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耀樑
【摘要】 目的:觀察經過改良后的高舉平臺法對于門診留置尿管患者的實用性。方法: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科門診98例留置尿管的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固定方法,觀察組采用經改良后的高舉平臺法,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管道牢固性、管道脫出率、患者舒適度。結果:觀察組的固定方法牢固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管道脫出率和對尿道的損傷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平均舒適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管道平均使用天數(shù)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結論:改良型高舉平臺法既方便于門診患者的日常打理,又不易脫落,增加了患者的舒適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改良型高舉平臺法; 留置尿管; 門診
留置尿管是臨床上普遍使用的有創(chuàng)護理操作技術之一[1]。門診留置尿管就醫(yī)的患者多見于腦血管后遺癥長期留置尿管、老年患者前列腺增生癥等相關癥狀、定期到醫(yī)院更換尿管、急性尿潴留的患者[2]。對于如何增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舒適程度,提高自理能力,降低脫管率,安全舒適的固定方法就成了家庭維護尿管的重要因素。有報道稱,我國目前置入留置導尿管后多不作固定[3]。國外文獻[4]指出,內置導管插管后應妥善維護,防止移動和牽引。目前臨床上對于患者尿管的外固定方法多是采用多條膠布固定,或不固定,任由尿袋懸掛。這樣的方法在患者日?;顒又休^易脫落,甚至有患者出現(xiàn)膠布對皮膚的張力性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舒適程度及生活質量。尿管固定不妥可導致多種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影響患者的活動、休息,增加身心痛苦,降低生活質量。自2013年3月起,本科對49例門診留置尿管的患者采用改良后的高舉平臺法固定尿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科98例門診留置尿管的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49例患者中,男28例,女21例,年齡54~78歲,平均(65.47±6.91)歲,置管時間20~30 d;觀察組49例患者中,男24例,女25例,年齡56~81歲,平均(65.59±7.18)歲,置管時間20~30 d。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導尿包,內含硅膠雙腔氣囊導尿管,統(tǒng)一采用16號規(guī)格,按規(guī)范操作流程置入尿管,囊內注入無菌生理鹽水10~15 mL,將導尿管往外牽拉至感覺阻力后停止,與一次性防逆流集尿袋相連接,構成一個密閉的引流系統(tǒng),集尿袋每周更換一次。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管道固定方法。導尿管水囊內打入15 mL無菌生理鹽水作內固定,尿袋上掛鉤掛于輪椅或床沿,高度低于尿道口,活動時手提。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將型號2733-50的3 M加壓固定膠帶裁剪成6 cm×3 cm規(guī)格,并在2 cm及4 cm膠帶正中處各剪一個小口,將12 cm長的白邊帶穿過膠帶小口即制成尿管固定膠布。使用時從膠布中間撕開,取兩塊尿管固定膠布,分別貼于患者兩邊大腿根部10 cm左右內側部位,可根據(jù)患者的體型合理調節(jié),患者尿道外口與皮膚固定點的長度要適中,避免過短而致患者大腿活動時牽拉尿管損傷尿道、過長導致尿管隨大腿活動大幅度移位,達不到固定的效果[5]。另外取1 cm×4 cm規(guī)格的膠帶環(huán)繞尿管氣囊與尿袋連接處一周,形成一空隙,將白邊帶穿過空隙部位打一個活結后固定,固定位置以不牽拉尿道口為宜,更換時可兩側大腿輪流固定[6]。尿管以下的引流管要有足夠的長度,以備患者左右翻身之用。這種高舉平臺法的固定,是根據(jù)2011年日本醫(yī)療安全、醫(yī)療技術委員會關于預防管路脫落所研究和探討的幾種固定方法,在試驗中,他們對幾種方法的拉拽力進行了測試,所得結果是這種“U”形固定與直線固定的拉拽力和重力對臨床導管脫落起著重要的作用[7]。
