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
日記,篇幅不大,但也并非單單指篇幅的短小。每個孩子的實際水平不同,習作能力也有差別,所以“微型”實質上指的是相對于在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上要求較高的習作而言的。微型日記可詳可略,可長可短;選材有小有大,只要能夠把要說的話講清楚就好;每次寫日記的時間盡量控制在10分鐘左右。微型日記要求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挖掘素材,尋找可以記錄的點,“我手寫我心,我文抒我情”,讓他們在教師的引領下把生活中的點滴變成文字記錄下來,積攢下來,使生活成為習作的活水之源。學生在微型日記中克服畏難心理,盡情釋放自己,煥發(fā)光彩。
一、貼近學生的生活,讓源頭之水長流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習作的“米”是關鍵。文章的“米”從何而來?當然是從生活中來,生活是作文之源。我認為,作文教學只有立足于生活,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他們的生活需要出發(fā)來組織教學,讓作文為生活所用,作文才有更廣闊的前景。老師要千方百計地幫助學生拓寬視野,積累豐富的材料。整理日記的過程其實就是找“米”的過程?!懊住钡馁|量決定了“飯”的味道。
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憶一天中發(fā)生的事,然后根據(jù)自己的體驗寫下來。如:哪篇日記讓你記憶猶新?今天你肯定有高興的事,想告訴別人你的心情嗎?你愿意把你的煩惱說出來嗎?以下是我班學生的微型日記。
“今天的天氣就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剛剛還好好的,現(xiàn)在卻電閃雷鳴,下雨了,不過幸好,爸爸準時來接我了。在車上,我看見刮雨器一左一右有規(guī)律地工作,腦子里頓時冒出了四個字‘無私奉獻?!?/p>
——《無私奉獻的刮雨器》
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睘榱俗寣W生有東西可寫,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微型日記的題材,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二、克服畏難心理,使學生盡情釋放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人在認識世界,在認識自我的時候,就能形成興趣。沒有這種自我肯定的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的真正興趣?!苯處熀蛯W生,尤其是學生,他們在微型日記的寫作中不斷獲得自我肯定的體驗時,才會對習作產(chǎn)生真正的興趣。
堅持一段時間后,筆者發(fā)現(xiàn)班上寫得好的學生總是那幾個,大多數(shù)學生進步不明顯,寫作積極性有所下降。要想點燃學生表達的火種,教師還得改變學生寫微型日記的心情,添加“興奮劑”,給學生提點神。我開始了“魔法表情”的嘗試。
我在黑板上寫下“哈哈”,學生輕輕讀出聲來,他們瞪大眼睛看著我,不知道我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今天的微型日記,一律用‘哈哈開頭,字數(shù)不限。”話音剛落,耳邊的“哈哈”聲此起彼伏,大家手舞足蹈,教室里好不熱鬧。
第二天的日記,自然也“哈哈”不斷:
“哈哈!我們女生今天終于‘報仇雪恨(修理男生)了,誰叫男生看不起我們女生,說我們愛臭美,動不動就哭鼻子,還喜歡在老師面前告狀??!”
日記的表情不一,有“耶!”“噓——”“哇——”等開頭,但流淌在字里行間的心情是一樣的——自由、放松、興奮與滿足。這些,正是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寫作心情。
三、編寫幸福小報,激發(fā)寫作欲望
成功的體驗最能增強人的信心,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老師和同學對日記的認可,是學生寫日記的一股強勁的動力。
看到管建剛老師“作文革命”系列那一刻,用“一見鐘情”來形容最為恰當。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立刻付諸實踐,創(chuàng)建“每周一報”,并給它起名為“幸福小報”,把一周里微型日記寫得精彩的、有特色的挑選出來,刊登在上面。每有習作發(fā)表,我就在班上大張旗鼓地表揚,并獎給他“寫作金章”。
第一期《幸福小報》發(fā)到學生手中后,教室里沸騰了。大家都會看看小報上是否有自己的名字。如果有,他們立即面露喜色,充滿幸福感。一些學生看到后進生的日記被登載出來了,心里不服氣,著急了。學生李蔚可在日記中說:“想把日記刊登出來的強烈愿望吸引著我,激勵著我。于是,我看了許多書,把書上的許多好句子背熟了,還經(jīng)常復習……”《幸福小報》上有光榮榜,公布當周微型日記寫得好的同學?!缎腋P蟆飞峡堑娜沼浻邢蓿泻枚鄬W生的優(yōu)秀日記沒辦法登上,怎么辦?我萌發(fā)了一個想法,在《幸福小報》上表揚他們,鼓勵他們,激發(fā)他們寫作的欲望。我還在《幸福小報》上增設一欄——“學生感言”。每周的《幸福小報》都有學生的讀后感,在欣賞別人作品的同時,他們也感受到了幸福。
總之,我覺得微型日記這種作文教學模式值得提倡,它打開了學生一扇扇心靈之窗,猶如一股清新的風,在學生的心湖上吹起波瀾,吹出了寫作教學的一片生機,讓學生從小學會拿起筆“我手寫我心,我文抒我情”。有了微型日記,教師再也不會為看不到真話、真事、真情和真我而嘆息了。
(責編莫彩鳳)