整體流露出一種自然的美感,其胎質細膩溫潤,以淺淡的棕黃色為底調,不僅令人心曠神怡,更與自然成熟的竹子色調一致、美輪美奐,胎質中調和的棕紅色細砂隱隱可見,細密而不突兀,無疑將竹子的色調特征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壺身端雅圓潤、豐滿可愛,壺腹鼓出,從而在橫向上形成張力,壺底略微下沉,使得重心下移,更顯穩(wěn)重,圓形薄蓋內嵌于壺口,其嚴絲合縫之態(tài)與壺身恰形成扁圓狀整體,妙不可言。壺身主體充分展現(xiàn)出紫砂圓器“圓、穩(wěn)、勻、正”的特征,不僅珠圓玉潤、骨肉亭勻,更顯比例協(xié)調、剛柔并濟。與此同時,壺的嘴、把、鈕及壺足與壺身的配置比例和諧,且無懈可擊。壺底承三只壺足,雖小巧,卻尤為穩(wěn)重,一方面提升了整體空間效果,另一方面更中和了壺身的視覺力度感,使之更顯輕盈秀氣、厚而不重、穩(wěn)而不笨,凸顯出獨特的藝術理念。壺的嘴、把、鈕風格一致,彼此呼應:短直流從壺身前端探出,由一小段竹枝構成,一圈竹鼓線清晰鮮明;壺把呈圈狀,也由一段竹枝彎轉成形,三圈竹鼓線逼真可愛,其曲度自然大方,便于提拿舒適,亦與壺嘴對應,優(yōu)化沏茶、傾茶功能,設計考慮十分周到;壺鈕直立于蓋頂中央,如破土的竹節(jié)充滿了新生的活力,根部寬而頂部略窄,一圈竹鼓線將竹節(jié)表現(xiàn)得更加真實生動。嘴、把、鈕的竹節(jié)造型雖是裝飾點綴,卻是不可或缺的藝術內容,它不僅優(yōu)化了整把壺的藝術性能,使之在簡潔的基礎上增添了一份靈動的優(yōu)雅,更將人文意境完美表達,將“竹”元素滲透壺中,引申出“竹報平安”的美好心愿。
“竹報平安”出于《酉陽雜俎續(xù)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shù)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一文中,指平安家信,也簡稱“竹報”,寓意平安、幸福的美好祝福。此壺以“竹報平安”為名,言簡意賅,將作品的人文主旨極力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配合竹子造型點綴,其人文內涵不言而喻,整把壺的藝術理念因此而提升。“竹報平安壺”的藝術理念在形與意的和諧統(tǒng)一中實現(xiàn)了壺與人的完美共鳴,猶如陳年佳釀,其美好的意境已成為藝術本質最重要的內容,而造型搭配則是為人文性能做鋪墊的,因而主輔比例協(xié)調,反而相得益彰,藝術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人文內涵在紫砂壺的藝術理念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比例,意美是先決條件,形美是表現(xiàn)元素,兩者融會貫通,升華藝術境界,糅合一體,從而賦予紫砂壺不朽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