1.3 評價指標 定期對以上患者進行電話回訪及上門隨診或患者自行復診。評價內容包括:(1)管道的牢固性:記錄有出現(xiàn)尿管松動、漏尿或尿液顏色的改變的例數(shù),平均使用導管時間;(2)患者的舒適度評價:根據(jù)患者主訴有無尿道疼痛或對日常活動的影響程度,采用數(shù)字評分法,分為三種程度,1~3分表示不舒適,4~7分表示中度舒適,8~10分表示舒適[8];(3)管道脫出率:記錄非計劃性管道脫出的例數(shù),如因打噴嚏、咳嗽、或下床活動后造成的管道脫出。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固定方法牢固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管道脫出率和對尿道的損傷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平均舒適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管道平均使用天數(shù)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1~2。
3 討論
3.1 導管牢固性方面 根據(jù)表2所示,觀察組在管道牢固性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49例患者中只有4例出現(xiàn)導管的松動,而對照組中49例患者則出現(xiàn)36例導管的松動甚至有3例管道脫出;對于尿道的損傷方面,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只出現(xiàn)了3例尿道損傷,而對照組則有35例,這無疑是大大地增加了尿道逆行感染的幾率,對患者的身心恢復形成了不利的因素。對照組出現(xiàn)的這些不利于患者治療的并發(fā)癥,經核實很有可能是由于尿袋滿尿后未及時更換或日?;顒雍蟛恍⌒膶δ蚬墚a生的牽拉而造成,這不僅僅影響了患者的正常治療,還無形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經濟負擔??梢娊浉牧己蟮母吲e平臺法對于門診患者固定尿管的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
傳統(tǒng)的尿管固定方法對于住院患者的固定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因其活動范圍相對較少,對治療的依從性較高。但由于門診患者留置尿管的特殊性,輕癥患者基本具備生活自理能力,會或多或少從事各種日常生活;較重癥患者(如敬老院、臨終患者)不能下床活動的也需要陪護人員進行定時翻身、拍背及各種基礎生活護理。因此傳統(tǒng)固定法會出現(xiàn)患者在活動過程中因尿管固定不牢固而發(fā)生的各種并發(fā)癥,如牽拉尿管致?lián)p傷尿道出現(xiàn)血尿、各種原因的非計劃性拔管、膠布固定時對皮膚造成的張力性損傷等。曾有報道用“紗布結法”、“空瓶懸掛法”或“雙重固定法”固定尿管可有效減少漏尿的發(fā)生,但針對門診患者仍然有一定的不足[9]。而傳統(tǒng)的高舉平臺法對于相對固定的管道固定效果比較好(如靜脈留置針、PICC導管、中心靜脈導管等),但要經常進行翻身的患者就會出現(xiàn)因左右輪換膠布反復粘貼后固定不牢固的情況[10]。因此本科在對傳統(tǒng)的高舉平臺法進行改良后,改用白邊帶作主要固定材料,就不存在粘貼性下降的問題了。白邊帶采用活結固定,更換時更加容易且方便,從而使患者或陪護都能夠輕松的掌握更換方法,同時減少了因膠布多次粘貼后出現(xiàn)的自粘問題,從而減少家庭護理的時間。同時導尿管不會隨固定側下肢的活動而移動,也減少了逆行感染及漏尿的機會,固定側肢體外展不會引起尿管的牽拉,減少了尿道損傷及血尿的發(fā)生,延長膠布的固定時間?;颊咭材茈S意活動肢體,更換體位,減少了老年患者因活動少而誘發(fā)的下肢靜脈血栓的機會,患者也能夠放松緊張的心情,更容易得到良好的休息與睡眠,有利于疾病的康復[11]。對于臥床患者,尿管以下的引流管要牢牢固定于床沿邊,位置合適,確保不會出現(xiàn)引流袋過重而牽拉尿管使之脫出的情形??梢娊浉牧己蟮母吲e平臺法對于門診患者固定尿管的效果有明顯提高。endprint
3.2 患者舒適度方面 根據(jù)表1所示,觀察組的管道平均使用天數(shù)比對照組多2.12 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新的固定方法對減少患者治療費用是有幫助的。而在患者舒適度評分對比中,觀察組得分為(8.49±1.3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94±1.4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合表2不難看出,由于觀察組中使用改良型的高舉平臺法作固定,固定效果好,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少;尿道損傷率低使出現(xiàn)血尿的情況減少,患者的尿道口疼痛也明顯減少,從而使患者對新型的尿管固定方法表示肯定,自然滿意度隨之提高。
傳統(tǒng)方法對于輕癥患者下床活動時,需要自身手提尿袋,往往有些患者在不注意的情況下尿袋高于導尿管,就會造成尿液的反流,增加了尿道感染的幾率。同時手提尿袋進行日?;顒右矔斐缮钌系暮芏嗖槐?,甚至有些患者會出現(xiàn)心理上的負面情緒,覺得受到歧視,不敢外出。傳統(tǒng)固定方法為了防止患者活動或疏忽產生的外力,致使尿管與集尿袋連接口脫開或尿管的意外拉出,損傷尿道,所以在固定時必須預留一定的長度,以給患者一定的活動度[12]。因此,導管在身體外部長度較長,特別容易出現(xiàn)導管的扭曲、折疊盒受壓,導致尿液引流不暢,使尿液在膀胱中提留時間延長,增加尿感的幾率。有些患者則會用較多膠布貼于大腿處固定尿袋,傳統(tǒng)的膠布較窄,固定面積小,受患者皮膚出汗、皮脂分泌影響時,膠布粘性會降低,反復更換膠布會造成明顯的不適甚至疼痛,特別對于汗毛比較長的患者尤為明顯,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3]?;颊呋顒訒r因牽拉導尿管在尿道內移動,易刺激尿道,引起不適,患者因活動后有不適感而不敢再活動,造成精神緊張,影響休息和睡眠質量。而改良固定法可有效地解放患者的雙手,因邊帶本身具有一定的摩擦性,固定位置在尿管的“Y”型處,綁緊后不容易松開,下床活動時只要放空尿袋,基本上不會對尿道造成牽拉效果。在固定前先用一條膠布打底,再黏貼尿管,可以有效地減少尿管因移動致膠布牽拉皮膚引起的不適感。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貫穿于護理實踐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既增加了患者的舒適度,又不影響患者的美觀,使患者更容易接受[14]。從力學原理看,膠布和皮膚的黏附力與皮膚的受粘面積成正比,導尿管反復牽拉、移動可致膠布黏性降低,有效固定時間縮短,而老年患者皮膚彈性差,膠布的反復固定、撕脫易造成皮膚的受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舒適程度??梢?,改良型高舉平臺尿管固定法對于門診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舒適度方面有著明顯提高。
3.3 管道脫出方面 根據(jù)表2所示,觀察組經固定后49例患者無一例出現(xiàn)管道脫出,而對照組則出現(xiàn)3例管道脫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這無疑是具有可比性的。實際上管道脫出率與管道固定的牢固性是直接相關的,因此觀察組的零脫出就直接說明了經改良后的尿管固定方法明顯比傳統(tǒng)方法更加牢固。
傳統(tǒng)固定方法因只對導尿管作內固定效果,因此當患者出現(xiàn)咳嗽、打噴嚏、外出活動時,就很容易使管道脫出,出現(xiàn)尿道損傷等并發(fā)癥。改良后的固定法由于對尿管作了近距離的外固定,雙固定效果保證了尿管始終處于恥骨聯(lián)合之下,即使有外力情況下,尿管也無法回縮,水囊壓迫的位置良好,從而大大減少了非計劃性拔管的發(fā)生。再者,傳統(tǒng)固定方法普遍使用寬膠布或3 M膠布固定尿管,由于患者體位改變等情況,經常會出現(xiàn)尿管彎曲打折而引起尿液引流不暢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患者膀胱痙攣、腹部脹痛,長時間會導致血凝塊的淤積,這不但給患者帶來痛苦,也使尿路感染幾率大大增加[15]。有報道稱,留置導尿患者明顯細菌感染由72 h內的44%上升到17 d后的90%,尿路感染的發(fā)生率每天以10%~20%的速度遞增[16]。而牢固的固定,使漏尿現(xiàn)象減少,尿液逆流的可能性減少,尿管的回縮性減少,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逆行感染,減少CAUTI率的發(fā)生??梢娊浉牧己蟮母吲e平臺尿管固定法對于門診患者防止非計劃性拔管、減少尿道逆行感染機會也有明顯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對于門診患者來說,不影響其生活質量的治療手法是最值得采用的,改良型高舉平臺尿管固定法不但在舒適度方面有顯著提高,在其使用時長方面明顯增加,從而有效地節(jié)約了患者的治療費用;其美觀的外形、方便的使用方法也減少了很多護理上的難度,更適合于家庭病床的普及;牢固性的明顯增加大大減少了管道的脫出率和尿道損傷率,減少了漏尿的發(fā)生及尿路感染的機會;還增加了門診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對治療的信心,得到了廣大患者及其家屬、陪護人員的肯定,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吳娟,單君.留置尿管伴隨性尿路感染的預防現(xiàn)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0):958-960.
[2]閆惠敏.對門診留置尿管患者的護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0):385.
[3]陳曉竹.氣囊尿管留置過程中的問題及處理技巧[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8):55-56.
[4] Hooton T M,Bradley S F,Cardenas D,et al.Diagnosis,prevention,and treatment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2009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rom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Clin Infect Dis,2010,50(5):625-663.
[5]胡明明,王清,陳瑤,等.留置導尿管不同外固定法對導管相關尿路感染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3,27(10):912-913.
[6]程念開.兩種留置尿管固定方法在ICU患者中的比較[J].當代護士(??瓢妫?013,21(6):134-135.
[7]蘇紅,丁琳.“高舉平臺U形”法在血液透析循環(huán)血液管路固定中的應用[J].中國血液凈化,2013,12(2):110-111.
[8] Watanabe S,Koyamx K.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 with the convenient digitizer[J].Anesthesiology,1989,71(3):481.
[9]莫杰芳,吳少平,全少娟.兩種尿管固定法預防老年女性漏尿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0):508-509.
[10]余昆容,宋華.“高舉平臺法”在固定各種引流管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6):718.
[11]鄭麗,李冬詠.老年病人留置導尿管不同位置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較[J].全科護理(中旬版),2012,10(6):1570-1571.
[12]林鳴芳.導尿管改良固定法在預防導管伴隨性尿路感染中的作用[J].上海護理,2006,6(4):26-27.
[13]曹京莉,閆世梅.妙用一次性吸痰管固定鼻飼管道[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5):128.
[14]梁麗芬,賴間清,馮佳慧.高舉平臺法固定尿管的效果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4,27(1):378-379.
[15]陳姝,鄭菊艷.兩種固定尿管方法堵管發(fā)生率的比較[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3,27(2):535-536.
[16]喻學紅,任旭東,杜燕,等.導尿與尿路感染的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6,11(6):12.
(收稿日期:2014-04-31) (本文編輯:歐麗)endprint
3.2 患者舒適度方面 根據(jù)表1所示,觀察組的管道平均使用天數(shù)比對照組多2.12 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新的固定方法對減少患者治療費用是有幫助的。而在患者舒適度評分對比中,觀察組得分為(8.49±1.3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94±1.4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合表2不難看出,由于觀察組中使用改良型的高舉平臺法作固定,固定效果好,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少;尿道損傷率低使出現(xiàn)血尿的情況減少,患者的尿道口疼痛也明顯減少,從而使患者對新型的尿管固定方法表示肯定,自然滿意度隨之提高。
傳統(tǒng)方法對于輕癥患者下床活動時,需要自身手提尿袋,往往有些患者在不注意的情況下尿袋高于導尿管,就會造成尿液的反流,增加了尿道感染的幾率。同時手提尿袋進行日常活動也會造成生活上的很多不便,甚至有些患者會出現(xiàn)心理上的負面情緒,覺得受到歧視,不敢外出。傳統(tǒng)固定方法為了防止患者活動或疏忽產生的外力,致使尿管與集尿袋連接口脫開或尿管的意外拉出,損傷尿道,所以在固定時必須預留一定的長度,以給患者一定的活動度[12]。因此,導管在身體外部長度較長,特別容易出現(xiàn)導管的扭曲、折疊盒受壓,導致尿液引流不暢,使尿液在膀胱中提留時間延長,增加尿感的幾率。有些患者則會用較多膠布貼于大腿處固定尿袋,傳統(tǒng)的膠布較窄,固定面積小,受患者皮膚出汗、皮脂分泌影響時,膠布粘性會降低,反復更換膠布會造成明顯的不適甚至疼痛,特別對于汗毛比較長的患者尤為明顯,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3]。患者活動時因牽拉導尿管在尿道內移動,易刺激尿道,引起不適,患者因活動后有不適感而不敢再活動,造成精神緊張,影響休息和睡眠質量。而改良固定法可有效地解放患者的雙手,因邊帶本身具有一定的摩擦性,固定位置在尿管的“Y”型處,綁緊后不容易松開,下床活動時只要放空尿袋,基本上不會對尿道造成牽拉效果。在固定前先用一條膠布打底,再黏貼尿管,可以有效地減少尿管因移動致膠布牽拉皮膚引起的不適感。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貫穿于護理實踐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既增加了患者的舒適度,又不影響患者的美觀,使患者更容易接受[14]。從力學原理看,膠布和皮膚的黏附力與皮膚的受粘面積成正比,導尿管反復牽拉、移動可致膠布黏性降低,有效固定時間縮短,而老年患者皮膚彈性差,膠布的反復固定、撕脫易造成皮膚的受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舒適程度??梢?,改良型高舉平臺尿管固定法對于門診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舒適度方面有著明顯提高。
3.3 管道脫出方面 根據(jù)表2所示,觀察組經固定后49例患者無一例出現(xiàn)管道脫出,而對照組則出現(xiàn)3例管道脫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這無疑是具有可比性的。實際上管道脫出率與管道固定的牢固性是直接相關的,因此觀察組的零脫出就直接說明了經改良后的尿管固定方法明顯比傳統(tǒng)方法更加牢固。
傳統(tǒng)固定方法因只對導尿管作內固定效果,因此當患者出現(xiàn)咳嗽、打噴嚏、外出活動時,就很容易使管道脫出,出現(xiàn)尿道損傷等并發(fā)癥。改良后的固定法由于對尿管作了近距離的外固定,雙固定效果保證了尿管始終處于恥骨聯(lián)合之下,即使有外力情況下,尿管也無法回縮,水囊壓迫的位置良好,從而大大減少了非計劃性拔管的發(fā)生。再者,傳統(tǒng)固定方法普遍使用寬膠布或3 M膠布固定尿管,由于患者體位改變等情況,經常會出現(xiàn)尿管彎曲打折而引起尿液引流不暢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患者膀胱痙攣、腹部脹痛,長時間會導致血凝塊的淤積,這不但給患者帶來痛苦,也使尿路感染幾率大大增加[15]。有報道稱,留置導尿患者明顯細菌感染由72 h內的44%上升到17 d后的90%,尿路感染的發(fā)生率每天以10%~20%的速度遞增[16]。而牢固的固定,使漏尿現(xiàn)象減少,尿液逆流的可能性減少,尿管的回縮性減少,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逆行感染,減少CAUTI率的發(fā)生??梢娊浉牧己蟮母吲e平臺尿管固定法對于門診患者防止非計劃性拔管、減少尿道逆行感染機會也有明顯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對于門診患者來說,不影響其生活質量的治療手法是最值得采用的,改良型高舉平臺尿管固定法不但在舒適度方面有顯著提高,在其使用時長方面明顯增加,從而有效地節(jié)約了患者的治療費用;其美觀的外形、方便的使用方法也減少了很多護理上的難度,更適合于家庭病床的普及;牢固性的明顯增加大大減少了管道的脫出率和尿道損傷率,減少了漏尿的發(fā)生及尿路感染的機會;還增加了門診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對治療的信心,得到了廣大患者及其家屬、陪護人員的肯定,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吳娟,單君.留置尿管伴隨性尿路感染的預防現(xiàn)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0):958-960.
[2]閆惠敏.對門診留置尿管患者的護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0):385.
[3]陳曉竹.氣囊尿管留置過程中的問題及處理技巧[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8):55-56.
[4] Hooton T M,Bradley S F,Cardenas D,et al.Diagnosis,prevention,and treatment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2009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rom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Clin Infect Dis,2010,50(5):625-663.
[5]胡明明,王清,陳瑤,等.留置導尿管不同外固定法對導管相關尿路感染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3,27(10):912-913.
[6]程念開.兩種留置尿管固定方法在ICU患者中的比較[J].當代護士(??瓢妫?,2013,21(6):134-135.
[7]蘇紅,丁琳.“高舉平臺U形”法在血液透析循環(huán)血液管路固定中的應用[J].中國血液凈化,2013,12(2):110-111.
[8] Watanabe S,Koyamx K.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 with the convenient digitizer[J].Anesthesiology,1989,71(3):481.
[9]莫杰芳,吳少平,全少娟.兩種尿管固定法預防老年女性漏尿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0):508-509.
[10]余昆容,宋華.“高舉平臺法”在固定各種引流管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6):718.
[11]鄭麗,李冬詠.老年病人留置導尿管不同位置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較[J].全科護理(中旬版),2012,10(6):1570-1571.
[12]林鳴芳.導尿管改良固定法在預防導管伴隨性尿路感染中的作用[J].上海護理,2006,6(4):26-27.
[13]曹京莉,閆世梅.妙用一次性吸痰管固定鼻飼管道[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5):128.
[14]梁麗芬,賴間清,馮佳慧.高舉平臺法固定尿管的效果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4,27(1):378-379.
[15]陳姝,鄭菊艷.兩種固定尿管方法堵管發(fā)生率的比較[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3,27(2):535-536.
[16]喻學紅,任旭東,杜燕,等.導尿與尿路感染的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6,11(6):12.
(收稿日期:2014-04-31) (本文編輯:歐麗)endprint
3.2 患者舒適度方面 根據(jù)表1所示,觀察組的管道平均使用天數(shù)比對照組多2.12 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新的固定方法對減少患者治療費用是有幫助的。而在患者舒適度評分對比中,觀察組得分為(8.49±1.3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94±1.4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合表2不難看出,由于觀察組中使用改良型的高舉平臺法作固定,固定效果好,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少;尿道損傷率低使出現(xiàn)血尿的情況減少,患者的尿道口疼痛也明顯減少,從而使患者對新型的尿管固定方法表示肯定,自然滿意度隨之提高。
傳統(tǒng)方法對于輕癥患者下床活動時,需要自身手提尿袋,往往有些患者在不注意的情況下尿袋高于導尿管,就會造成尿液的反流,增加了尿道感染的幾率。同時手提尿袋進行日?;顒右矔斐缮钌系暮芏嗖槐悖踔劣行┗颊邥霈F(xiàn)心理上的負面情緒,覺得受到歧視,不敢外出。傳統(tǒng)固定方法為了防止患者活動或疏忽產生的外力,致使尿管與集尿袋連接口脫開或尿管的意外拉出,損傷尿道,所以在固定時必須預留一定的長度,以給患者一定的活動度[12]。因此,導管在身體外部長度較長,特別容易出現(xiàn)導管的扭曲、折疊盒受壓,導致尿液引流不暢,使尿液在膀胱中提留時間延長,增加尿感的幾率。有些患者則會用較多膠布貼于大腿處固定尿袋,傳統(tǒng)的膠布較窄,固定面積小,受患者皮膚出汗、皮脂分泌影響時,膠布粘性會降低,反復更換膠布會造成明顯的不適甚至疼痛,特別對于汗毛比較長的患者尤為明顯,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3]?;颊呋顒訒r因牽拉導尿管在尿道內移動,易刺激尿道,引起不適,患者因活動后有不適感而不敢再活動,造成精神緊張,影響休息和睡眠質量。而改良固定法可有效地解放患者的雙手,因邊帶本身具有一定的摩擦性,固定位置在尿管的“Y”型處,綁緊后不容易松開,下床活動時只要放空尿袋,基本上不會對尿道造成牽拉效果。在固定前先用一條膠布打底,再黏貼尿管,可以有效地減少尿管因移動致膠布牽拉皮膚引起的不適感。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貫穿于護理實踐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既增加了患者的舒適度,又不影響患者的美觀,使患者更容易接受[14]。從力學原理看,膠布和皮膚的黏附力與皮膚的受粘面積成正比,導尿管反復牽拉、移動可致膠布黏性降低,有效固定時間縮短,而老年患者皮膚彈性差,膠布的反復固定、撕脫易造成皮膚的受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舒適程度??梢姡牧夹透吲e平臺尿管固定法對于門診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舒適度方面有著明顯提高。
3.3 管道脫出方面 根據(jù)表2所示,觀察組經固定后49例患者無一例出現(xiàn)管道脫出,而對照組則出現(xiàn)3例管道脫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這無疑是具有可比性的。實際上管道脫出率與管道固定的牢固性是直接相關的,因此觀察組的零脫出就直接說明了經改良后的尿管固定方法明顯比傳統(tǒng)方法更加牢固。
傳統(tǒng)固定方法因只對導尿管作內固定效果,因此當患者出現(xiàn)咳嗽、打噴嚏、外出活動時,就很容易使管道脫出,出現(xiàn)尿道損傷等并發(fā)癥。改良后的固定法由于對尿管作了近距離的外固定,雙固定效果保證了尿管始終處于恥骨聯(lián)合之下,即使有外力情況下,尿管也無法回縮,水囊壓迫的位置良好,從而大大減少了非計劃性拔管的發(fā)生。再者,傳統(tǒng)固定方法普遍使用寬膠布或3 M膠布固定尿管,由于患者體位改變等情況,經常會出現(xiàn)尿管彎曲打折而引起尿液引流不暢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患者膀胱痙攣、腹部脹痛,長時間會導致血凝塊的淤積,這不但給患者帶來痛苦,也使尿路感染幾率大大增加[15]。有報道稱,留置導尿患者明顯細菌感染由72 h內的44%上升到17 d后的90%,尿路感染的發(fā)生率每天以10%~20%的速度遞增[16]。而牢固的固定,使漏尿現(xiàn)象減少,尿液逆流的可能性減少,尿管的回縮性減少,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逆行感染,減少CAUTI率的發(fā)生。可見經改良后的高舉平臺尿管固定法對于門診患者防止非計劃性拔管、減少尿道逆行感染機會也有明顯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對于門診患者來說,不影響其生活質量的治療手法是最值得采用的,改良型高舉平臺尿管固定法不但在舒適度方面有顯著提高,在其使用時長方面明顯增加,從而有效地節(jié)約了患者的治療費用;其美觀的外形、方便的使用方法也減少了很多護理上的難度,更適合于家庭病床的普及;牢固性的明顯增加大大減少了管道的脫出率和尿道損傷率,減少了漏尿的發(fā)生及尿路感染的機會;還增加了門診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對治療的信心,得到了廣大患者及其家屬、陪護人員的肯定,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吳娟,單君.留置尿管伴隨性尿路感染的預防現(xiàn)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0):958-960.
[2]閆惠敏.對門診留置尿管患者的護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0):385.
[3]陳曉竹.氣囊尿管留置過程中的問題及處理技巧[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8):55-56.
[4] Hooton T M,Bradley S F,Cardenas D,et al.Diagnosis,prevention,and treatment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2009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rom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Clin Infect Dis,2010,50(5):625-663.
[5]胡明明,王清,陳瑤,等.留置導尿管不同外固定法對導管相關尿路感染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3,27(10):912-913.
[6]程念開.兩種留置尿管固定方法在ICU患者中的比較[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3,21(6):134-135.
[7]蘇紅,丁琳.“高舉平臺U形”法在血液透析循環(huán)血液管路固定中的應用[J].中國血液凈化,2013,12(2):110-111.
[8] Watanabe S,Koyamx K.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 with the convenient digitizer[J].Anesthesiology,1989,71(3):481.
[9]莫杰芳,吳少平,全少娟.兩種尿管固定法預防老年女性漏尿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0):508-509.
[10]余昆容,宋華.“高舉平臺法”在固定各種引流管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6):718.
[11]鄭麗,李冬詠.老年病人留置導尿管不同位置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較[J].全科護理(中旬版),2012,10(6):1570-1571.
[12]林鳴芳.導尿管改良固定法在預防導管伴隨性尿路感染中的作用[J].上海護理,2006,6(4):26-27.
[13]曹京莉,閆世梅.妙用一次性吸痰管固定鼻飼管道[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5):128.
[14]梁麗芬,賴間清,馮佳慧.高舉平臺法固定尿管的效果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4,27(1):378-379.
[15]陳姝,鄭菊艷.兩種固定尿管方法堵管發(fā)生率的比較[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3,27(2):535-536.
[16]喻學紅,任旭東,杜燕,等.導尿與尿路感染的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6,11(6):12.
(收稿日期:2014-04-31) (本文編輯:歐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